摘要:一个人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大家心里都有数,总说这些戏子的出现耽误了国家的发展,但实际上真是这样吗?
文 | 小娱侃圈
编辑 | 芒果粉
别再拿“戏子误国”当遮羞布,这些人早把偏见踩成了渣。
一个人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大家心里都有数,总说这些戏子的出现耽误了国家的发展,但实际上真是这样吗?
从古至今,一个国家的灭亡从不是因为一个人,而是因为多种原因聚在一起。
那么戏子误国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责任的甩锅。
到了现在又有很多人说娱乐圈里面乱象丛生,娱乐圈的存在就是在给咱们中国抹黑。
总有人拿翟天临学术造假、吴谨言耍大牌当例子,把整个演艺圈一竿子打死。
可这些跳梁小丑,在真正的艺人面前连提鞋都不配。
我们这些长点脑子的人就不能,不能因为有贪官就否定所有公务员,不能因为有庸医就骂遍整个医疗行业,用个别败类否定一个职业。
在这个娱乐至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还有很多人在互联网上发言时大脑接大肠能够说出来“戏子误国”这种话。
但是很多演员对于国家发展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央媒一纸名单直接掀了某些人的天灵盖。
其实不管是哪一个职业里面都有一些老鼠屎,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某些老鼠屎就否认这一锅汤的好坏。
他们必然会对这个职业或者这个圈子产生一些极大的影响,但是每一个圈子里面也都有一些真正靠本领赚钱,靠能力出众的人。
就拿朱媛媛来说吧,对于很多喜欢流量明星的年轻人来说,在朱媛媛去世之前可能根本没有关注过她。
当央视新闻和新华社同时为一个演员发讣告,咱就该知道她分量有多重。
2025年5月17日,朱媛媛走了,带走了一个时代的演艺风骨。
可能不少人是通过《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的吕珠认识她,但是大多数人却不知道她在话剧《狂飙》里,能和袁泉、陶虹同台飙戏不落下风,这就是作为一个老艺术家的从容与不迫。
最让人泪目的是她带病拍完《造城者》的故事。
今年4月,她已经咳得站不稳,头晕恶心到需要随时吸氧,却硬是咬着牙完成了所有戏份。
剧组劝她休息,她只说“别耽误进度”,这种把作品看得比命重的态度,甩那些轧戏、用替身的流量明星十八条街。
有一些流量小时候身体哪怕是划破一个口子都得大动干戈的叫救护车,把自己送到医院再发通告让粉丝和其他人担心一波。
但是对于朱媛媛来说,她患癌5年了,却没有让身边的人透露出一点风声。
只要她出现在大家面前,那永远都是一副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样子。
她这样做的目的,除了不想让粉丝担心之外,还是不想在社会上传播负面能量。
她这辈子没追过热度,没炒过绯闻,就凭着一个个角色走进观众心里。
要说她热度最高的时候,或许就是在她去世之后官方发讣告之后吧。
这种演员,才配叫“人民艺术家”。
大家也都知道,综艺节目最吸引人的卖点是在于,节目之中真实没有做作的冲突和矛盾。
而芒果台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哪怕说嘉宾与嘉宾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矛盾和问题。
芒果台却能够通过恶意剪辑将原本平和的后台剪得一塌糊涂。
当然《歌手2025》也总想搞点幺蛾子,偏偏陈楚生来了个釜底抽薪。
首发歌手环节导演组想安排互动炒热度,他一句“互动什么尽量少点”直接冷场,紧接着补刀“我不一定配合”,把饭圈那套虚头巴脑的套路砸得稀碎。
可他有狂的资本,唱《将近酒》时不炫技不飙高音,就用一把吉他配着沙哑嗓音,把李白的孤高唱得入木三分。
演绎《凡人诀》时,又把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的日常揉进旋律里,人民日报都忍不住夸他“将音乐镜头对准市井烟火”。
这哪是唱歌,分明是用音符给普通人写传记。
作为2007年靠小灵通投票出道的冠军,如果放在其他人身上的话,早就不知道飘在哪里了,估计再出来都是某某领域的天王了。
但是对于陈楚生来说他没被流量洪流冲昏头。
别人忙着上综艺捞快钱,他沉在录音棚里打磨作品。
别人靠人设圈粉,他用18年的坚持证明,歌手的底气从来不是热搜词条。
而是能让听众记住的旋律,这才是值得大家所追的歌手,而不是那些在舞台上唱着脱着的爱豆。
当然,除了这些艺术家和歌手之外,还有一位比较年轻的流量小生,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三年前还被骂“瞪眼式演技”的流量小生,现在能被郑晓龙导演选中演男主,这逆袭比爽文还带劲。
《藏海传》开播当晚收视率冲2.3%,创下三年谍战剧新高,央视新闻直接下场点赞,这打了多少等着看他笑话的人的脸?
