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冬青海盛夏写生丨记录与曲麻莱的缘分 感受收获的美好“庆典”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1 17:28 2

摘要:今夏青海写生之行(7月18日-8月5日),历时半月。幸得西宁画界挚友陈小宁、宋占江、祁先生,以及藏族爱徒东智一路相伴相助,我们先后辗转三地:

今夏青海写生之行(7月18日-8月5日),历时半月。幸得西宁画界挚友陈小宁、宋占江、祁先生,以及藏族爱徒东智一路相伴相助,我们先后辗转三地:

青海省果洛州道扎福利学校

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

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

此行收获颇丰,共完成油画13幅、素描32幅。

远赴曲麻莱:情谊的起点

曲麻莱,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三江源”,海拔4500米。是好友索尼书记的故乡,也是他多次盛情相邀之地。前年县庆70周年,我创作了油画《雪域神牛》,描绘野牦牛震撼奔来的景象,作为贺礼赠予曲麻莱。虽因高研班教学未能亲赴庆典,但这份心意由陈小宁和祁先生两位好友,不辞辛劳驱车两天穿越高原公路,安全送达。这,便是我们与曲麻莱美好缘分的开端。

惊喜重逢:师生缘续

车近曲麻莱县城,远远便望见索尼书记手捧哈达等候。更大的惊喜是,他身旁亭亭玉立的女孩,竟是我的学生扎西兰泽-索尼的侄女!没想到她也回到了故乡。

四年前在格尔木黄河源移民村写生,我有幸成为兰泽的启蒙老师,手把手教授她绘画基础。她天赋出众又极为用功,是难得的好学生。

如今,她刚刚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此次回乡正是参加家族的“金榜题名庆典”。真巧,我也能赶上这份喜悦!

草原庆典:家族的荣光

庆典在辽阔草原举行。索尼的大家族祖孙三代,数十人身着节日盛装,场面隆重而热烈。见到索尼的老阿爸,老人家高大康健,是典型的康巴汉子风范。四年前我在青海美术馆办个展时,老阿爸曾赠我一尊精美的文殊菩萨雕像。

从老阿爸身上,我深刻感受到了良好家风的传承:长辈慈爱,儿孙孝敬,学风清雅。今年家族何止兰泽一人金榜题名?另有七位弟妹考上大学,更小的弟妹们也考取了重点高中。令人惊叹!在海拔4500米的黄河源头曲麻莱,竟有这样重视教育的家族,培养出如此多的优秀学子。我此行创作的油画中,两位美丽的模特姑娘就来自这个家族,她们展现着当代藏族青年的新面貌。

老阿爸的使命:牦牛与传承

老阿爸曾受十世班禅大师亲切接见,受托以提升牦牛体质、改良种群的重任。

从农牧局领导岗位退休后,他十几年如一日,从培育野牦牛犊开始,精心繁育,终于让野牦牛的优秀血脉重归种群。他家的牦牛个个硕大健壮,充满了野性与强韧的生命力。

神山圣寺与欢聚

几日写生后,索尼带我们朝拜了神圣的尕朵觉悟神山和赛康寺,还参加了索尼夫人的大家族联谊聚会。在当地的生态保护教育基地,我惊喜地看到了自己赠予基地的“雪豹”油画——这幅画经辗转邮寄,竟也刚刚抵达!缘分真是奇妙。

联谊之夜:藏地欢歌

当晚的联谊晚会,家族与教育基地各献上八个精彩节目。我和宋占江荣幸地首次担任文艺演出评委。演出热闹非凡、形式正式、水准专业!家族与基地人才济济,歌声悠扬,舞步铿锵。原来,能歌善舞真是深植于藏民族血脉中的天赋。他们的家族农庄和教育基地坐落在曲麻莱山中,是一片难得的树木葱茏、氧气充足、凉爽宜人、适宜农耕的风水宝地。

尾声:丰盈的旅程

曲麻莱之行,内容太丰盛,感慨太深切。短短一周,竟像经历了一次漫长而美好的心灵假期。收获的不仅是画作,更是浓浓的情谊、文化的震撼与心灵的洗涤。

文/于小冬,来源:美篇)

于小冬作品欣赏

2025雅格90X70CM

2025巴德才仁90X70CM

2025文珠卓玛90X70CM

2025索尼的叔叔90X70CM(未完成)

2025西然措姆90X70CM

画家简介

于小冬,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委会和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1963年出生于沈阳,198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曾在西藏工作十三年,六次入选全国美展,两次获全国美展铜奖和优秀作品奖,四次入选“北京国际双年展”,六次获天津美展一等奖,六次国际交流展,十余次参加国家级大型美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以及青海、西藏等美术馆收藏。

出版:《西藏绘画风格史》《藏传佛教绘画史》《于小冬三堂课》《于小冬讲速写》《于小冬讲速写十周年纪念版》《于小冬绘画作品集》《于小冬素描集》。

来源:中华网山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