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篇论文到超30项全球首发,一块显示屏背后的“生命延长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3 21:30 1

摘要:8月11日,全球首条无FMM技术的第8.6代AMOLED生产线主厂房顺利封顶。这条斥资550亿元的生产线,搭载着维信诺自主研发的ViP技术,以半导体光刻工艺突破传统物理掩模板的桎梏,意味着以平板、笔电与车载显示为代表的中大尺寸高端市场,正迎来一场由中国技术主导

8月11日,全球首条无FMM技术的第8.6代AMOLED生产线主厂房顺利封顶。这条斥资550亿元的生产线,搭载着维信诺自主研发的ViP技术,以半导体光刻工艺突破传统物理掩模板的桎梏,意味着以平板、笔电与车载显示为代表的中大尺寸高端市场,正迎来一场由中国技术主导的变局。

1987年,美籍华裔科学家邓青云发表关于双层结构OLED器件的论文,为这项显示技术奠定商用基石。38年后,脱胎于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的维信诺在昆山从一株树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拥有专利近2万件,包揽30多项全球首发、60多项全国第一,实现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三、智能穿戴出货量全球第一,在新型显示领域为中国夺得了话语权。

从一篇论文到OLED显示屏年产量1亿片、员工超1.5万人,维信诺从昆山出发,以一块屏幕背后的“生命延长线”,在破壁突围中,改写全球新型显示产业格局。

参观嘉宾体验维信诺新型显示屏。苏报融媒记者 占长孙/摄

相伴昆山一年一突破

一块屏幕从无到有,需经过蒸镀、封装、切割等近1000道工序。走进位于昆山光电产业园的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占地100个足球场大小的工厂内一尘不染,实现了百分之百自动化。

这里也是我国显示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诞生地,实现了江苏省在这方面零的突破。

第一棵树种下的时候并不能预料未来将是一片森林,只是不断吸收雨露阳光,拼命向上生长、向下扎根。从一开始,维信诺便“自命不凡”。

2002年,在第六十六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大会上,清华大学和不足百人的维信诺团队,与日本索尼、韩国三星同台竞争,成功夺得首批3项OLED国际标准之一的制定权。更鲜为人知的是,全球统一的“OLED”命名,正是源于那次会议上包括维信诺在内的中国团队的提案。

昆山是维信诺OLED产业化的启航之地。2005年底,在去过全国多个一线城市考察后,维信诺团队被昆山招商诚意、区位优势、高效服务和产业配套所打动,播撒下新型显示产业国产化的火种。

这是一片充满无知的空白水域,但昆山认定了维信诺能成功。在当时维信诺缺资少人的情况下,昆山主动站出来,决定由昆山国资性质的创新研发资金给予全面支持,投资3亿元帮助建成中国大陆第一条AMOLED中试生产线,以一个县级市的体量肩负国家前沿显示技术的攻坚克难。

“正是昆山一如既往的坚定支持,让我们在OLED产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奠定了维信诺乃至中国在新型显示领域开疆拓土的基础。”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张德强说。

之后,昆山在政策支持、配套服务上给予各类奖助补贴,并协调扩产用地、帮助高端人才招聘、协助上下游资源对接。2013年点亮国内首款AMOLED柔性屏、2014年点亮国内首款7.6英寸柔性AMOLED显示屏、2015年开发出国内首次实现3毫米弯曲半径下的全屏卷曲AMOLED显示屏……维信诺一年一突破,在时间的刻度上,承载的是创新高度。

“清华为源,昆山为泉。”维信诺首席品牌官杨淑娟说,落地20年来,维信诺立足昆山,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四大创新基地,建成了6条大规模生产线,2024年平均每天可产出专利6.5件。眼下,总投资50亿元的昆山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将推动昆山成为新型显示技术的策源地和新型显示产业的发源地。

一块柔性屏走出新“弯路”

在维信诺产品展示厅,一款轻薄如纸的手机屏障被以两三秒一次的频率反复折叠,累计可折叠20万次以上,旁边打出的标语是“折的就是寂寞”。另一边,一款如卷轴一样的手机屏幕在不停地卷曲和舒展,常温下可卷曲超5万次,标语“不内卷,向外卷”显得诙谐幽默。

