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天种业:科企融合 共筑节水抗旱稻“中国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2 05:40 3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挑战下,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这场农业科技的革新浪潮中,安徽厚天种业有限公司(下称厚天种业)以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与扎实的科研实力,携手顶尖科学家团队,共同推动节水抗旱稻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厚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挑战下,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这场农业科技的革新浪潮中,安徽厚天种业有限公司(下称厚天种业)以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与扎实的科研实力,携手顶尖科学家团队,共同推动节水抗旱稻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厚天方案”。

科企融合,种源创新寻突破

7月25日,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节水抗旱稻发明人罗利军研究员与厚天种业围绕种业科技创新、种源安全战略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节水抗旱稻发明人罗利军研究员团队在厚天种业进行交流

罗利军高度评价了厚天种业在种业科研体系构建与市场转化方面的成就,并强调:“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节水抗旱稻技术对保障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亟须科企携手,在种源创新上寻求更大突破。”

厚天种业总经理顾安乐也表示,厚天种业始终将“攥紧中国种子”作为核心使命,未来将更主动对接顶尖科研力量,强化协同攻关,尤其期待能在节水抗旱稻等前沿方向与罗利军研究团队深度合作,共同为国家粮食安全筑牢科技基石。厚天种业副总经理刘传福指出,公司已组建专项团队对接科研转化,力促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衔接。

罗利军研究员(中)与厚天种业总经理顾安乐(左二)合影留念

节水抗旱稻,提供“中国方案”

据了解,节水抗旱稻是在水稻科技进步基础上,融合旱稻节水抗旱特性的新型栽培稻类型,自2010年由罗利军首次提出以来,便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广泛关注。

刘传福介绍,在其8月8日参加的节水抗旱稻“我选我秀”新品种评选暨边际土地复耕应用现场观摩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节水抗旱稻具有优良水稻品种所拥有的高产、优质、抗病虫害、耐高低温等各项优异特性,同时还具备节水、抗旱、易种植3个特性。相关试验数据显示,通过水直播旱管种植的节水抗旱稻能够有效减少甲烷排放70%以上,通过旱直播旱管种植的节水抗旱稻则能够有效减少甲烷排放90%以上。目前,节水抗旱稻已在我国新疆、安徽、云南、江西等多地广泛种植,并远销印度及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农业合作的新亮点。

节水抗旱稻及其配套的旱管种植技术,不仅为破解水资源短缺与水稻生产的矛盾提供了“中国方案”,更开辟了一条从农田到碳市场的创新路径,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价值的完美结合。据了解,厚天种业于今年5月推出的“旱优640”节水抗旱稻品种,以及即将推出“旱优528”品种,标志着公司在抗除草剂作物生物育种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该品种是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厚天种业共同选育及赋能,集抗倒伏、节水抗旱、耐高温、米质优、适应性广、再生能力强等诸多优点于一身的抗旱稻品种。

厚天种业节水抗旱稻“旱优640”试验田

据介绍,节水抗旱稻的生产应用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在水肥条件较好的水稻种植区,通过推广节水抗旱稻集成轻简栽培技术,改变传统水稻种植方式;二是在低洼易涝地、新造田等中低产田块调整种植结构,采用“棉改稻”“玉改稻”“豆改稻”等旱直播旱管技术,充分发挥节水抗旱稻耐旱、抗逆性强的优势,实现农田增值,农民增收。

厚天种业试验田实拍镜头

厚天种业:让天下没有难种的田

作为“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企业,厚天种业致力于利用现代农业新技术培育高产、优质、环境友好型的作物新品种。顾安乐介绍,公司依托海南、巢湖两大科研基地,联合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上海市生物基因中心等顶尖科研机构,共同研发抗除草剂性状与节水抗旱稻新类型,推动科技成果的升级与转化。

“让天下没有难种的田”,这是顾安乐的农业梦想,也是厚天种业的企业使命。据了解,厚天种业不仅在节水抗旱稻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还聚焦高抗赤霉病小麦、耐盐碱水稻等“卡脖子”技术,致力于为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贡献力量。

正如罗利军所言:“每一次这样的携手,都在为中国种业自立自强浇筑不可替代的基石。”据悉,厚天种业正逐步构建起以种子为核心、抗除节水抗旱稻为先导、农业技术服务为延伸的现代化种业体系,未来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为我国粮食安全贡献“厚天力量”!

文章来源:农资导报

文章作者:刘琴

本期编辑:马小如 魏嵘

本期审核:翟怡婷

本期监制:郑红燕

来源:种子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