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小村里走出苹果产业振兴之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3 11:14 1

摘要:作为黄土高原上的“苹果之乡”,庆阳承载着“陇东粮仓”的农耕记忆,藏着小苹果串起大产业的振兴智慧。庆城县白马铺镇王畔村,小村里成了果农发展苹果产业的技术靠山。

作为黄土高原上的“苹果之乡”,庆阳承载着“陇东粮仓”的农耕记忆,藏着小苹果串起大产业的振兴智慧。庆城县白马铺镇王畔村,小村里成了果农发展苹果产业的技术靠山。

走进白马铺镇王畔村,眼前是产业抱团发展的生动场景。这里由镇党委牵头、村两委组织协同,招引企业建成全市最大苗木繁育基地,专门种植瑞雪等新品种果苗。“我们不只是种苹果,更要做农户的技术靠山。”基地负责人介绍。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嫁接出口感好,糖分高的“瑞雪,瑞阳”等特色品种;设立田间技术课堂,手把手教农户疏花疏果、套袋防害,去年仅技术推广就帮周边果农亩均增收近2000元。“从靠天收到科技种,靠的是把育好种、教好技、卖好果拧成一股绳。”

站在山坡上远眺,沟壑间的果园连成片,果香里藏着百年故事,庆阳种苹果始于上世纪50年代,黄土高原昼夜温差大、光照足,土壤富含钙钾元素,种出的苹果“糖心足、果香浓”,2019年“庆阳苹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如今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已从“小苹果”成长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果”。技术员指着园里的老果树桩说:“早年农户零散种,收了果靠路边摊卖;现在不一样了、有分拣车间,机器能按大小、糖度分级,装盒时还印上‘黄土情’文创标签,一颗苹果能多卖3块钱。”

金诚果蔬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现代化包装等设备,直观展现出科技赋能农业的力量。据介绍,公司与农户合作,推动苹果产销突破线下局限。

如今,王畔村苹果种植面积已达4170亩,产量6700吨,产值2010.4万元,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庆阳苹果产业已辐射超3600户农户,实实在在助力农民增收,这背后正是村干部引领、产业抱团、科技赋能的发展力量在支撑。“以前怕‘好果卖不上好价’,现在有了分级和溯源码,上海、广州的超市都抢着要。”果农王大叔拿着手机展示订单,“去年通过电商卖了3万斤,比批发多赚了快2万!”从土窖储存到气调保鲜库,从走街串巷到直播带货,庆阳苹果正带着黄土的厚重,走出时髦的“新模样”。

记者:杨旭宏 通讯员:董静静

|编 辑:刘亚妮

|责 编:刘兴存

|监 制:常毅博 姚宏伟

|总监制:王来林

来源:爱庆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