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家警告:若中美开战,只需一天,全球就会知道美国真实水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3 18:18 4

摘要:5月,我国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知名政治学者张维为教授在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节目中首次提出关于中美潜在军事冲突的核心论断。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近期太平洋海域热得像一口高压锅。从菲律宾的联合巡逻演习到对岸问题的新一轮博弈,美国军力在这片水域的存在感越来越显眼。

但我方专家警告:如果中美真开战,只需一天,全球就会知道美国真实水平。

这可不是在喊口号,而是我们中国真有这个实力!

5月,我国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知名政治学者张维为教授在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节目中首次提出关于中美潜在军事冲突的核心论断。

他表示:如果在台海、南海问题上,美国真的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我希望这种冲突永远不要发生。但如果发生的话,我的预测是:国际社会第二天就会发现美国不再是超级大国,希望美国好自为之。

2025年3月,NASA局长纳尔逊那句“没有中国合作,登月太冒险”还热乎着;同年5月,台海附近中美舰机的“贴身互动”也是真实发生。

张教授的警告,背后可逻辑硬着呢,如果两国真的发生战争,可不是比拳头大小,而是看谁身上的“死穴”一戳就崩!

第一岛链,巴掌大的地,这里之前一直是中国和美国在海上对峙的核心区域。但现在呢?我国西太平洋瞬间被密集的雷达信号覆盖,空中战机呼啸对抗。

我国空警-500预警机、歼-10C等装备在印巴空战中已验证其压制西方战机的实战能力,中国战场感知和指挥链效率也已经超过美军预期。

一旦战争爆发,中国的东风快递反舰弹道导弹是悬在美军头顶的战略利剑,到时美军只能依靠先进雷达和导弹组合进行应对。

面对中国几十年建起来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系统,美国想要拦住,真的悬。

而且请注意,这类尖端武器的库存绝不是菜市场的大白菜,数量极其有限且补充困难,像F-22这类五代战机如果大量折损,短期内根本无法恢复战斗力。

在高度对抗与高强度消耗下,现有装备能撑几天?这才是关键。

2025年1月五角大楼公布造船工业能力评估报告的数据令人震惊:中国大型船厂每年能建造超过200万吨的商船与军舰。对比之下,美国所有造船厂加起来不到10万吨。这背后是中国占全球近50%的份额,而美国连1%都不到。

再看看战机的生产速度:中国隐身战机歼-20的生产速度是美国的数倍。并且美军在亚太的弹药储备仅够维持10天高强度作战。

这就是令人触目的现实差距,毕竟中国占全球制造业31.6%,美国只有15.9%,并且中国军工产能可快速转化民用生产线,像是战时导弹日产50枚 ,而美国“标准-6”导弹年产能不足200枚。

此外,美国军工依赖外包,雷神公司就因导弹生产线因稀土断供停工,但中国拥有全产业链优势,稀土、芯片等战略资源自主可控,完全不怕卡脖子,这些优势都是美国没有的。

想象一下,当太平洋上空,美国每几分钟都有战机坠落,后方工厂能补上吗,当万吨战舰因导弹击中而沉没,美国船坞里又有几条新船能组装?最后连弹药储备都不够这仗还怎么打。

此外,打仗可不只海陆空,太空、网络这两个无形的战场,开战第一秒就是生死局。

美国的军队没卫星帮忙,通讯、导航、侦察战斗力立马打折。反卫星技术就我们的底牌,打掉这双“天眼”,太平洋再大的舰队也得变瞎子。

还有更绝的,网络战。你早上醒来发现银行账户打不开、手机没信号、整个城市黑灯瞎火,社会乱套了可比炸几个军事基地有效多了。2025年1月美韩军演碰上的通信大崩溃,可不就是电子干扰的活教材。

所以可能要不了一天,美国在太平洋秀肌肉的航母,就只剩下一片狼藉,只给国际社会留下一个笑话。

而美国全球领导力的本质是霸权和联盟体系,开战第一天就被打成这死样子,谁还敢信任美国?所以这个时候美国,盟友的态度将变得尤为现实。

毕竟美国之前通过霸权主义,对盟友们都是打压威胁,多过支持援助,并且还要几倍收取利益,不少盟友其实心里都受够了。

所以之前日本会因为美国单方面要求将防卫费提升至GDP的3.5%,远超日本当前1.8%的比例,直接取消了原定于7月1日举行的美日外长防长“2+2”会谈。

此举被视为日本对美强硬表态的标志性行动。要知道日本国债规模达GDP的250%,如果满足美国要求需每年额外支出10万亿日元,远超财政承受能力,美国这是直接不管日本死活。

而东盟国家和美国也是面和心不和。3月份,美国试图依据《防扩散安全倡议》在马六甲海峡拦截伊朗油轮。

但新加坡直接拒绝参与,转而与中国海军开展联合扫雷演习,并在美军控制的樟宜基地附近直播“水炮驱离可疑船只”行动,公开挑战美国权威。

对此,马来西亚也公开表态“对抗中国非明智选择”,并在南海部署雷达网络,吓得印尼也在纳土纳群岛部署导弹系统,强化自主防御。

后来东盟还通过《内比都宣言》,明确反对“阵营对抗”,主张通过《南海行为准则》谈判解决争议,也就是说美国“印太战略”实质上已经实名存实亡。

毕竟马六甲海峡承担全球40%贸易运输,封锁将导致新加坡年损失超100亿美元,东南亚贸易网瘫痪50%。

东盟国家经济深度依赖中国,如中马合作建设“智慧口岸”,抵制美国实为维护自身利益,为了让自家吃饱饭,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此外,想想2024年底印度突然对进口电子元件加征高额关税,导致部分美企供应链受阻。再看看今年3月美光关闭其在华主要代工厂引发全球存储芯片价格短暂波动,这些都是真实上演的商业警示。

冲突爆发那一刻,利益计算瞬间会占据上风。当导弹落下,美国还能指望能有多少盟友无条件支持,恐怕要打个巨大的问号。

到时美国国内分裂、盟友离心、经济霸权受挫,全球将目睹超级大国沦为依赖代工、无法速胜的纸老虎,单极秩序彻底终结。

不过和平依然是我们唯一理性的目标。无论“一天”之后暴露了什么,我们都承担不起这个代价,毕竟战争中最受苦的是普通老百姓。

来源:科学探索之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