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被网暴,一群“大佬”朋友却集体沉默,反倒去逼董宇辉发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1 20:10 1

摘要:细看就发现,这类指责总爱挑容易下手的人。自称和老俞关系不错的熟面孔,一个个资源、人脉都不缺,真要说句公道话,比谁都方便。可公开站出来的不多,倒把火力拐到一个年轻人身上。这像什么?更像把道德义务指定给某个人,省事又顺手。

这几天,网上有人盯着董宇辉问,老俞都说遭遇网暴了,你怎么还不出来说句话?还甩一句,问题的根子在你这。话丢得利索,听着却别扭。

细看就发现,这类指责总爱挑容易下手的人。自称和老俞关系不错的熟面孔,一个个资源、人脉都不缺,真要说句公道话,比谁都方便。可公开站出来的不多,倒把火力拐到一个年轻人身上。这像什么?更像把道德义务指定给某个人,省事又顺手。

董宇辉以前在前公司直播,产品出争议的时候,野生大虾、玉米、桃子、五常大米、融安金桔,当时视频里能看到,他一遍遍在镜头前解释、安抚。有段时间挨网暴,他说干脆不看手机,心里有数就行。

据公开报道,“小作文事件”后,他也把文案怎么来的说清楚,还劝粉丝别去冲小编。负责业务的领导和品控,公众场合露面的不多。也许各有各的考虑,但谁在一线扛,大家都看得到。

有人问,那为什么他不为老俞发声?按商业惯例,离职的人往往受合约约束,不方便谈前东家的事。就和很多人换工作后,不会在朋友圈聊原单位细节是一个道理。再说,人和人之间的关照,不是都摆在网上。线下打个电话、私下帮个忙,也算发声。网络不是全部。

当然,也有另一面。公众人物受关注,沉默容易被解读。有人把“没说话”读成“不站队”,这在互联网里挺常见。可真要说谁更该出面,原则很简单,越靠近当事人、越有资源的人,越能把事情说清楚,代价也更小。把压力往一个年轻人身上推,不像讲道义,更像图省心。

还有人喜欢把帽子扣大,一口一个“背叛”“不仗义”。这种话听着响,其实最伤人也最没用。支持要落到事上,不是落到口号上。谁在关键时候出来把事实摆清楚,谁在该承担的时候承担,这些比“你怎么没发声”要实在多了。

说到底,发不发声,是选择,不是强制。真正的支持,是给别人一点空间,也给事实一点时间。等风头过了,再看谁做了什么,比听谁喊得响,更有分量。

就聊到这,你更在意谁说了什么,还是谁做了什么?

来源:第五观察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