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潜伏》里,余则成本来只是军统里面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外勤,连戴笠都没有见过,但却被吴敬中点名要去了天津站。
《潜伏》里,余则成本来只是军统里面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外勤,连戴笠都没有见过,但却被吴敬中点名要去了天津站。
吴敬中之所以点名跟戴笠要余则成,除了因为余则成是自己的学生以外,还因为余则成在刺杀李海丰这件事情出了风头,受到了戴笠的赏识。
毫不夸张地说,刺杀李海丰这件事情,是余则成人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是余则成后面的所有发展的基础。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让余则成人生发展产生重大转折的李海丰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突然叛逃投靠日伪?
关于李海丰叛逃时候的背景,剧里有好几处细节。
第一处细节,是戴笠在听到李海丰叛逃时候的反应。
当时李海丰听到下属汇报说李海丰叛逃投靠日伪后,戴笠是这么评价李海丰的出逃:
“蠢猪,日本人就要完蛋了,现在叛逃,死得比何行健、陈明楚还要难看。”
戴笠的话已经算是相当直白了,直接点明了说日本就要完蛋了,李海丰现在选择叛逃,下场会比何行健、陈明楚还要难看。
戴笠口中的陈行健、陈明褚,曾经是戴笠最引以为傲的“忠义救国军”的高级将领。
而何行健和陈明楚所在的“忠义救国军”,是戴笠的军统局直接掌握的唯一一支大规模武装力量,一直都备受重视。
但1939年2月份,陈行健作为忠义救国军副总指挥兼第一纵队司令率队投降了日军。少将军衔的陈行健是全面抗战爆发以来,第一个投敌的国min党高级将领。
陈行健的事情发生之后,大大影响了忠义救国军的士气,甚至不少人都步了陈行健的后尘。
陈行健等人的叛变,让当时身为全国锄奸行动的总负责人戴笠十分恼火,当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扑杀,以儆效尤。”
戴笠在听到李海丰叛逃之后,之所以拿何行健、陈明楚来说事,实在是因为李海丰选择在这个时候叛逃太蠢了。
最关键的是,李海丰自己蠢就算了,还连累了戴笠丢了面子。
要知道,李海丰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军统特工,他在军统电讯处是大名鼎鼎的密码宝典,算是戴笠非常器重的人才。
自己一直很器重的人才,却在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叛变投了敌人,戴笠也难怪会那么生气。
第二处细节,是余则成和左蓝求婚时说的话。
余则成带着吃的去看左蓝,顺便和左蓝提了结婚的事情,左蓝也答应了结婚,就让余则成选一个结婚的日子。
余则成说准备把结婚的日子定在抗战胜利的日子后,然后又说估计年内就能解决这件事情,说不定双十节之前就能打败日本人。
根据余则成和左蓝的穿着,可以判断当时差不多应该是夏季,而且应该差不多是夏末,因为余则成还送给了左蓝一条围巾。
余则成是很想和左蓝结婚的,他不会拿结婚的事情开玩笑,所以余则成主动提出结婚的日子,必然是十拿九稳的。
结合戴笠的反应,以及余则成对左蓝说的话,基本可以确定李海丰叛逃时候的背景,是在抗战即将要胜利的时候。
既然连余则成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军统外勤人员,都能看清形势,知道即将要胜利了,李海丰无论是从职位还是见识,都远要比余则成厉害的多,他不可能看不清楚眼前形势。
李海丰在明知道即将要胜利的前提下,还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去叛逃,和李海丰在军统的地位有关系。
02 再来说说李海丰在军统的地位关于李海丰的介绍,剧里没有详细说,只有吕宗方简单跟余则成介绍了一下。
吕宗方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总部电讯处,有两个王牌人物,一个叫姜毅英,军统唯一的女将军,最早破译日军偷袭珍珠港密电的就是她;还有一个就是李海丰,被称为军统的密码宝典。”
从吕宗方的介绍来看,李海丰在军统不是一个小人物,也算是一个赫赫有名的王牌人物,被称为是军统的密码宝典。
