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运会|泰拳冠军刘晓慧:我的中国传武很能打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1 17:50 2

摘要:“我一直有个功夫梦,中国传武(传统武术)梦。很多人说传武只能健身,不能实战。我相信传武有宝贵之处,用其中的理念和技法可以击败泰拳拳手。”刘晓慧说。

新华社成都8月11日电 泰拳冠军刘晓慧:我的中国传武很能打

新华社记者刘旸、王灏

“我一直有个功夫梦,中国传武(传统武术)梦。很多人说传武只能健身,不能实战。我相信传武有宝贵之处,用其中的理念和技法可以击败泰拳拳手。”刘晓慧说。

20岁的刘晓慧在女子48公斤级泰拳决赛中,力压泰国选手奥诺克摘得金牌。她将夺冠大半功劳归功于自幼练习太极拳等传统武术,正式打泰拳比赛仅4年,很多时候她依靠中国功夫底子来适应泰拳规则。

每一场泰拳比赛开始前,拳手都要在擂台举行“拜师舞”仪式。现场有4名来自泰国的乐师演奏传统的泰国音乐,贯穿比赛始终。

拜师舞仪式时,刘晓慧心中想的是“太极宗师”,希望中国功夫给予她信念和力量,赢下比赛。

“太极讲究以柔克刚。你们也许能看出来,我的打法和其他泰拳拳手不太一样,对手不太适应。我可以限制对方,让她发挥不出最擅长的技法。”

刘晓慧童年时身材瘦小,上学后是个“文弱书生”的形象,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做题考试,接触传统武术起初是为了强身健体。

“我是那种看上去没有任何运动天赋的女孩,更不像块练武的料。”她说,“当看到师哥师姐在擂台上英姿飒爽的风范和气势后,我觉得他们好帅啊,我也想打。”

刘晓慧的父母是大学教师,成长环境算是“书香门第”,家人从未想过送她去打拳。她成绩不错,现在在泰国留学,会说四种语言——汉语、英语、泰语和老挝语。在成都世运会泰拳比赛结束后,记者见到她用三种语言接受采访。她就读的学校崇尚“文人格斗”“文武双全”,鼓励学生学习运动两不误。

“我和爸爸说想练武,他没犹豫就同意了,一路走来,一直很支持我。”她说。

凭借传统武术功底,刘晓慧接触泰拳不久后就可以和练习多年的运动员交手过招。她记得第一次上擂台打泰拳的情景,那是一场泰国的庙会比赛。教练对她说:“你放心上场,不行我就扔白毛巾,不会让你受伤的。”

“起初有些拳友看轻我,开玩笑说,上场别被打哭。”刘晓慧说,“那场比赛,我打满三个回合,赢了。我的师姐上台直接KO对手,我们初露锋芒。”

刘晓慧虽是个传武迷,但同时认为各种格斗术不是对立的,不能简单将一场比赛的结果归结到武术的胜利,或是泰拳的胜利。

她说,泰拳是站立格斗中最凶猛的格斗术,拳、腿、肘、膝,很适合年轻人练习,提升身体协调性,磨炼意志、锻炼心理素质和勇气。与对方缠斗时,要敢于出手。比赛有输有赢,要勇敢面对失败。不论将来做什么职业,泰拳训练都会有所帮助。

刘晓慧说,如果让她去推广格斗运动,很难在武术和泰拳中二选一。

“一定要结合起来,如果是泰拳规则,只练武术套路肯定不够。打打太极拳,直接上擂台,这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内外兼修,一些传统功夫技法,可以应用到泰拳比赛中,并适应规则,有针对性地训练。体能对抗方面都要上强度,在实战中更新迭代技术。”刘晓慧说。

常年在泰国打拳生活的刘晓慧,回到主场比赛还有些幸福的“不适应”。

“在国外打拳,观众不站在我这一边。对手即便虚晃一下,观众也叫好。我习惯在逆风环境中打拳。”她说,“这次现场太炸裂了,成都拳迷的呐喊声给了我好大的勇气和决心。”(完)

来源:新华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