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马拉松”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3 14:36 1

摘要:放下发布会式的常规流程,没有传统发布会那种一股脑的PPT轰炸,而是把舞台交给内容本身,用一场长达11小时的直播,把几十个新作与重磅IP逐一拆解。平台领导、工作室负责人亲自上阵,与制片人、导演、编剧、美术等幕后主创面对面,让观众第一时间听到创作者的原声“述职”。

泛娱乐顶尖自媒体 只讲干货和硬逻辑

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福 编辑|朴芳

今年的腾讯视频动漫大赏,变得像一场耐力赛。

放下发布会式的常规流程,没有传统发布会那种一股脑的PPT轰炸,而是把舞台交给内容本身,用一场长达11小时的直播,把几十个新作与重磅IP逐一拆解。平台领导、工作室负责人亲自上阵,与制片人、导演、编剧、美术等幕后主创面对面,让观众第一时间听到创作者的原声“述职”。

形式变了,观感自然也不同。腾讯视频动漫的“宏图大志”似乎不再通过口号直给,而是把野心藏在一个个具体、可落地的项目里。从发布会节奏到内容战略,这种长线思维背后,其实折射着国漫的生命线正被一步步拉长。

起跑爆发,配速求稳

在长跑里,起步的爆发力固然重要,配速与耐力亦不可或缺。而今年发布的片单,几乎就是腾讯视频动漫跑步姿态的写照。

过去几年,我们发现腾讯视频动漫的片单规模在逐渐“瘦身”,这并非简单的内容减少,而是更加注重精准度。

今年的片单也延续了这一策略。

两天时间里公布的项目近百个,亮点集中、分布合理,尤其是新作部分——玄幻、科幻、国风、民俗、悬疑、治愈等多条赛道齐头并进,几乎覆盖了国漫主流与细分受众的各种口味。

在玄幻、科幻这一国漫优势领域,今年出现了《圣墟》《青山》《火旺》《凡应》《桃与末世之书》《深海余烬》《光临地球》等一批风格迥异的新作。有的改编自高人气小说,有的来自原创剧本团队,每一部都对应着不同的受众圈层。

最近两年备受关注的国风赛道也迎来了重磅选手,《清明上河图密码》《雪中悍刀行》这两部作品在率先影视化后,将迎来动画化的挑战。而像《纸嫁衣》《请叫我诡差大人》《谷围南亭》则将民俗、悬疑、冒险巧妙融合,形成更细分化的差异竞争。治愈系题材也没被忽视,《谷雨街后巷》《狼狼少女蓝》这类作品,旨在补齐国漫情感向内容的短板。

制作方式上的多元化,也像长跑选手的“不同跑姿”。曾经,3D动画几乎占据了国漫的绝对主流,但从去年起腾讯视频动漫片单中的2D作品明显增多,甚至被单独划分成一个板块。今年虽然没有单独分区,但3D、2D、三渲二等制作方式都出现在片单中,最时髦的AI技术也开始被纳入制作流程。

如果说新作的关键是“奇”,那续作的核心就是“稳”——这是长跑中维持节奏的关键。成熟IP带来的稳定核心用户,为长周期运营提供了条件。

在第一天的第二场片单发布中,16部作品中有10部是系列续作。既有像《斗破苍穹》这样稳定输出的年番,也有《一人之下》这样将第六季升级为半年番的项目。第二天的发布会则更多聚焦在IP长线计划上,不仅有新季和衍生剧,还有计划将头部IP搬上大银幕的院线剧场版规划。

这种节奏控制,让制作和排播更可控,也为观众提供稳定的期待感。平台不再一次性押注爆款,而是像储备能量一样持续供给,让IP像油田一样长期产出。

最终,这场动漫大赏的第一圈冲刺成绩无疑是亮眼的。

在新作消息发布后,《十日终焉》相关话题直接飙上微博热搜总榜TOP2和ACG榜TOP1,《剑来》《眷思量》等流量担当也轻松登上热搜前十。更有《诛仙》《画江湖之不良人》《纸嫁衣》《斩神》等一批作品在ACG榜榜首轮流登顶,多个话题同时占据前四。

