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采石”之技,加强统筹谋划;以“维料”之术,构建联动格局;以“制璞”之法,提升普法质效;以“雕刻”之道,淬炼普法精品……根植于“中国砚都”广东肇庆深厚文化土壤的普法品牌,“检小砚”以端砚之韵传递法治之声,以检察之力守护公平正义。
《法治日报》2025年8月10日第2版
以“采石”之技,加强统筹谋划;以“维料”之术,构建联动格局;以“制璞”之法,提升普法质效;以“雕刻”之道,淬炼普法精品……根植于“中国砚都”广东肇庆深厚文化土壤的普法品牌,“检小砚”以端砚之韵传递法治之声,以检察之力守护公平正义。
“检小砚”是肇庆市人民检察院的普法宣传文化品牌、广东省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从新媒体团队的成立到全国普法先进单位的殊荣,从端砚文化的深度挖掘到法治宣传精品的频频问世,“检小砚”一路走来,书写着检察普法的精彩篇章。
2011年8月,肇庆市检察院新媒体团队“呱呱坠地”,同时开通政务微博“正义肇庆”,自此开启线上普法征程,连续6年斩获“中国优秀政法新媒体”等荣誉。2018年,新媒体办公室建成,进一步夯实普法阵地硬件基础。2021年,肇庆市检察院荣获“2016至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广东省检察机关唯一获评单位。这些成绩,为“检小砚”的诞生奠定基础。
2021年12月,肇庆市检察院党组决定打造“检小砚”普法宣传文化品牌。“为进一步提升普法宣传的影响力和辨识度,我们深挖地方特色文化,广泛研讨,凝聚众智,精心酝酿。”肇庆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冯亮介绍。
肇庆作为“中国砚都”,端砚文化底蕴深厚。包拯“不持一砚归”的清正、宋徽宗手书“肇庆府”的佳话,以及众多文人对端砚的赞美,都成为品牌的文化源泉。冯亮表示,以“砚”为桥,将端砚“润比德,式以方”的品质与法治融合,把“质刚而柔、载文载道”的特征与普法目标结合,塑造出“致用利人、兼济天下,务实笃行、坚韧专注”的精神内核。
以“采石”之技,加强统筹谋划。人才是品牌建设的中流砥柱。肇庆市检察院建立全市宣传人才库和管理机制,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检小砚”新媒体团队入围“南粤十大好网民故事”20强,涌现出个人一等功、全国检察宣传先进个人、全国全省人才或业务尖子等标兵,以小团队凝聚大力量,为品牌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以“维料”之术,构建联动格局。纵向,肇庆检察基层院各展风采。端州区检察院的“阿庆的信鸟箱”、鼎湖区检察院的“田恬圈”系列等,形成“1+8”立体传播矩阵,多个普法项目获奖。横向,与业务品牌联动,制定“燃灯普法计划”,打造举报平台,协同推出普法专车,围绕不同业务创作系列优秀作品,获得广泛关注。
以“制璞”之法,提升普法质效。“检小砚”品牌创建后,肇庆检察送法活动超2000场,受众达6000万人次。同时,检察履职故事获媒体广泛报道,与最高检影视中心合作拍摄案例故事,多项作品在权威媒体刊发。
以“雕刻”之道,淬炼法治精品。肇庆检察打造国风检察宣传品牌,创作多部国风音乐精品。法治宣传精品引领社会风尚,众多作品获奖并被转发推广,彰显了品牌的影响力。
“检察文化是检察事业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我们坚持文化润检、以文化人,定能用这方‘小端砚’,写好新时代检察故事,让法治之光温暖人心。”冯亮表示。
来源:广东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