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曝李嘉欣每月200万生活费,买个包就80万,阔太这么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3 21:55 2

摘要:2025年8月,“李嘉欣每月只能领200万生活费”的话题,瞬间成为热搜头条。

2025年8月,“李嘉欣每月只能领200万生活费”的话题,瞬间成为热搜头条。

爆料人是王晶,他在自己的节目《王晶笑看江湖》里,笑眯眯地说。

“香港许家嘛,李嘉欣老公,每月拿200万咯。对他们来说,太少了啦!买个爱马仕就80万,200万算什么?”

网友炸了。

他还评价刘亦菲观众缘太好。

王晶的“毒舌”,远不止娱乐圈八卦。

他拍过豆瓣2.9分的《澳门风云3》,也拍过8.4分的《追龙》。

他被称为“烂片之王”,却私下资助许鞍华拍文艺片。

他嘲笑流量明星,却最早看懂,短视频时代的财富密码……

这位导演,到底藏着怎样的生存智慧?

王晶是商人,也是“预言家”

王晶从不避讳自己拍烂片。

豆瓣上500多部作品里,评分低于5分的比比皆是。

他却理直气壮,“观众需要娱乐,行业需要养活人。”

“导演最大的罪过是什么?就是电影不卖钱!”他在采访里说。

这话听起来很“铜臭”,但王晶有他的道理。

“一部电影背后有多少人等着吃饭?灯光、场务、化妆……

如果票房扑街,他们怎么办?”

所以,他拍《澳门风云》系列,尽管被骂“炒冷饭”,但票房累计25亿。

他拍《追龙》,口碑翻身,但续集《追龙2》又跌回谷底。

网友骂他“江郎才尽”,他耸耸肩:“观众爱看,我就拍咯。”

但鲜少人知道,这位“商业片之王”也会偷偷资助文艺片。

2008年,许鞍华拍《天水围的日与夜》,没人愿意投资。

王晶默默掏钱,“我知道这片子不赚钱,但许鞍华值得。”

王晶的眼光,毒得可怕。

1989年,他拍《赌神》。

周润发梳着大背头、吃着巧克力的镜头,成了华语电影的经典。

三十年后,短视频平台上“赌神BGM”播放量破亿。

连王晶自己都调侃,“我当年随手写的旋律,居然养活了一代网红。”

2016年,《澳门风云3》上映,被骂“烂片中的战斗机”。

但王晶说:“你们现在看不懂,以后就懂了。”

果然,2016年后,短视频爆发,“碎片化娱乐”成为主流。

《澳门风云3》里混搭的枪战、歌舞、机器人,如同今天的某音。

他还在采访里预言:“三四线城市,才是中国电影的未来。”

结果呢?2014年《澳门风云》25亿票房,近半来自下沉市场。

《战狼2》《你好,李焕英》的票房神话,全印证了这句话。

他的江湖,他的伯乐

王晶是娱乐圈最牛的“星探”之一。

周润发演《赌神》前,还是票房毒药,一部比一部惨淡。

邱淑贞在《赌神2》里一袭红衣叼牌,直接封神。

这部28天的拍摄电影,票房5200万,是当年的年度冠军。

张敏的“回眸一笑”,成了影史经典。

就连舒淇,也是他从性感演员捧成影后。

“我看人很准的。”王晶得意地说。

王晶的“快”,在业内是传奇。

2005年拍《小鱼儿与花无缺》,谢霆锋只有20天档期。

王晶说:“行,那就20天拍完!”

结果,全剧组每天工作18小时,谢霆锋一边扒盒饭一边背台词,准时杀青。

“在香港拍戏,时间就是钱。”王晶说。

《小鱼儿与花无缺》拍摄期间,他同时监制3部剧。

王晶依然能精准看出每场戏的问题。

张卫健曾回忆:“有场戏我NG了20次,王晶直接说‘再不过就换人’,结果我一条过了。

王晶北上闯关,普通话是底气。

2003年CEPA协议签订后,王晶是第一批“北上”的香港导演。

但他的成功,远不止政策红利。

当年轻导演抱怨“内地比丹麦还远”时,他早已内地团队打成一片。

“我12岁就会说普通话,在内地拍戏从没隔阂。”

文化认同感,让他在合拍片时代游刃有余。

2008年《金钱帝国》里,他用内地演员黄秋生,饰演反派。

然而,却要求对方“必须说粤语台词”。

这种“妥协中的坚持”,成为首批合拍片标杆。

影片在内地拿到了票房8000万。

毒舌背后的温度

王晶是热搜制造机

王晶的毒舌,向来不分对象。

2024年他爆料许晋亨夫妇生活费时,顺便补刀。

“李嘉欣当年被我说‘不漂亮’,现在看确实没长开。”

这话惹恼了不少粉丝,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对刘亦菲的评价,更显矛盾。

他一边说“天赋一般”,另一边又承认努力。

“她努力到让人心疼,这种演员活该红。”

这种“刀子嘴豆腐心”的作风,让他在圈内毁誉参半。

他甚至直言张柏芝“太任性,害了自己”,引发轩然大波。

王晶的自黑哲学

2004年《小鱼儿与花无缺》拍摄期间。

演员王伯昭被打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王晶在发布会上突然自抽耳光:“我监管不力,该打!”

这一举动,瞬间化解了舆论危机。

后来他调侃:“那一耳光值500万,但省了至少1000万的公关费。”

这种“自黑式危机公关”,成了他的标志性动作。

2019年《追龙2》票房失利,他发微博自嘲:“这次真的追到龙尾了。”

结果评论区一片“求导演别放弃”的鼓励。

武侠翻拍,减法美学

2025年,王晶重启《笑傲江湖》,他的改编方案惊世骇俗。

“砍掉令狐冲,只拍东方不败。”

“现在观众没耐心看群像戏,必须把一个人物榨干。”

这种“减法美学”,在预告片中已见端倪。

林青霞的经典红衣造型,被AI复原。

和搭配的赛博朋克风格黑木崖,形成强烈反差。

警匪片回归,港味的挣扎

同期上映的《怒火12小时》,被王晶称为“最后的港味警匪片”。

影片中,古天乐饰演的警察,12小时内与悍匪周旋,全程采用实景拍摄。

“现在年轻导演都爱绿幕,但港片的精髓就是烟火气。”

这种坚持,让影片在春节档逆袭,首周票房破3亿。

不争的40岁,50岁还在混江湖

在《无限超越班3》里,王晶的毒舌升级为“哲学课”。

“我35岁就赚够钱退休了,现在拍戏只为开心。”

他后期的佛系态度,和早年的拼劲对比鲜明。

但熟悉他的人知道,这不过是另一种生存策略。

“把姿态放低,才能活得更久。”

如今,王晶69岁了,他依然在拍电影,在综艺里毒舌。

“只要还有人看,我就继续拍。”王晶说。

他拍烂片,也拍经典;他毒舌,但也提携后辈。

他拥抱流量,却没有丢掉港片的江湖气。

来源:步凡寻光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