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常州市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针对涉企行政检查,全面梳理公布全市272个检查实施主体,清理不合规的第三方和非执法人员;公布检查事项清单,建成全市“涉企行政检查公示专栏”,做到涉企检查要素全公开;出台《常州市涉企行政检查办法》,明
近日,常州市钟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通过“扫码入企”对联检科技开展检查,实地查验绿色低碳建材实验室的工作情况,整个入企检查仅用约半小时。
“这个码挺管用的。”企业相关负责人江燕感慨地说,“扫码以后,入企检查信息一目了然,检查过程更加规范,各类检查少了,企业才能更加安心搞生产经营。”
近年来,常州市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针对涉企行政检查,全面梳理公布全市272个检查实施主体,清理不合规的第三方和非执法人员;公布检查事项清单,建成全市“涉企行政检查公示专栏”,做到涉企检查要素全公开;出台《常州市涉企行政检查办法》,明确检查范围,严控检查频次,首批将17个领域340余项检查事项合并成39项,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今年7月,常州市司法局联合市数据局,升级原“政企通”涉企检查备案系统,开始实行“扫码入企”。
作为“扫码入企”服务的首批使用者,包括联检科技在内的很多企业都表示,过去为了迎接检查,需要提前准备大量纸质材料,包括资质、生产记录等,且需向不同行政机关重复提交相同材料,还需要安排专人全程陪同、随时讲解补充材料等。现在通过“扫码入企”,实现了“一企一码”和检查预先告知、结果线上反馈。系统会提前推送执法检查计划和依据,企业就能提前做好针对性准备,而非被动等待,同一领域的多项检查能通过系统统筹协调,避免了短期内多次迎检的困扰,真正实现了对企业“无事不扰”。
企业还可通过“扫码入企”,对政府部门入企检查行为开展监督评价。如联检科技就针对一次检查中的流程细节提出了优化建议,监管部门不仅迅速回复,还采纳了企业的合理建议并告知了改进方案,整个过程高效透明。“这种有计划、有重点、有反馈的监管模式,让检查次数更合理、接待负担明显减轻,提升了企业的安全感和获得感。”江燕为“扫码入企”点赞。
常州市司法局副局长薛和明介绍,“扫码入企”主要提供三项功能:一是实现政府部门涉企检查“事前备案、扫码入企、全程监督”,以“码”上备案替代“纸”上迎检;二是企业用户可以实时查询检查时间、内容、形式等相关信息,在线反馈入企执法行为是否合规、公正;三是实现检查数据的全量归集,为综合评价、精准监管、优化政策提供支撑,如当某企业在短时间内被多次检查时,司法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依法依规制发“监督建议书”,对执法机关进行提醒,减少重复检查。
下一步,市司法局将创新工作举措,推动“扫码入企”覆盖所有企业,推广简单事项“一表通查”和“无感式”行政检查;通过“扫码入企”和“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对各部门涉企检查数据进行动态监测;积极回应企业关切,提升市场主体对涉企行政检查的满意度,全力打造公平、透明、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常司萱)
本文来自【新华法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