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反华集会大爆发,李在明紧急叫停,矫正尹锡悦“厌中阴谋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4 11:10 1

摘要:韩国再次爆发大规模反华集会,示威者带着极端标语,反华情绪不断升温发酵之际,韩国总统李在明罕见地出面喊停,直言这类集会“超越了言论自由的范畴”,不仅伤害外国公民的安全,也在破坏韩国的国家利益与国际形象。显然李在明是要矫正尹锡悦时期的“厌中阴谋论”。

韩国再次爆发大规模反华集会,示威者带着极端标语,反华情绪不断升温发酵之际,韩国总统李在明罕见地出面喊停,直言这类集会“超越了言论自由的范畴”,不仅伤害外国公民的安全,也在破坏韩国的国家利益与国际形象。显然李在明是要矫正尹锡悦时期的“厌中阴谋论”。

2025年8月初,首尔明洞、弘大、江南等地接连爆发反华集会。

这些集会最初以“维护韩国就业、抵制外来影响”为口号,但很快演变为针对中国游客、中国留学生甚至中国企业的攻击。

中国驻韩使馆随即发布安全提醒,要求韩国方面切实保护在韩中国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更敏感的是,这些集会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与前总统尹锡悦的支持群体高度重叠。尹锡悦在任期间,对华政策明显倾向美国阵营,曾推动部署更多“萨德”系统、配合美国在半导体等领域限制中国,并在舆论场制造“厌中”氛围。

而现任总统李在明上台后,提出“不在中美之间选边”,并强调要在维持韩美同盟的同时,深化对华、对俄合作。这直接触动了保守势力的神经,他们将反华情绪作为政治筹码,既能打击李在明,也能凝聚自己的支持者。

8月12日,李在明在国务会议上首次公开点名批评这些集会——用词相当直接:

“超越言论自由范畴”——意味着这不是正常的政治表达,而是带有歧视和暴力倾向的行动。

“损害韩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把问题从民间层面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直指其对韩国外交、经济的负面影响。

同时,李在明要求政府部门制定制度性对策,防止排斥中国的倾向继续升级。这被外界解读为一次外交政策的“定调”,也是李在明执政以来在涉华事务上最强硬的表态之一。

要理解这次事件,就必须看到它背后的政治背景——尹锡悦和保守阵营的全线溃败。

日前,尹锡悦的妻子金建希因涉嫌腐败被捕,创造了韩国历史上首次“前总统与夫人双双入狱”的纪录。保守派政治资源被重创,急需新的议题来转移视线、维系支持度。

于是,反华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既能转移公众对保守派腐败丑闻的注意力;又能通过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给李在明贴上“亲华”标签,削弱其外交议程的合法性。

韩国人反华,并不完全是因为现实利益冲突,更多是情绪和心理层面的积累。

历史心理:韩国曾有过反美情绪,但在冷战格局下长期依赖美国安全保护,这种依附关系被包装成“价值观同盟”,久而久之,反美被视为不理性,反华反而成了发泄不满的出口。

经济落差: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让韩国从“老大哥”变成了依赖中国市场的“小兄弟”,心理落差极大。尤其是近几年,韩国GDP排名跌出全球前十,这种对比感让民粹更容易被煽动。

媒体操控:韩国主流媒体多被财阀控制,而财阀与美国有复杂利益关系。舆论长期塑造“中国威胁论”,导致年轻一代几乎在“反中叙事”中长大。2025年的民调显示,78.9%的韩国年轻人对华持负面看法,这一比例高到离谱。

在现实层面,韩国对中国的依赖是无法回避的:

贸易:中国是韩国最大出口市场,也是其最大贸易顺差来源。中韩建交33年来,韩国对华顺差长期稳定。

产业链:从半导体到汽车零部件,中国市场和供应链地位都无法替代。

安全:朝鲜半岛局势的稳定,离不开中方的调停与协调作用。

这意味着,如果反华情绪被长期放任,不仅会让韩国经济复苏无从谈起,还会直接影响到其地缘安全布局。

然而,韩国保守派却在用“反华”作为政治动员工具,这就是典型的“脱实向虚”——用情绪取代利益考量。

李在明的表态是一次必要的“刹车”,但仅靠口头谴责远远不够。

李在明需要在制度上切断极端民粹的传播链条,比如修订《反歧视法》,将带有种族仇恨的集会列为非法;加强对网络虚假信息的监管,尤其是针对外国公民的谣言与污名化;在教育与公共传播中,淡化敌对叙事,强化互利合作的认知。

如果这些措施无法落实,那么即使政府高层愿意改善对华关系,民间舆论也会持续绑架外交政策。韩国就会重蹈尹锡悦时期的覆辙——战略摇摆、外交孤立、经济受损。

对于中国来说,这次事件释放了两点重要信号:韩国内部政治斗争直接影响对华关系,一旦保守派重新掌握话语权,反华政策可能卷土重来;必须在对韩政策中区分政府与民间,既要保持与执政层的沟通,也要通过多元文化交流、媒体合作等方式减少误解和偏见。

这要求中国在处理与韩国的关系时,不仅看外交辞令,更要洞察其国内政治走向,并预留政策回旋空间。首尔街头的反华标语,看似是民间自发的情绪宣泄,实则是韩国内政与大国博弈的缩影。

李在明的出手,说明韩国现政府至少意识到继续放任这种情绪的代价——它会直接吞噬韩国的经济机会,破坏半岛的安全平衡,甚至让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坠落。

未来的中韩关系,能否走出情绪化的泥潭,取决于韩国是否愿意面对现实。如果韩国右翼继续猖獗,而韩国政府不作为,那么影响的将不仅是中韩经贸关系,更可能将韩国推到中美博弈的第一线,这并符合韩国的利益。韩国应该明白,中国强大有利益亚太和半岛的和平稳定,中韩合作符合两国利益。

因此奉劝韩国政客和民众,务实一点。当然韩国上下要彻底改变对华错误认知,还需要时间,更需要韩国政府的引导。但在中美博弈大背景下,这就任重道远了。

来源:繁花史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