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餐过后,我走进小神兽的房间,看到娃又一如既往地架起二郎腿悠闲地坐在乱糟糟的书桌前玩着魔方,次第摊开的暑假作业、散落各处的文具、随意堆叠在一起的课外书,耳畔还有播放着《怪盗基德》动感音乐的“小爱同学”……换作平时,我早就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了,但是这一次我忍住了
结束了忙碌的一周,终于迎来了惬意的周末。
早餐过后,我走进小神兽的房间,看到娃又一如既往地架起二郎腿悠闲地坐在乱糟糟的书桌前玩着魔方,次第摊开的暑假作业、散落各处的文具、随意堆叠在一起的课外书,耳畔还有播放着《怪盗基德》动感音乐的“小爱同学”……换作平时,我早就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了,但是这一次我忍住了,只是温馨提醒了一句“自己安排好写作业和娱乐的时间”就退出了房间。
你要问我为啥这次不发火了,我只能不好意思地告诉你,因为我受“教育”了——被一本最近读的书教育了。这本书就是清华大学博导郑毓煌教授的新作《创造力》。
《创造力》一书是创造力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也是郑毓煌教授荣获国家级荣誉的研究成果,该书认为,在AI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代,如果人类想要在精工细作方面胜过AI可能比较困难,但是创造力却是AI无法替代人类的核心能力,可以预见,未来世界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创造力。
既然创造力如此重要,那么它是与生俱来的吗?有哪些现象是具有创造力的表现呢?如何提升一个人的创造力呢?听到这儿,或许你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我面对孩子乱糟糟的书桌、三心二意的学习态度不再发火了,别急,先跟我一起来好好学习一下《创造力》这本书,看看这本书到底有哪些特点,答案自然就会揭晓了。
《创造力》一书的特点之一就是所有的观点和结论都有严谨的实验数据做支撑。郑毓煌教授认为,创造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持续锻炼而发展的能力。创造力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测量的,比如人格测试、传记式量表和行为评估等。
郑毓煌教授的研究证明,书桌很乱或许并非坏事,打破常规或许比循规蹈矩更好,适度远离社交或许正带你走向创造力的边缘地带,不同领域的跨界混搭或许比垂直深耕更容易打破创意瓶颈等等。
为了让观点和结论更具说服力,书中引用了创造力领域国内外专家丰富的实验案例和海量的数据,诸如报纸实验、远程联想测试(RAT)、蜡烛难题、校服实验、找词游戏、水罐实验等等,虽然“自变量”“因变量”“2x2实验”等专业术语有时让人感到脑子打结,但是有趣的实验的过程和清晰的实验结果足以让人兴趣盎然。
比如书中引用的“蜡烛难题”(如图所示),用来测试人们解决创新难题的能力。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确实一时半会儿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但是当我把这个问题念给家里的小神兽听的时候,这家伙居然不假思索地说出了正确答案(答案在评论区揭晓),不得不感慨,到底是新脑子好使,抑或是这个小脑瓜还是有点解决创新难题的能力的。
除了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案例,《创造力》一书还在还介绍了很多高创造力人才的故事,他们既包括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居里夫人、爱迪生、莱特兄弟等,也有现当代致力于创新并取得煊赫成就的伟大企业家,如乔布斯、马斯克、黄仁勋等。
这些真实名人故事的适时展现,不仅让本书的内容更加鲜活生动,也更为有力地佐证了作者的观点和结论。特别是每一章节最后名人故事,完整地呈现了每一个伟大科学家或企业家的人生历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不仅能看到创造力的火花如何在他们身上闪耀,更能看到成功背后所经历的曲折、付出的汗水,这些都是值得所有人去学习的。
比如,牛顿的创造力源于他独特的思维特质,将数学的严谨与哲学的深邃完美结合,用实验验证代替主观臆测,以数学语言描述自然规律。他的创造力不仅限于我们所熟知的物理学和天文学,他还首次提出了流数法(即微积分)、系统研究过光学,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最伟大的创造力,往往源于对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最深刻的发现,常常来自对日常现象的深入追问。
总算到了揭晓答案的时候了,为什么我面对孩子乱糟糟的书桌、三心二意的学习态度不再发火了,因为《创造力》这本书已经为我解答了前述的现实难题,相信这些问题也是令广大父母头疼心焦又不知所措的问题。
比如,郑毓煌教授的研究表明,混乱的环境可以提高创造力,因为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倾向于打破传统和常规,而这些恰恰是产生创造力最需要的。所以,孩子的房间或书桌混乱或许并非坏事,整洁有序的环境容易让人循规蹈矩和遵循传统,而混乱和无序的环境容易让人打破传统追求创新。
再如,从提高创造力的角度而言,“三心二意”比“一心一意”的效果更好,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三心二意”地进行任务切换可以降低我们的认知固着,从而提高我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性。当人们一心一意研究某个难题时,往往容易走入死胡同而不自知,结果导致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如果此时通过切换任务转变思路,反而可能会收获“柳暗花明”的惊喜。
所以,《创造力》一书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更是相当实用的解惑宝典,不论是单纯想要更好地理解生活中那些看上去不能接受、实际上可能是具有创造力表现的现实难题,还是想要进一步提升自身或孩子的创造力,这本书都能给出非常实用的答案。
当我再次走进孩子的房间时,这家伙正在一边听着动感音乐一边写着作业,我说:“你就不能不听或者换成轻音乐吗?”她告诉我:“听动感音乐的时候写作业特别快!”哦,对了,《创造力》里面也讲过,适度的噪声能够激发大脑的活跃度,J.K.罗琳就是在咖啡馆里创作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欢迎转发、点赞、收藏哦~~
来源:诗诗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