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复旦大学毕业的怒江人,选择做怒江好物入沪的“摆渡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3 17:45 4

摘要:在上海市举办的各类展销会上,几乎都能看到身着傈僳族服饰的练何兰忙碌的身影。每次参展,展位醒目处,总印着“云南怒江”“源自云南怒江大峡谷”“云南怒江农特产”等一些带着鲜明地域特色的标语。

在上海市举办的各类展销会上,几乎都能看到身着傈僳族服饰的练何兰忙碌的身影。每次参展,展位醒目处,总印着“云南怒江”“源自云南怒江大峡谷”“云南怒江农特产”等一些带着鲜明地域特色的标语。

展位醒目处,印着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标语。陆娉婷摄

这个在黄浦江畔忙碌的怒江人,所忙之事,全跟怒江有关。

在练何兰手机“记事本”里,记者看到,自2024年11月第一次采访,至今年7月底,近9个月时间,在怒江州驻浦东新区劳务工作站牵头下,她参加过市场年货节、社区市集、上海市55购物街暨云花入沪发布会、浦东新区农博会、公益市集等20余场商品展销活动,平均每月两场,活动最频繁的春节前夕,仅一个月就参加了4场。对此,练何兰笑称,现在的自己俨然“展会专业户”——携怒江好物亮相各展销会,千方百计将怒江优质农产品“送”进上海市区商圈。她说,自己这样“拼”,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拓宽家乡农产品销路,让上海市民足不出“沪”就能品尝到怒江优质农产品。

浦东新区主播和怒江主播练何兰(左)在直播活动中推介怒江本土咖啡品牌。陆娉婷摄

让练何兰忙碌的不止这些。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调整、优化产品,最终形成以草果和咖啡为主题的产品系列也是她日程里需要重点描摹的一笔,因为这些产品“既能代表怒江,又能满足市民需求”。

作为土生土长的怒江人,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时,练何兰毕业论文探讨的主题,是城乡经济的差异和发展,乡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始终是这位在外求学的新农人最深的情怀。毕业后,练何兰把自己交给了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先锋的上海,先后在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管理咨询、地产开发等行业供职的她,最终在2022年与怒江农产品“续缘”,在多方牵线搭桥下,于2023年4月成为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合作共建而落地上海的云南怒江农产品直营店(以下简称“直营店”)负责人。练何兰说,揽下“直营店负责人”这个名头,不为别的,就想“为家乡实实在在做点什么”。

开在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的怒江农产品直营店。受访者供图

被怒江这条大江滋养的练何兰,对家乡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无论在哪里,“秘境怒江 户外天堂”永远是她和别人交流时见缝插针“嵌入”的话题。但同时,家乡山多地少、交通不便、产业初级、发展滞后的现状,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这些年来,家乡人对过上“更好的日子”的急切期盼,都让她萌生“力所能及为家乡做点什么”的想法。在外“漂”的时间越长,目睹很多地方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润泽下日新月异,她内心的愿望就越强烈——希望和更多“对怒江有感情的人”一道,助力怒江好物逐步走出怒江、走出云南、走进上海。

练何兰(左)以主播身份参加“沪滇协作·啡尝怒江”两地政企助力怒江精品咖啡产业发展直播专场活动。陆娉婷摄

“我们怒江有好产品,但缺好商品,这应该是制约怒江好物入沪的主要因素。”聊起怒江好物入沪面临的问题,练何兰直言不讳,“好产品不等同于好商品,如何让好产品变成好商品,这是个系统工程。怒江产品在这方面还不够专业,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帮扶的原因之一,而帮扶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更好地闯市场。”

带着农产品在沪“闯关”的这些年,知名度和物流成本是和练何兰一样致力于怒江好物入沪的很多同行在推广时面临的最直接也最现实的问题。“怒江产品知名度低,同时物流成本一直很高,即便在昆明设仓,运到上海还是涉及到时效问题,实际成本、沟通成本都不可避免地增加。”