谁还记得他被同人文事件裹挟的日子?一群莫名其妙的人的狂欢,却把一个年轻人拉入了泥潭。
代言被撤,作品被压,全网都是嘲讽声,但他没像某些明星那样卖惨博同情。
而是把自己关进排练室,没戏拍就练台词,演技被批就请老师指导,硬是把质疑声当成了进步的鼓点。
黄觉说他“专业又专注”,台湾评论员夸他“进步飞快”,这些评价不是凭空来的。
当一群跟他同时出道的灵量小生在片场,在互联网上想着争番位争一哥的时候,他几乎没有说过话,只是默默的在旁边提升了自己的演技。
其实从他出道到现在都有人一直不看好他,认为像他这种靠着流量吃饭的人,只要流量时代一过去,那他早晚就要完蛋。
但是肖战却能够把自己身上那一时的流量变成自己实力的证明。
他再也不是那个刚入圈子时青涩稚嫩的少年了,而是一个有演技有能力的演员。
吴京那就更不用说了,他身上只要一站在那里就有一种民族脊梁的样子。
三个月两次登陆《新闻联播》,这种待遇搁在流量明星身上得被骂到退圈,吴京却让质疑者集体哑火。
2019年两部电影狂揽百亿票房,不是靠粉丝刷数据,而是《战狼2》里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戳中了国人的血性,《流浪地球》用硬核科幻告诉世界,中国也能拍宇宙级大片。
不许别人说这种话,大家还以为他是开玩笑,但是吴京一直都是先把影片呈现出来,让大家震惊一下,再把话说出来,让世界震惊。
更狠的是他掏家底救场的魄力,《流浪地球》拍到一半资金链断裂,这时候资本都在观望,吴京直接押上3000万身家。
他不是不知道风险,只是不想让中国科幻刚起步就夭折。
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如果电影不成功的话,那吴京这半辈子算是白干了,他和谢楠或许就只能靠着一些上节目的小钱真难过活了。
但是他还是孤注一掷选择相信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也选择相信自己和同事们的努力不会白费。
结果呢?他成了“中国进军外太空第一人”,更让世界看到中国电影人的骨气。
可以说他们拍的电影不只为圈钱,更想留下点能写进民族记忆的东西。
那些骂他“贩卖爱国情怀”的人,怕是看不见他私下里做的公益。
2024年和谢楠一起当反诈骗宣传使者,跑社区、录视频,没一点影帝架子。
比起那些诈捐、偷税的明星,吴京用脚踏实地点亮了“艺人”两个字的分量。
偏见该碎了,真正的烂人从来不是职业背锅。
央媒点赞的这些人,早用行动重新定义了“艺人”的内涵。
娱乐不等于低俗,艺人也能成为榜样。
那些还抱着“戏子误国”不放的人,该醒醒了。
真正误事的从来不是某个职业,而是那些躺在偏见里不肯睁眼的人。
当有些人在键盘上敲下恶毒言论时,有人正在用作品温暖世道,用行动点亮人心。
这,就是最响亮的耳光。
来源:小娱侃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