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以及滑膜炎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以及滑膜炎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
传统的抗风湿药物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往往伴随着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伤等诸多不良反应,让患者难以坚持。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能有效控制病情,又能减轻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白芍总苷。
白芍总苷是西药,还是中药?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白芍总苷这个名字,可能会有些疑惑:它到底是西药,还是中药呢?
其实,白芍总苷是源于传统中药白芍的有效成分,经过现代制药工艺加工而成的中成药。
中医认为,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经、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而白芍总苷,则保留了白芍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同时又具有服用方便、剂量准确等优点。
对类风湿有何作用?
那么,白芍总苷对类风湿究竟有何独到之处呢?
研究表明,白芍总苷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抗炎及镇痛作用。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和脂氧化酶活性,它可以减少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的生成,从而降低关节局部的炎症反应,缓解关节肿胀和疼痛等症状。
此外,白芍总苷还能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促进骨骼健康,防止因长期用药导致的肝肾功能损伤等问题。
一项针对活动期类风湿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在使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治疗后,患者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以及晨僵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
不仅如此,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如 IL-1、IL-6、TNF-α 及 CRP 水平也有所下降,这表明白芍总苷不仅能直接减轻症状,还能从根本上改善疾病的病理状态。
有哪些不良反应?
与传统的抗风湿药物相比,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白芍总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而且症状通常比较轻微。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稀便等,但程度通常较轻,多发生在用药初期(1~2 周内),身体适应后往往能自行缓解或消失。
此外,白芍总苷还可导致食欲减退、恶心、腹部不适等,停药后可以恢复。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通常不建议使用。
黄闰月医生提醒大家,白芍总苷虽然药性温和,但它属于 “慢热型选手”,一般需要连续服用 1~2 个月才能逐渐显现效果。
因此,使用时一定要有耐心,按照医生的嘱咐足疗程用药,千万不要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明显效果就擅自停药。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参考资料:
[1]姜国英,陈道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5,57(09):72-77.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风湿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