众所周知,区域公共品牌是一个地方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可为产品赋能,而这,绝非任何一家厂商或企业就能独立完成。如何在物流上达到产地和市场的高效对接,提高“怒江”作为地标品牌的知名度,练何兰认为,可考虑通过公共服务方式实现,这需要相关部门长期规划,并统一组织和投入。

展销会上的草果气泡水。陆娉婷摄

每次参展,如何让怒江好物在全国各地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吸睛”并“占有一席之地”,也是让练何兰“烧脑”的事。“对产品进行精心包装设计,使它们更契合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是一个在有限投入下获得市场关注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意识到这一点后,练何兰挑选了一些最能代表怒江的产品,并尝试和上海的设计师合作,希望“能在视觉上给消费者统一的产品印象,兼顾商业美感和民族元素”。

在营销理念多样化、传统消费渠道不断面临新挑战的今天,对运营力和产品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除在上海设农产品直营店,为市民提供便捷、直观的购买渠道外,借助互联网,通过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助力怒江好物入沪,也是练何兰主动“拥抱”挑战的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而浦东、怒江两地消费协作好政策,为下定决心做怒江好物入沪“摆渡人”的练何兰提供了保障。

今年4月27日,在怒江州驻浦东新区劳务工作站举行的“沪滇协作·啡尝怒江”两地政企助力怒江精品咖啡产业发展直播专场,练何兰与浦东新区主播以“天生好品质”为亮点,结合“寻味怒江”的地理脉络式推介,展示了伽岸、阿克比等怒江本土咖啡品牌,让观众在了解怒江精品咖啡的同时,感受到“秘境怒江 户外天堂”的独特魅力,将怒江农产品更直接、更生动地展示给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进一步提升了怒江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为怒江咖啡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的同时,也构建起“培训+就业+创业”的全链条帮扶体系,助力怒江精品咖啡实现“云端突围”。

练何兰(左)以主播身份参加“沪滇协作·啡尝怒江”两地政企助力怒江精品咖啡产业发展直播专场活动。陆娉婷摄

这场持续3个多小时的直播活动,也让练何兰更进一步拓展了在上海的资源,为建立相对稳定的供销合作关系、助力怒江好物入沪提供了可能。

带着怒江好物闯上海市场的三年多来,练何兰说,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在沪滇协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怒江生产力大幅提升、产品研发投入增加,很多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大幅提高、品质持续稳定,还能提供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的背书,让和她一样在前端做市场推广的人“对自家产品更有信心”,“入沪的怒江好物中,数咖啡、菌菇、火腿、花茶类最多,也最受欢迎,因为每一款都承载着我们怒江的地域文化特色。”

谈及未来规划,练何兰没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以怒江草果为例,渐次延伸到其他农产品。

练何兰介绍,受气候、地域、文化影响,一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家庭在饮食方面使用草果频率低,导致怒江草果在上海的推广“举步维艰”。沪滇协作以来,通过沪滇协作项目建成的怒江草果加工厂具备了精深加工和深入研究条件,使用提取的草果精油、纯露,加工成气泡水、香皂、牙膏、调和油等更贴近生活的产品,让更多上海市民易于了解,乐于接受。

“研究还发现,草果含平糖抑糖有效成分,今后,草果在血糖管理这个大市场肯定大有可为。”练何兰说,她将围绕怒江草果这一主题积极拓展对接渠道,并通过市场反馈不断进行产品迭代升级,在沪滇协作政策帮扶下,孵化出真正被市场认可并接受的商品。

练何兰(右)向市民介绍怒江农产品。陆娉婷摄

每天,练何兰依然带着骨子里的那份坚韧奔波在黄浦江畔,不断扩大“朋友圈”、积攒“金点子”,销售模式、品质价格、配送方式等跟产品有关的内容,是她和对方交流得最多的话题。练何兰希望,通过自己和前端更多人的努力,进一步助力怒江好物入沪,让上海市民足不出“沪”便“看到”怒江,了解怒江,爱上怒江,向往怒江。

编辑:姜蕾

审核:钟玲

终审:许建龙

来源:都市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