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社服务标兵“就业红娘”——白城市洮北区就业服务局副局长于砚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3 21:44 1

摘要:于砚华,1988年7月在白城市洮北区就业服务局参加工作至今,用35年理想信念的默默坚守,为人们展示了无私奉献、服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用不断创新的服务模式,与时俱进满足了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就业需求,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用殷殷爱心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和

于砚华,1988年7月在白城市洮北区就业服务局参加工作至今,用35年理想信念的默默坚守,为人们展示了无私奉献、服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用不断创新的服务模式,与时俱进满足了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就业需求,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用殷殷爱心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服务。截至目前,她累计为12万余人圆了就业梦,为2万余家企业招聘到合适人才,为6万余名就业困难人员落实就业政策,帮扶数十名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职业介绍成功率90%以上,是老百姓心中响当当的“就业红娘”。

个人连续31年年度绩效考核优秀。仅2019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人社服务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最美奋斗者,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先进个人、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吉林省就业创业先进个人、吉林好人标兵、吉林省人社系统先进工作者、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最美人社服务标兵”、吉林省优秀志愿者以及蝉联四届吉林省人社系统“优质服务标兵”和白城市优秀共产党员、“担当作为”好干部等多项荣誉。

作为复合型人才,她在所从事的各项工作中还累计为所在单位赢得国家及地方集体荣誉32项。其先进事迹被纳入2022《全国最美奋斗者》案例,被人社部拍成微电影《一路春风》全国宣传。她是第24届冬奥会火炬手,在中宣部主办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向国内外分享就业经验,在全省新闻发布会上讲述工作法,研创的两项信息化成果精准赋能就业服务在当地推广,创立的“于砚华六步工作法”及多项创新举措荣获全国大奖并在全国得到推广。吉林省连续五年发起“向于砚华同志学习”并掀起“人人都当服务员、人人争做于砚华”活动。白城市建立了四级“于砚华基层就业志愿者服务队”,475支队伍遍布全市发挥着积极的促就业作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多年来,于砚华始终深刻贯彻落实省市人社部门促就业精神,在就业服务领域深耕实播,取得优异成就,成为全国学习标杆。

她敢担当,善作为,在就业压力严峻的2004年,肩负组织重托,走到窗口最前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和宣传员,带领两名女同志,深入市区调研寻“症结”、有的放矢开“处方”、量身定制搞“服务”、落实责任保“药效”,摸爬滚打,克难攻坚,用一系列管用举措和全情服务,不到两年时间硬是把一个无人问津的人力资源市场激活变成白城市供求双方首选的就业服务机构。她坚持紧盯劳动者需求,抓住经营主体渴求,不断采取有效措施破解供求新矛盾,使洮北区人力资源市场始终沿着时代的发展满足供求双方就业需求,至今已连续21年繁荣活跃,成为全省五星级人力资源市场,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2000余场,服务近50万人次。“想就业,找华姐,招人才,找华姐”,于砚华用真诚的服务和使命担当赢得了广泛赞誉。

她勇创新,强优质,善于运用新思路、新技能提升工作质量。创立涵盖基层就业全部业务的《基层就业基础数据库》,将就业服务集成化规范化信息化,开创了白城市基层就业信息化先河,实现了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劳动力资源共享就业援助一键通;研创的职业介绍线上智能服务系统,实现办公无纸化、统计分析线上化、供求对接“零跑动”;创建的“一品三市”促就业模式(于砚华服务品牌、就业超市、掌上就业淘宝、云上就业市场),高效解决了就业难、招工难;打造的“指尖就业”组合链条,让就业服务变“漫灌”为精准“滴灌”;创建的“三级”就业援助机制,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全过程贯穿全覆盖兜底帮扶;创建的社区服务队和家庭服务业综合信息平台,让残疾人等特殊就业群体有活干有收入;创建的“多点驱动促输出”,跨区域劳务协作模式,实现无数农民工就业有岗增收致富;创建的7家国家和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有效提升了市区充分就业水平;打造的8家国家和省级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千户优秀企业”“全省百强企业”,带动了市区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蓬勃发展;打造的“连锁式”零工大市场,以多家“零工之家”满足灵活就业人员就业需求;以“七有”为抓手在市区街道社区全覆盖建立“15分钟就业服务圈”,81个“家门口”就业载体让就业服务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群众身边;年均几十次开展“嵌入式”大学生“留白就业”系列活动,高频进校园及组织有针对性送政策送岗位送指导送服务;开展“点餐式”就业能力提升行动,破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就业创业难,年均满足千余名新就业群体就业培训需求实现“居家”就业创业;开展“跟进式”重点企业用工保障行动,完善的“个性帮扶方案+专属保障措施”,高效满足了市区各类大型规上企业用工。

她勤为公,情系民。于砚华始终把工作当事业,把群众当亲人,视自己为“移动式”的窗口,服务对象的需求在哪里她就出现在哪里。人声鼎沸的招聘会上踩着小凳子给大家讲政策推岗位,大病未愈便赶回工作岗位服务办事群众,常年实地回访用人单位送求职者上岗,走村串户将温暖送到贫困户家里,年均数十次深入社区讲政策搞培训夯实“人社神经末梢”服务能力,推动就业服务进社区实现了老百姓“家门口办事”。建立70余个求职招聘组合群,每天带头16小时无假日不间断推送就业服务;提出并带头践行“政策业务一口请”、服务群众“一口准”、服务质量“八求”、服务标准“六个一”、服务效率“四快四办”、一包到底“保姆式”和随叫随到“店小二式”服务等,为就业服务注入勃勃生机。常年联合各部门开展促就业专项行动,常年坚持走出去服务,将促就业活动办到街道(乡镇)、社区(村),办到老百姓的“家门口”。一年365天不论身在何处,服务群众无停歇,手机成为24小时不关机热线,家里成为办公场所,无时无刻将百姓需求牢牢扛在肩上,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个服务对象心中。

她政治优,素质强。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仅项项工作成绩显著,在每一次大战大考面前更显共产党人的担当本色。无数个夜半时分,印证着于砚华工作的身影,她用超出常人的毅力和担当为社会稳定、百姓乐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挂职平安镇红光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期间,她完善村级组织建设,自费完善村里服务设施设备,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包保贫困村期间,带领小分队帮助村民就业、解决生活难题、做孤独老人的贴心女儿,她的真心温暖了无数村民。她胸怀大局,善于团结带队共同奋斗,凝心聚力谋发展,把“传、帮、带”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打造了一支“能征善战、真诚服务”的娘子军,创造了多想就业工作连续稳居全省前列的好成绩。

于砚华用实际行动把脚印留在了基层,把业绩印在了一线,把口碑树在了民心,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和党员的责任担当。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