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8月8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专访时,首次公开表态放弃寻求下一任期。这位掌舵白俄罗斯31年的“政坛常青树”明确表示:“我的小儿子尼古拉不会进入政坛高层,外界不应将他视为接班人。”此言一出,立即引发国际社会震动——毕竟自1994年上
01卢卡申科突然“放权”引爆舆论,明斯克释放多重信号
当地时间8月8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专访时,首次公开表态放弃寻求下一任期。这位掌舵白俄罗斯31年的“政坛常青树”明确表示:“我的小儿子尼古拉不会进入政坛高层,外界不应将他视为接班人。”此言一出,立即引发国际社会震动——毕竟自1994年上任以来,卢卡申科治下的白俄罗斯始终以“强人政治”著称,其长期执政已成为该国政治生态的显著标签。
几乎同一时间,克里姆林宫证实,普京与卢卡申科于8日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密谈。尽管俄方未披露具体内容,但结合近期动向看,这场对话极有可能涉及俄美乌三方会谈的筹备进展。此前,卢卡申科多次提议在明斯克主办俄乌和谈,并宣称“已做好迎接特朗普与普京的准备”。而此次通话后,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透露,双方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外交途径缓解乌克兰危机”。
02“核盾牌”落地+外交突围,卢卡申科的“退位宣言”暗藏玄机
在宣布退选决定前,卢卡申科刚刚完成了一项关键布局:首批俄罗斯“榛树”战术导弹系统的发射阵地已在白境内动工。这种射程可达1200公里、可携带核弹头的先进武器系统,标志着莫斯科承诺的“核武器重返白俄罗斯”已进入实质性部署阶段。卢卡申科直言:“我们已签署核武器使用授权文件,任何侵犯白俄罗斯主权的行为都将遭到毁灭性反击。”
值得注意的是,此举发生在北约持续东扩、芬兰瑞典加速“入约”的敏感节点。白俄罗斯地处北约与俄罗斯的战略交界地带,长期承受巨大安全压力。卢卡申科在采访中透露,北约近年多次在边境地区举行大规模军演,甚至模拟对白实施“闪电突袭”。这种背景下,引入俄罗斯核威慑成为其平衡地缘风险的核心策略。
03中白关系“再升级”:超越盟友的“家人”定位
相较于与俄罗斯的“唇齿相依”,卢卡申科对中白关系的定位更具突破性。他在专访中强调:“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就像一家人,这种纽带并非源于对俄罗斯的戒备,而是基于三十多年积累的信任。”这一表述随即引发热议——毕竟在传统认知中,白俄罗斯始终被视为俄罗斯的“铁杆盟友”。
但若梳理近期动向便不难发现端倪:今年7月,白俄罗斯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成为首个加入该组织的欧洲国家;中白工业园建设提速,中国企业投资占比超六成;两国还在5G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协议。这种全方位合作,恰与白俄罗斯近年来遭受的西方制裁形成对冲。正如分析人士指出:“加入上合组织,相当于为白俄罗斯开辟了第二条生命线。”
04深层博弈:老总统的“退场艺术”与大国棋局
卢卡申科选择在此时“交棒”,与其面临的三大困境密切相关:
其一,年龄与健康压力。现年70岁的他坦言“已为国家服务太久”,而其子尼古拉仅有20岁,过早接班易引发权力真空;
其二,北约军事压力加剧。近期立陶宛等国频繁炒作“边境难民危机”,实则为对白施压的新手段;
其三,经济转型需求迫切。过度依赖俄罗斯能源与市场的模式,在西方制裁常态化背景下难以为继。
而推动中白合作“提质升级”,正是破解上述困局的关键一招。通过深化与中国的经贸、科技合作,白俄罗斯既能缓解经济压力,又能借助中国影响力平衡俄欧矛盾。正如卢卡申科在采访中所暗示:“白俄罗斯的未来,不应由他人定义。”
结语:一场精心策划的权力交接
从宣布退选到强化核威慑,再到高调示好中国,卢卡申科近期的系列操作堪称环环相扣。这位深谙平衡术的“老狐狸”,正试图在权力交接期最大化自身战略遗产——既为继任者铺平道路,也为白俄罗斯争取更多腾挪空间。至于这场“非典型交权”能否如他所愿,恐怕还需看莫斯科与北京的回应,以及基辅方面的下一步动作。
来源:利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