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勉励大家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一年来,十堰人民人人争当“守井人”,踊跃投身守
编者按:2024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勉励大家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一年来,十堰人民人人争当“守井人”,踊跃投身守水护水节水事业,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关心和厚爱。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一周年之际,文明十堰微信推出专栏“我是守井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库区儿女牢记殷殷嘱托、肩负神圣使命,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实际行动。
有人叫我“小水滴代言人”,我深知这个称呼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从社区的小院场到国新办发布厅,讲台在变,但我守护这一库碧水的初心从未改变。
我叫袁慧,是丹江口市新港经济开发管理处的一名普通社区干部。两年前,在社区院场会上发言,我紧张得声音直打颤;今年4月,我却站在了国务院新闻发布厅的聚光灯下流畅发言。这段不平凡的路,是从河岸边一次次碰壁开始的。
展开剩余57%2023年初,我劝离在河边洗衣的居民时,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洗几件衣服能碍什么事?”心里委屈,但也催生了我的决心:得开个院场会,让大家明白护水的重要性!可谁来当这个主讲人呢?这担子,最终落在了我的肩上。
首次主持院场会,两腿紧张得直哆嗦,声音小得像蚊子。多亏同事悄悄递来水杯,并轻声提醒:“就当是跟街坊邻居拉家常!”这句话点醒了我。我索性抛开讲稿,把保护水源的道理,揉进家长里短的聊天里。没想到,原本低头闲谈的居民渐渐抬起了头,会场气氛也热络起来。
2023年7月,真正的考验来了。我接到通知,将代表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者发言。当时我脑子“嗡”一下就懵了——我才到社区工作半年啊!幸好,同事们成了我的“导师团”,一句一句帮我打磨讲稿。活动当天,发言完毕,我下台后才发现,后背的衣裳都湿透了。
此后,我手握话筒的机会多了起来。从省文旅厅的研学直播课,到广西的培训课堂,再到天津的思政课讲台,每一次讲述,都让我更坚定。记得在天津市,一名观众握着我的手说:“我们喝的水,就来自你们那儿!”那一刻,自豪感像清泉一样,在我心里奔涌。
今年4月,在国新办那个明亮的发布厅里,我的身边站着的是监测工程师、核安全卫士。作为台上唯一的基层志愿者,我讲述了320万十堰人民共同写就的护水史诗。当我说出“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十年累计向北方输水超过700亿立方米,惠及1.14亿人”时,台下掌声雷动。我知道,这是对库区“守井人”最隆重的礼赞!
有人叫我“小水滴代言人”,我深知这个称呼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从社区的小院场到国新办发布厅,讲台在变,但我守护这一库碧水的初心从未改变。(袁慧口述 闵波整理)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