隔壁抖音热点榜上,亦出现了《谷围南亭》《凡应》《圣墟》《纸嫁衣》《诡秘之主》等多个IP,最高同时有4个相关话题在榜。

冲出起点,也要跑完全程

短跑拼的是爆发力,马拉松拼的是耐力。对于腾讯视频动漫这样深耕十年的“老选手”而言,如何让新IP跑得起来、老IP跑得下去,成了要同时解答的命题。

续作数量的增加,反映了成功IP的市场号召力,但也意味着更多作品正跑到生命线的中后段,需要重新补给、调整节奏。

在前不久,腾讯视频动漫与上海电视节围绕“动画IP的生命周期延展”话题举办了一场主题论坛。腾讯在线视频动画内容制作部副总经理崔超当时分享了一个关键数据:截至6月,腾讯视频追番破千万人数的作品已增长到了13部。这说明腾讯视频动漫核心IP的用户基数足够大,有能力支撑多年的持续运营。

但“活得久”并不是简单的季更或年更,而是要面对故事延展性、媒介多样化、商业模式优化等一系列挑战。

在今年的片单中,我们看到了腾讯视频动漫给出的解法:

第一,让年番成为“配速器”。

稳定的年番,就像长跑中的匀速阶段,能培养观众的固定追番习惯,维持作品热度,让IP不掉队。

在今年的片单中,续作仍占据最主要位置,同时不乏许多年番新作。这部分是平台的“基本盘”,也是IP常青的根基。

第二,将长线规划变成“补给站”。

在动漫大赏第二天,腾讯在线视频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马延琨开玩笑说要给观众“画个大饼”,而随后的发布内容的确足够“实在”——首次公开了《诡秘之主》《斩神》《剑来》《仙逆》《斗罗大陆》5个重点IP的长线计划。最短的《仙逆》规划6年,最长的《斗罗大陆》跨度甚至达到17年。

计划中不仅囊括番剧,还包括剧场版、游戏、舞台剧、音乐会等跨媒介形态。此外,《剑来》《斗罗大陆》《仙逆》《斩神》四个头部项目更将作为首批试水作品征战院线。

不难发现,这一打法与海外动漫成熟IP运营的模式高度接近,通过跨媒介、跨场景的手段,把IP从单点爆发转为稳定产出。

当IP脱离单一媒介走进院线、游戏、线下活动,接触场景变得立体,价值链也被延长。对于创作者来说,这种模式意味着更充裕的制作周期和更多元的表现空间;对于观众而言,这同样有助于他们与IP的连接更丰富、更持久。

这种“长跑式”的生命周期管理,亦是IP常青的必经之路。

长线时代,国漫解题

经过十年沉淀,腾讯视频动漫已经在国内确立了第一动漫平台的地位,内容储备、制作能力、用户规模形成了护城河。但在马拉松赛场上,领先只是阶段性的,真正的胜负取决于能否保持长线战略。

在我们看来,长线思维至少包含两层含义。

首先是方法论的长线。不再一次性押注某个爆款,而是体系化地孵化内容,像油田一般形成稳定产出。

其次是生命周期的长线。通过跨媒介打法,不断为IP注入新鲜感与商业价值,让它始终处于被消费、被讨论的状态。

今年的片单就对应着四个抓手——内容升级、技术革新、年番化运营、跨媒介衍生。

题材更广、风格更多元的新作;2D、3D、AI联打的制作手段;通过稳定产量与排期培养观众的长期追番习惯;打通院线、游戏、线下活动等多种渠道,让 IP 在不同生态中获得新流量和变现方式……这样的长线组合战略并不仅是平台的选择,更是中国动漫从“试水期”走向成熟市场的必修课。

日本、美国等成熟动漫市场早已验证,只有具备长线思维的内容才能沉淀品牌价值,推动整个产业升级。

长线意味着耐心与体系化经营,也意味着平台必须具备足够的资源储备和团队能力。而腾讯视频动漫的这场“更长”的动漫大赏,或许正是向外界释放一个新的信号:国漫正在从短跑进入马拉松。

现在,发令枪已经响起。

来源:毛利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