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头琴声悠扬,草原盛会正酣。8月8日在兴安盟那达慕大会举办期间,一场别开生面的"草原就业帮扶招聘会"在会场周边热闹开展。这场融合了民族文化与就业服务的特色活动,借助那达慕带来的旺盛人气,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起高效对接的"绿色通道",成为盛会中一道独特的民生风景线
马头琴声悠扬,草原盛会正酣。8月8日在兴安盟那达慕大会举办期间,一场别开生面的"草原就业帮扶招聘会"在会场周边热闹开展。这场融合了民族文化与就业服务的特色活动,借助那达慕带来的旺盛人气,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起高效对接的"绿色通道",成为盛会中一道独特的民生风景线。
盛会聚人气
招聘接地气
“听说那达慕会场有招聘会,特意带着孩子来看看,没想到有这么多适合咱农牧民的岗位!”来自周边苏木的牧民李坤拿着一叠招聘简章,难掩兴奋。本次招聘会精准把握那达慕期间群众聚集的契机,提前通过嘎查公告、牧区大喇叭、微信社群等方式广而告之,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求职者。
供需面对面
服务暖人心
本次系列招聘会分为五个主题开展,线上线下105家企业参与活动,既有本地知名的农牧业合作社、旅游景区,也有外来投资的加工企业,提供涵盖农牧业技术员、民宿管家、农机维修工、景区讲解员等充分贴合牧区劳动力特点的岗位2000余个,线下近万名求职者来到招聘会现场,线上直播4个小时,4000余人进入抖音直播间、视频号。活动当天共有56人达成就业意向。
“我们公司需要懂无人机的技术员,月薪能给到5000元以上”兴安盟金澜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边向求职者介绍,边展示培训中心环境视频。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招聘方式,让不少农牧民放下顾虑,主动咨询。
招聘会不仅是岗位对接的平台,更是政策服务的窗口。现场设置的“就业政策咨询台”前,工作人员用蒙汉双语讲解就业政策、创业贷款等惠民政策,发放宣传手册10000余份。
创新接地气
长效助发展
“把招聘会开到那达慕,就是要让就业服务跟着群众走、贴着需求办。”前旗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表示借助盛会的影响力,不仅扩大了招聘覆盖面,更让就业政策、岗位信息走进了偏远牧区。
下一步,前旗就业服务中心将对达成意向的求职者进行跟踪服务,协调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同时针对本次活动中暴露的技能缺口,计划开展电商直播、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特色培训,让更多农牧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一审:秦婷婷
二审:逄晓慧
三审:黄 刚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