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调任作战部长,抵京后见一人来接站,变了脸色:这可怎么得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3 18:39 2

摘要:开国中将张震,解放战争后期担任三野参谋长,长期在华东一带战斗、工作。建国后张震又成为了华东军区参谋长,工作地点在江苏南京。五十年代初,解放宝岛是三野任务的重中之重,但随着远东形势剧烈变化,三野主力第9兵团北上开赴朝鲜,东南方向我军短时间内难以再渡海作战。

开国中将张震,解放战争后期担任三野参谋长,长期在华东一带战斗、工作。建国后张震又成为了华东军区参谋长,工作地点在江苏南京。五十年代初,解放宝岛是三野任务的重中之重,但随着远东形势剧烈变化,三野主力第9兵团北上开赴朝鲜,东南方向我军短时间内难以再渡海作战。

张震有担任大野战军参谋长的经验,工作能力十分出众,让他继续留在暂无大战的华东地区,似乎有些屈才。组织经过研究,于1952年3月下了调令,任命张震为全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长,立即到北京报到。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拉锯阶段,总参谋部作为军队中枢部门,作用无疑是很关键的。为了强化参谋力量,总部把张震调来当作战部长,足见对他的信任和期待。张震也不敢怠慢,接到通知后,3月10日便乘火车进京了。

对待像张震这一级别的新任干部,总参谋部自然要派人到火车站欢迎、接站,安排接下来的报到及住宿等事项。火车到达前,一行人便早早在站台等候了。结果张震一下车,却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自言自语道:这可怎么得了啊!

原来接站同志里面,有一位“大首长”,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接站规格。按说张震到京入职,总参派出二级部的干部、或者张震的副职来迎接即可。毕竟都是本部门的人,若高级别的领导去接站,反倒显得有些奇怪了。

然而张震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他在三野时敬重的老首长、时任全军第一副总参谋长的粟裕!粟裕的职级,长期在张震之上。尤其几年前在三野大军共事时,以军事指挥见长的粟司令,甚至可以说是张震的老师了,传授给张震大量宝贵的实战经验及军事谋略。虽有上下级之分,但二人于公于私,都是非常要好的战友。

粟裕来总参的时间,其实也不算长。总长徐向前一直病休,代总长聂荣臻主持全面工作,至于最核心的军事作战层面,则主要由粟裕牵头,他经常直接向毛主席等军委领导汇报。

总参谋部建立之初,没有几个老三野、新四军出来的人,52年张震奉调入京之前,粟裕并不知情。所以当看到新任总参作战部长的任命文件后,粟裕喜不自胜:一方面终于来了交心的老战友,另一方面他十分了解张震的特点和能力,太适合这个岗位了。

在三野时,跟粟裕关系最好的两个部下,就是王必成和张震。现在张震突然被调来总参、重新跟自己共事,粟裕非常惊喜,当即安排亲自接站。粟裕要打破规矩接下属,自然没人能拦住,这便有了前面的一幕。一对好战友在站台上久别重逢。

张震高兴地说:首长,你这么大的领导来接我,太折煞我啦!可使不得。粟裕同样笑着回应:你现在不一样了,直接负责全军的作战工作,我来接你这个“大脑”,还不是应该的?老友重逢,欢喜无限,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事实证明,张震确实是位出色的作战部长,不光本职工作干得好,还协调好了一些敏感的对接关系事宜,连代总长聂荣臻都十分欣赏张震的能力。生涯后期的张震,军职甚至超过了敬爱的老上司粟裕,成为军委副主席;90年代他更是全力帮助解决粟裕的名誉问题,也取得了成效,这便是后话了。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来源:史源历史专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