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器人齿轮转动的“咔嗒”声、形体课上“一二一”的口令声、国学课堂里稚嫩的诵读声……最近一段时间,周口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院子里,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就十分热闹。这是周口市“暑托筑梦护童年,公益启智伴成长”暑期公益托管班的日常景象,也是我省教育系统暑期贯彻“安全+多
每年过暑假
学生欢呼雀跃
家长却愁眉不展
怎么让孩子度过一个
平安快乐的暑假
已经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情
而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今年暑期当中
我省各地群策群力
以“安全+多彩”为主要内容
让孩子们
假期有色彩、成长有收获
安全+多彩,护航学生暑期快乐成长
机器人齿轮转动的“咔嗒”声、形体课上“一二一”的口令声、国学课堂里稚嫩的诵读声……最近一段时间,周口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院子里,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就十分热闹。这是周口市“暑托筑梦护童年,公益启智伴成长”暑期公益托管班的日常景象,也是我省教育系统暑期贯彻“安全+多彩”理念的缩影。
防溺水多方发力、家校警联动织密安全网、暑期托管破解“看护难题”、别样“课堂”铸就暑期精彩……这个暑期,我省将安全作为底线,通过省级统筹、各地协同、各校发力、多部门联动,将青少年暑期安全与全面发展置于突出位置,通过筑牢安全防线与丰富活动载体双轨并行,保障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有保障、假期有色彩、成长有收获”的难忘假期。
省级引领、政策落地,让暑期工作有方向、有基调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暑期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新媒体,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及时发布安全提示,严防各类安全事件发生;面向中小学生精心组织各类托管服务;科学规范作业布置,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
8月1日,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时指出,要把安全理念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做好暑期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范电信诈骗和留校学生服务等工作,守护全省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
不仅如此,早在暑假开始之前,省教育厅便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幼儿园暑假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做好假期安全稳定工作,保障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需求。
“我们通过突出抓好假期安全工作、从严规范好学校办学行为、科学安排好学生假期生活、发挥好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开展好暑期托管服务、持续做好违规培训治理、扎实做好秋季学期准备工作、严格落实好值班值守制度等8项要求,将安全置于首位,保障师生在暑假期间享受生活的精彩与乐趣。”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告诉教育时报记者。
7月18日至25日,在省教育厅的全面安排下,全省共有近400名高中生参加第三届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科夏令营,分7个学科、8个组奔赴全国各地,在行走和实践探索中提升学科素养,这成为他们多彩暑期生活的难忘篇章。
近日,2025年豫哈青少年夏令营开营仪式在郑州举行。8月底前,1300名各族青少年将分别在豫疆两地结对开展实践交流活动,在行走壮美河山中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和蓬勃活力。
这些省级统筹开展的活动只是我省中小学生多彩暑期生活的一个缩影。在各地,这样的活动精彩纷呈。在洛阳,学生化身“文博小使者”讲解古都历史知识;在新乡,青年志愿者用画作装点街头巷尾,让旧墙换新颜;在濮阳,公益晨读成为小朋友们早起的“新动力”;在南阳,红色教育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一幅安全、成长、多样、精彩的暑期快乐图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硬措施+软宣传,多方联动筑牢暑期安全防护网
平安过暑假,安全不“放假”。为保障暑假期间学生的生命健康,我省各地群策群力,全面开展暑期安全防护工作。
把工作放在前,将安全隐患消除。安阳市殷都区关工委联合多部门,在暑假开始前,组织“五老”走进校园,开展“暑期安全第一课”活动。他们围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网络安全等重点内容,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向青少年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意识。
