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粤曲音乐剧《粉墨芳华》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联合出品,广州粤剧院、红线女艺术中心、春梅工作室共同演出。
8月12日、13日,粤曲音乐剧《粉墨芳华》在广州红线女大剧院精彩首演。
该作品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喜剧,聚焦岭南戏台的人生百态,以粤剧戏班的兴衰浮沉为棱镜,映照出中华儿女崇德尚艺的精神风骨。
苏春梅饰演梅艳红
村姑“逆袭”成一代名旦
粤曲音乐剧《粉墨芳华》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联合出品,广州粤剧院、红线女艺术中心、春梅工作室共同演出。
该剧的题材与主题,源于六年前广州市原市长、粤剧振兴重要推动者黎子流先生和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建华先生共同的提议。
欧凯明(右三)饰演马百乐
《粉墨芳华》以20世纪30年代的粤剧界为叙事背景,聚焦于岭南的一方戏台,生动地讲述了少女“美香”从村姑“逆袭”成一代名旦“梅艳红”的传奇历程。
作品不仅展现了粤剧艺术在时代变迁中遭遇的式微困境,更深刻刻画了艺人群像如何在逆境中锐意革新,于“守正”与“创新”的辩证中赓续艺术命脉。尤为可贵的是,当国难当头、烽火连天之际,剧中人物以铮铮铁骨坚守民族气节,彰显了艺术家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粤曲音乐剧《粉墨芳华》剧照
该剧与近期热映的电影《戏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将镜头深入梨园后台,于嬉笑怒骂间透视人生况味与行业生态,以一方舞台浓缩大千世界。
顶尖创作力量倾力打造
作为继《冼夫人》《妈祖》之后,由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家倾力打造的又一部粤曲音乐剧力作,《粉墨芳华》汇聚了顶尖创作力量。
香港喜剧大师黄百鸣担任监制,喜剧电影“鬼才”麦嘉担任执行监制和编剧,著名电影导演高志森担任总导演,香港舞台剧女王焦媛担任导演,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导演徐孟珂任执行导演。编舞由北京歌舞剧院教员、导演张雨丹负责,词作则由香港词坛巨匠郑国江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博士生刘思琪共同撰写。
粤曲音乐剧《粉墨芳华》剧照
编剧麦嘉阐释该剧为一部融汇“艺术、世道、人心”的“大戏”,台上是唱念做打的精湛技艺,台下是人情冷暖的世态万象。他表示:“这方寸舞台间演绎的一段戏班传奇,实则浓缩了半部人生智慧。妙趣横生的授业场景,层层递进地揭示了戏台内外的处世哲学——从梨园江湖的生存法则,到德艺双馨的修为境界;从默默无闻的龙套生涯,到家喻户晓的宗师之路——那些课堂难以传授、父母不易言明的人情练达之道,皆在水袖翻飞与锣鼓铿锵之中娓娓道来。”
黎骏声(右七)饰演伍哥
总导演高志森强调,《粉墨芳华》巧妙融合粤剧、粤曲、音乐剧及电影等多种艺术元素。尤其在戏剧节奏把控与舞台视觉呈现上,他创新运用电影蒙太奇等手法,使整场演出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赋予传统舞台艺术崭新的视听感染力。
港式喜剧风带来新体验
该剧的演出阵容星光熠熠,由红派艺术传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苏春梅,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欧凯明,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黎骏声及一级演员莫燕云领衔主演。
莫燕云(右二)饰演花旦玲
苏春梅同时还是本剧监制,她说:“这部作品,正是我们全体主创对黎子流、陈建华两位前辈殷切期望的倾情回应——让古老的粤剧艺术在‘守正’的根基上锐意‘创新’,真正焕发出时代新生。”
欧凯明与黎骏声均表示,剧中既有《戏台》般对行业生态的幽默洞察,又饱含粤剧人特有的坚韧与情怀,相信会引发行业内外观众的共同共鸣。此外,他们从业多年来首次接触此类港式喜剧风格的舞台剧作品,将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体验。
粤曲音乐剧《粉墨芳华》剧照
李伟骢、陈健超、陆敏渭等众多实力演员倾情加盟,共同在舞台上鲜活再现了戏班江湖的芸芸众生相。
对于该剧首演,观众“火天骑士”点赞道:“粤曲音乐剧《粉墨芳华》首演,高唱爱国、敬业、友善、励志主旋律,但意外的轻松、幽默,那大玩广东方言梗的唱词和对白,引得众人笑声连连,掌声连连。”
【剧情简介】
时代沉浮,见证戏班儿女的德艺传奇。
20世纪30年代,粤剧式微,西洋影画抢尽风头。名伶马百乐力推粤剧改革,却遭当红花旦花旦玲的激烈反对。争执之际,烂赌徒船头尺为逃债将满口乡音的女儿美香托付给戏班。花旦玲讥讽美香是“开口死”,美香反嘲其“七折老倌”。马百乐与花旦玲立下赌约——若将美香培养成“花旦王”,花旦玲即刻退行。
美香改艺名“梅艳红”,在严师与同仁的严苛训练下脱胎换骨。正当二人擂台在即,花旦玲却被梧州恶霸黄二少掳走逼婚。梅艳红不计前嫌,率领戏班乔装“女匪单眼英”,智闯虎穴,用生命救回对手。
经此生死一役,两位花旦冰释前嫌,携手成立“抗战剧团”,下乡义演、唤众救国。抗战胜利后,新中国成立,她们在抗美援朝义演舞台再聚首,以一曲《中国一定强》唱尽艺人气节与家国担当,也完成了从“争名”到“争千秋”的蜕变。
文|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文瑶图|陈庆忠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