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7日正值立秋,傍晚时分,夕阳尚烈。金乡县司马镇东鱼河畔,绿树成荫,微风拂过,丝丝清凉驱散几分燥热。夜色渐浓,东鱼河北岸的生态大道上,人声渐渐盖过蝉鸣,依次亮起的灯火,提醒着两岸村民,东鱼河夜市开市了。
8月7日正值立秋,傍晚时分,夕阳尚烈。金乡县司马镇东鱼河畔,绿树成荫,微风拂过,丝丝清凉驱散几分燥热。夜色渐浓,东鱼河北岸的生态大道上,人声渐渐盖过蝉鸣,依次亮起的灯火,提醒着两岸村民,东鱼河夜市开市了。
傍晚的东鱼河夜市。
“我们除了有烧烤,还做本地野菜、东鱼河杂鱼、酱烧猪蹄等地方特色菜,价格实惠,非常受欢迎。最近真是忙不过来,每天至少十几桌客人,家里人都过来帮忙了。”东鱼河夜市摊主杨忠印说。现在,东鱼河夜市的名声越来越响,各类摊位也越来越多,从特色小吃到地方名产,从宠物玩具到儿童游乐,从民间歌舞到网络直播……每天傍晚5点半到夜里11点,东鱼河畔张周胡广场附近,人头攒动,灯火通明。
东鱼河夜市的名气很大,不仅东鱼河两岸的村民每晚都来逛一逛,就连十几公里外的县城居民也常开车过来体验一把河畔夜色。“中午让孩子饱饱睡了一觉,就为了晚上带他们来东鱼河夜市玩玩。我们在这吃完烧烤后,又领着孩子玩了蹦床和碰碰车,临走时孩子还抓了几条小金鱼。”金乡县市民李晓婷说。东鱼河畔清爽舒适,烟火气浓,吸引了许多人带着家人朋友前来游玩。
东鱼河夜市上跳舞的村民。
除了驾车来玩的“游客”,这里更多的还是周边村民。司马镇村民李秋萍就是其中最积极的,因为有唱歌特长,每天晚饭后她都会来河畔小广场高歌一曲,既能舒心解愁,也能为大伙助兴。“我们来这里唱歌纯是爱好,唱得好就有人给鼓掌,别人一喊,我们唱得更起劲。”李秋萍说。来跳舞的村民也有不少,就连周边的乡村网红博主也喜欢来这里长流量。
“东鱼河夜市是农村地区自发形成的乡村夜市,从2021年夏天开始,这里就慢慢成了人们交流玩乐的聚集地,如今已成为吸引周边十几公里城乡居民的夜间经济活动区。”司马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谢潇楠说。东鱼河夜市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东鱼河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乡村产业的发展。
2020年,司马镇通过整合东鱼河(司马段)河滩、河堤、内坡,以及沿岸东蔡、前李、李官庄等行政村资源,打造了占地24平方公里的“十里桃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了花红柳绿的沿河生态廊道,形成了集农事体验、生态采摘、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带。“以前河堤光秃秃一片,风一吹弄一身土。现在好了,春天满河堤桃花,随手一拍就是美照,村民都愿意出来逛逛,来玩的外地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司马镇仇李村党支部书记李福文说。
东鱼河夜市。
随着“天蓝水清、河畅岸绿、空气清新、绿树环绕”的美景在东鱼河沿线逐步显现,司马镇还围绕东鱼河生态优势,盘活了沿岸2000余亩河堤、河滩,发展了中草药、果树花卉等特色种植项目,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虽说是自发形成的夜市经济,但食品和交通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决不能松懈,我们通过设置公益环卫岗、宣传安全知识等方式,引导东鱼河夜经济走向安全、绿色、多元的轨道,拉动乡村消费和产业发展。”司马镇党委副书记周龙说。
近年来,为活跃市场环境、挖掘消费潜力,金乡县把发展夜经济作为促消费、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了印象广场、金龙湾、凯盛市场、东鱼河河畔等夜间经济活动区,丰富了“夜经济”消费场景。同时,依托夜市开展各类惠民消费活动,满足城乡居民夜间餐饮、购物、娱乐需求。
河畔清风拂面,乡村烟火暖心,一河烟火点亮了司马镇乡村“夜经济”。
来源:金乡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