一部手机有21个大零件组、上万个小零件,其中最贵的就是屏幕模组,约占一部手机成本的两到三成。一般来说,折叠屏也即OLED柔性屏,核心是柔,也就是能弯曲、折叠、卷曲——维信诺如同一个充满艺术细胞的“理工男”,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并以硬核的科技创新实力,在一块柔性屏上走出不同寻常的“弯路”。

在“屏”常可见的万物互联时代,人们有更长时间、更多场景需要和屏幕打交道。当屏幕不再“死板”,人类的工作效率、美好生活便有了新的突破点。

轻薄如纸的柔性显示屏。苏报融媒记者 占长孙/摄

从一块屏,可以看到很多未来的“黑科技”。这里生产的柔性屏最薄可达0.187毫米,通过触控一体化技术、去偏光片等工艺,把各种功能层都集成到屏幕内部,厚度和一张A4纸差不多。

维信诺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邢汝博说,基于多年的创新积累,维信诺还在全球率先发布首个可量产屏下摄像及3D人脸识别解决方案,利用屏下摄像技术,将手机摄像头藏于屏幕之下,却不影响摄像头的高清图像捕捉功能。

随着电子屏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更高的亮度、更长的寿命、更高的分辨率、更低的功耗、更多的形状。维信诺在全球率先引入半导体光刻工艺,打破了传统FMM工艺对柔性屏向前发展的束缚,不仅将AMOLED有效发光面积从29%提升至69%,还可满足不同尺寸屏幕的制造和切割需求。

由于没有先例,维信诺再一次自己取名。2024年,在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主办的国际显示周(SID DW 2024)上,这项被称为“ViP”的新技术获美国SID Display Week“最佳显示器件”奖。

“一技多能”开启护眼新“视界”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82%的外界信息以光的形式被人获知,63%的中国人每天看屏幕的时间超过4小时,良好的环境光条件是护眼的重要因素。

技术人员讲解低反射屏幕与普通屏幕的差别。苏报融媒记者 占长孙/摄

台灯直射下,维信诺合肥电子设计部经理王会明指着三款显示同样图像但采用不同工艺的手机屏幕,向参观嘉宾讲解“肉眼可见”的差别。与其他手机不同,一款采用全球首款低反射COE柔性AMOLED技术的屏幕上,京剧脸谱不同色彩的明亮程度恰到好处,不仅避免眩光,而且图像更清晰,让阳光下自由刷剧也成为可能。

“我们通过低反射COE技术,提高OLED产品在强光下的对比度,减小OLED产品表面的反射率,还可降低功耗。”维信诺首席标准研究员党鹏乐说,基于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如专业色彩设计、电子竞技、摄影、户外显示等,维信诺从色域、刷新率、分辨率、亮度、通透感5个维度全面提升显示效果。

在护眼方面,维信诺还拿出了更多“护眼秘方”。围绕低蓝光、类自然光、无频闪三大方向,维信诺构建以材料器件、调光、圆偏光等为主的护眼技术体系,2024年通过材料器件持续迭代,将低蓝光伤害降低了10%,开启护眼新“视界”。

刷新率可大幅提升动态画面的流畅度与清晰度,高分辨率屏幕可带来更细腻的视觉体验,画面更加锐利,图像更加真实。多年来,从90Hz到260Hz,维信诺始终是AMOLED智能手机最高刷新率保持者。

采用ViP技术的显示屏展台。苏报融媒记者 占长孙/摄

通透感作为新兴术语,目前还未有广泛且明确的定义。基于近30年的创新沉淀,维信诺明确出六大影响因子,并进行针对性量化测试,促进显示通透感进入量化时代。随着AMOLED进入AMOLED+时代,维信诺ViP技术“一技多能”,可满足显示更多、更高品质要求。

“维信诺与昆山携手的20年,每一步都与时代的脉搏、城市的发展同频,携手创新、繁花硕果,是应了天时地利人和,也是清华与昆山的深厚缘分。”张德强说,维信诺渴望的是最顶尖的那条路,虽然难但是正确,正如珠峰北坡风景独美。

来源:爱喝芋泥奶茶的小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