“暑期安全不可疏忽,越早开始教育工作,效果才能越突出。我们已开办‘暑期安全小课堂’50余期,并通过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播放安全教育影片、开展模拟演练等活动,让安全真正深入青少年内心。”殷都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教育时报记者。
暑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针对这一情况,鹤壁市淇滨区相关部门协同发力,通过放假前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防溺亡安全教育,放假中每日推送警示信息、每周召开线上家长会等工作,持续提醒家长落实监管责任。同时,淇滨区教体局还联合该区园林绿化中心、城市管理局及街道办等,成立防溺水联合巡逻队,开展重点水域不间断巡查,已累计劝阻未成年人涉水危险行为152起。
“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容易被忽视,他们的安全感和自我保护意识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为此,我们深入开展盛夏关爱帮扶行动,现已累计排查走访1500余次,累计为300余名留守儿童讲解水域安全常识、演练遇险自救技巧,成效显著。”临颍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了解,为保障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安全健康,临颍县对全县孤儿、留守儿童、低保及特殊困难儿童完成“一人一档”建档立卡,精心打造防溺水安全课堂,让孩子们在嬉戏与互动中牢牢掌握自护要领。同时还针对走访中发现的典型个案,迅速启动精准帮扶行动,确保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儿童都能得到应有的支持。
提前规划、整体部署、积极落实、多方联动、针对开展……各地正以全面的资源整合、多样的教育活动、严苛的管理制度、全面的隐患排查、深入的宣传指导,筑牢暑期安全工作的稳固防线。
“神兽”归家家长愁,多彩活动让学生暑期生活不“躺平”
早晨7点,一辆“暑期托管定制公交”准时停靠在漯河市人民会堂站牌旁。跟车老师手持名单,逐一核对,将几位在此站点上车的小学生安全接上车。这个暑假,像这样的专属线路,漯河市共开通4条,覆盖市区40多个站点,它们的终点,正是漯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孩子放假,家长发愁。在漯河,一场名为“多彩暑期,实践赋能”的公益托管服务正悄然化解这个困扰家长的难题。漯河市教育局经过前期调研,在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利用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优势资源,定制公交、定制课程、定制服务,开展体能拓展类、生活技能类、传统手工艺类、安全教育类、科技探索类等多样课程,通过“实践赋能”,助力孩子成长。
在安阳市北关区,“小太阳成长营”和“暑假爱心托管班”总是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暑假爱心托管班”7年的坚守,已成为家长最信赖的暑期标配。“小太阳成长营”用贴心的服务破解了家长的“看护难”。两种托管班虽形式不同、侧重有别,但都指向同一个目标——破解暑期家庭看护难题,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除了各地的丰富活动,各学校也精心组织,让学生在夏日的暖阳中收获成长。
开封市第十四中学的部分学生远赴北京参与诺奖计划联合培养人工智能体验营,融合顶尖学术资源与前沿科技实践,开启科学探索与成长之旅。河南大学附属中学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油葵种植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体会艰辛,培养吃苦耐劳品质,掌握植物识别知识。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开展“爱家乡做主人”暑期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小脚丫踏出大成长。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的学生奔赴南京展开以“千年云锦”为核心的深度文化研学,亲手触摸江南“非遗”的经纬脉络。许昌市古槐街小学启动“强国强军梦·少年当自强”主题活动,礼赞人民军队铁血荣光,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濮阳市昆吾小学的学生走进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中心,开启沉浸式法治教育实践之旅,增强孩子们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虞城县第一实验小学开展送教帮扶志愿服务,聚焦留守儿童成长,助力多彩假期……
从科技场馆到田间地头,从博物馆到中草药园,孩子们在探索中启迪未来、在耕耘中收获成长、在传承中触摸根脉、在启蒙中铸就信念、在奉献中传递温度,以创新探索回应时代,用文化自信注解青春,留下了自己成长道路上难忘的夏日记忆。
自全省到各地,再到各学校、社会各界,我省通过严查安全隐患、严控安全底线,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在明责任、严规范、重落实、优资源、强服务中,每一条举措、每一项活动、每一个细节,都是此次暑假安全稳定、充实精彩的不可或缺的力量,都是我省中小学生暑期快乐成长的坚实保障。
作者:河南省教育融媒体采编中心、教育时报记者 姚梦迪
来源:教育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