但从吕宗方的介绍也不难看出来,李海丰虽然能力很强,但在军统的地位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细节就是,吕宗方介绍姜毅英,说的是军统唯一的女将军,是最早破译了日军偷袭珍珠港密电的人。
但到了李海丰这里的时候,吕总方只说了一句,说李海丰被称为军统的密码宝典。
但凡李海丰也曾经立下过像姜毅英这么大的功劳,军统里面的人肯定都是知道的,吕宗方在跟余则成介绍李海丰的时候,肯定是会提出来的。
这个对比可以看出来,李海丰虽然被称为军统的密码宝典,但要说立下的功劳肯定是远不如姜毅英的,至少是没有像姜毅英那么大的功劳。
李海丰本身能力也不差的,这样处处被人压一头,而且压着自己的人还是一个女人,心里肯定是没有那么舒服的。
李海丰本身内心就有了想法,再加上有人在身边鼓动,内心产生另谋出路的想法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李海丰在军统的地位虽然不如姜毅英,但这并不代表他在军统就毫无价值。
以李海丰在电讯处的职位,他手里必然掌握了不少军统的秘密,而这些秘密,就是他叛逃的资本。
细节就是,戴笠在得知李海丰叛逃后,还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这个李海丰啊,要坏事。”
对于李海丰来说,一旦产生了这种想法,那他肯定会要打铁趁热去找新出路的。
毕竟,马上就要胜利了,一旦胜利了之后,李海丰身上的价值就没有那么大了,到时候再去另谋出路就晚了。
结合李海丰叛逃时的背景,加上李海丰在军统的地位,基本可以推测出来李海丰为什么要叛逃。
李海丰之所以要在即将胜利的时候,冒着风险叛敌,主要是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为自己谋一个出路。
李海丰是总部电讯处的,而且被称为军统的密码宝典,平时肯定能通过电讯知道很多内部消息的。
关于李海丰叛逃,剧里有一个细节很巧妙。
李海丰叛逃的时候,余则成则正按照吕宗方的安排,在监听进步人士林怀复。
在余则成的监听里面,林怀复说了很多关于两方合作的消息,还说自己在上层有人,这些消息都是真实的。
这说明上层搞分裂的行为,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
李海丰作为军统总部电讯处的老人,肯定也是知道这一点的。
除了这个细节,还有另外一个细节,戴笠的下属跟戴笠说,李海丰是鸡鹅巷时期的老军统。
这说明李海丰在军统的时间很长,算是一个老军统了,对军统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应该还是了解的。
正是因为李海丰足够了解军统,所以他才知道继续在军统不会有发展,才会想要在自己还有交换价值的时候给自己谋一个出路。
第二个目的,为家人换取更好的生活。
按照李海丰的能力,他肯定知道自己的出路不是只有叛逃。
但李海丰在军统待了这么长时间,算是亲眼见证了上层人物利用手中的特权为自己和家人谋福利,捞得盆满钵满。
李海丰本身不是一个信仰坚定的人,否则他也不会叛逃了,他更多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
既然李海丰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那他肯定是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价值为自己和家人换取更好的生活。
细节就是,李海丰刚去了南京,就住上了大别墅,出行都有专门的司机和保镖。
这个待遇,以李海丰在军统的级别,在重庆肯定是享受不到的。
第三个目的,想要借助这个机会立功。
李海丰叛逃来了南京,肯定是带着投名状的,但投名状交上去了,并不能保李海丰在南京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李海丰要想在南京立足,想要彻底站稳脚跟,肯定还是要做出一些成绩的。
李海丰当然知道自己的叛逃会激怒戴笠,戴笠一定会派人来南京的,李海丰不怕有人来,他怕的是没有人来。
只要军统有人来,李海丰就可以趁机设局抓住戴笠派来的人。而只要李海丰的计划成功了,那这就是李海丰的功劳。
所以,马奎杀了吕宗方之后,李海丰才会那么生气,说马奎坏了他的计划,自己只差一点点就可以把吕宗方和马奎一网打尽了。
来源:犀利姐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