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所学校的奖励体系令人咋舌。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可获得五百万至千万元奖金,进入浙大、港中文等名校则奖励十五万元。然而高额奖励背后设有严苛门槛:理科生需超出分数线180分,文科生要高于一本线150分方能获得最低1.3万元奖励。普通一本学生与这笔奖金基本无缘。
广西贵港一所中学近日因百万奖金引发热议。该校为清华录取生罗同学发放百万元现金奖励,照片中堆积如山的钞票迅速在网络传播。
这所学校的奖励体系令人咋舌。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可获得五百万至千万元奖金,进入浙大、港中文等名校则奖励十五万元。然而高额奖励背后设有严苛门槛:理科生需超出分数线180分,文科生要高于一本线150分方能获得最低1.3万元奖励。普通一本学生与这笔奖金基本无缘。
巨额奖金引发多方质疑。百万现金相当于普通家庭数年收入,学校持续发放如此高额奖励的财务可持续性存疑。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种重金奖励是否扭曲了教育本质。有重点高中教师反映,学生如今只关注分数与奖金,专业兴趣讨论已绝迹于课堂。
教育公平问题同样凸显。农村学生往往因无力承担补习费用而失去竞争机会,重金奖励实质上可能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有观点指出,这些奖金最终可能通过提高学费转嫁给后续学生,形成恶性循环。
此类物质刺激并非孤例。此前已有学校承诺考取清北赠送汽车,或保送海外名校。但教育专家担忧,当金钱成为求学主要动力,学生未来可能因专业选择失误而后悔。与其将巨额资金用于少数尖子生,不如转化为普惠性助学金,帮助更多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这场争议背后,折射出当前教育评价体系的单一化倾向。当名校录取与高额奖金直接挂钩,教育本应承载的育人功能正在被异化。罗同学已收获百万奖金,但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来源:晋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