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身份伪装:诈骗者冒充军人或警察,利用这些职业的高信任度获取受害者信任,使用虚假证件和制服照片,甚至伪造社交媒体账号,增强可信度。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可谁能想到
有人竟胆大包天
真可谓反面诠释热门网络用语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近日
遵义市公安局播州分局龙坑派出所
快速行动
破获一起冒充军人诈骗案
为群众蔡女士挽回了经济损失
案 情 回 顾
今年6月
家住龙坑街道的蔡女士
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认识了一名男子
对方自称是"部队军官"
因蔡女士自小比较崇拜军人
所以顿生好感
之后两人互加了微信
对方除了每天给蔡女士分享
自己在部队的日常生活照片外
还对蔡女士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很快,蔡女士就对这个体贴入微的
“兵哥哥”产生了好感
之后两人也确定了恋爱关系
然而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
这位“兵哥哥”的真实面目开始显露
期间,该名“兵哥哥”以父亲去世
车费、丧葬费不足为由
分三次向蔡女士“借”款15000元钱
后又以经营的火锅店需要资金周转为由
两次向蔡女士“借”款22000元
由于“兵哥哥”频频向自己借钱
蔡女士对其身份逐渐产生怀疑
遂到龙坑派出所报警寻求帮助
接报后
民警详细询问了具体情况
分析蔡女士极有可能遭遇了诈骗
后通过细致侦查和线索追踪
迅速锁定了嫌疑人江某某的
身份信息及落脚点
并通过系列工作
将其成功抓获
经审讯
江某某对其网购军装
冒充军人实施诈骗的行为供认不讳
目前,江某某
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套路解析
1. 身份伪装:诈骗者冒充军人或警察,利用这些职业的高信任度获取受害者信任,使用虚假证件和制服照片,甚至伪造社交媒体账号,增强可信度。
2. 情感操控:通过频繁联系和甜言蜜语迅速拉近与受害者的距离。编造各种理由,如项目资金、购买军需品、共同理财投资等,要求受害者转账。
3. 经济诈骗:初期以小额借款试探,逐步增加金额。一旦受害者信任加深,便以各种理由要求大额转账。
4. 心理操控:利用受害者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迫使其不断提供资金。部分诈骗者会威胁曝光关系或采取法律行动,迫使受害者继续转账。
警方提示
不要在网络上盲目交友,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在涉及金钱的问题上,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对方的花言巧语与表面行为所迷惑,更不要轻易给对方打款转账。如发现自己被骗,应第一时间报警。
来源:早安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