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部电影都在宣传“牛马必看”,但打工人根本不想照镜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1 16:43 1

摘要:提问:牛马最密集的地方是哪里?新疆“堵哭”了的独库公路、京郊小草原、内蒙草场,一大票观众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是:电影院。

提问:牛马最密集的地方是哪里? 新疆“堵哭”了的独库公路、京郊小草原、内蒙草场,一大票观众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是:电影院。 没错,今年夏天大荧幕的当家主角已经敲锣打鼓换成了打工人,横贯四海八荒和上下五千年。 三巨头存异求同,讲唐朝苦命背锅打工人的《长安的荔枝》、被困在取经系统内当牛马的《浪浪山小妖怪》、聚焦民国戏班底层伶人的《戏台》,都是对准普通打工人视角,以细节铺垫和处境共鸣见长。 截止8月10日,《荔枝》《浪浪山》《戏台》票房分别为6.63亿、5.59亿、3.81亿,放眼暑期档,存在感很强。 (图/媒体截图) 暑期档本来是合家欢爆米花电影和叽里咕噜爱情催泪弹的大票仓,今年扎堆的是被大家称之为“牛马电影”的套着不同外壳的现实向讽喻片。 观众们的心情比上班还复杂,“每一帧都在演我,好笑又想哭”,但“过上了余华小说里的生活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去电影院里被贴脸开大”。 自从23年末《年会不能停!》揭开“牛马电影”面纱后,这一新兴类型片就开始强势抓取潜在观众的注意。 只不过这股势头也不是万金油,它的“钱景”不一定满足行业和主创的预期,却也蕴含着很多可能性。 《长安的荔枝》在上映前的乐观预测票房达到了20亿,现在业内普遍下调至7-8亿,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线上。 大鹏问网友们为什么不喜欢这部荔枝,不少网友表示“上班已经很累了,不想再去照镜子了”。
(图/媒体截图) 与此同时,《浪浪山》上映前7天票房逆跌,业内不断上调收官票房,从4亿、8亿到15亿。 《戏台》也从一开始不到20%的排片闯出来,全程操刀的陈佩斯被夸真正的老戏骨、人民艺术家。 看似跑出一条“牛马电影”蓝海赛道,叫不叫座得看具体的成片质量和对大众情绪更为精准的把握。 想拿下打工人的进场支持集体票,比想象中难。 牛马电影大宇宙 把古代、民国和神话全包了 一名资深牛马的一周是这样的,进行了(至少)五天的辛勤劳作后,选择在周末走进影院,进行一场“牛马电影”的观影体验。 据不少网友亲身反馈,整个观影过程中情绪跌宕起伏,哭与笑的浓度加倍再加倍。 毕竟职场上的人设是独当一面、情绪稳定的,难得有机会透过同病相怜之人的故事为自己释放一回。 (图/媒体截图) 《年会不能停!》上映的时候,尽是“黑马”的呼声,无大咖坐镇的小成本片拿下23-24跨年档冠军。 有被细节铺陈直戳心窝子的,看到职场黑话、走后门的VIP关系、背黑锅的工具人,就想怒打五星; 有从电影技法上分析其轻巧有力的,插叙补叙蒙太奇应用得很对应大家伙的观影趣味。 自此之后,挖掘并呈现打工人尤其是基层一线纯牛马处境的电影越来越多,并且投资越来越重。 (图/媒体截图) 肉眼可见的,打工人叙事的背景框架更加多元、雕工更出奇招了。 去年一整年贯穿下来的,还算是21世纪人间情节。 徐峥的《逆行人生》聚焦被裁员的大厂程序员,邓超的《胜券在握》对准被卸磨杀驴的公司初创老员工,参加FIRST影展的《银河写手》围绕着压榨重灾区影视编剧行业来展开。 (图/《逆行人生》) 到了今年,科幻味、大唐浮华、民国奇情,全都能看到。 大鹏在借古讽今《荔枝》里当京城漂,按揭房所在的坊有宵禁,于是每逢加班就在当差的上林属将近一晚。 陈佩斯和黄渤的《戏台》上演了霸王别姬剧目,和三十年前的陈凯歌选用了同一载体,只不过想表达的核心从时代波诡云谲下的人性和人际,变成了一个行当中不掌握权力和资源的普通人所遭遇的不公。 (图/《戏台》) 电影《诡才之道》的设定更为大胆,KPI渗入阴曹地府,鬼也分三六九等,主角死了变成鬼之后职场糟粕也不肯放过她,站队、逢迎、拜高踩低...... 比鬼更吓人的,是鬼需要以“吓人”的方式谋生、晋升。 (图/《 诡才之道 》) 这些“牛马电影”在原本搞笑、悬疑、志异、现实等类型片的基础上,有着明确的关注打工人困境、呈现系统性困局的主旨。 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职场套壳,条条大路通骡马,指向的都是当代打工人所能共情的职场小人物。 从班底定调、制作宣发规模来看,无疑透露着“牛马向”题材的受重视程度。 攒局的导演制片监制等人中,有大鹏、刘循子墨(代表作《万万没想到》)这种有底子有创作欲有野心的当打之年导演,也有陈佩斯、徐峥这样业务能力和人脉口碑无短板的内娱老生、中生。 《长安的荔枝》改编于马伯庸同名畅销小说,制作成本从业内估算来看有2.5-3亿,妥妥的砸钱大制作。 《荔枝》和《浪浪山小妖怪》在茶饮店、潮玩店联名上也刷足了存在感,都和顶流瑞幸合作;后者推出了官方周边,在衍生品上下了番功夫。 有曝光物料上的准备,主创的主观能动性自然也是影片流量重要的一部分。 大鹏一场接一场跑着路演,写着给观众和特邀出演刘德华、杨幂的小作文; 陈佩斯抵押别墅、黄渤零片酬助阵的讯息进入视野。 (图/网页截图) 围绕着“牛马电影”的一切,都忙碌起来—— 想要从忙碌的打工人这里分走进影院的时间、看电影的票子、讨论情节角色的声量与好评。 各有各的新鲜设定和 情绪钩子 但可能没那么奏效 《长安的荔枝》《浪浪山小妖怪》《戏台》,这三位暑期档的巨头,其实都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以豆瓣评分来看,分别为7.6、8.6、8.0,远超国产电影平均水平。 它们在专业影评人和普通观众中引起的关注,也多是对影片本身质量成色、完成度和视听效果等方面的不失焦的讨论。 (图/豆瓣APP) 选择自掏腰包前去观影“照镜子”的人,在看之前大抵有一定的预期。 对一部商业片来说,有情节能让观众久久回味、有一定的现实延展性和启发性就算力道用到点子上了。 浪浪山的每只妖怪都有自己的工号,直到电影结尾我们也没有机会知道他们的名字。 就像大厂螺丝钉在职场上以花名示人,被规训着将自我尽可能封闭起来,以高效稳定打工人的定位参与齿轮传动系统。 《荔枝》更是将职场的弯弯绕绕和坑蒙拐骗,高度浓缩在一部两小时的影片里。 找个老实人背锅、部门协作全在踢皮球、业绩至上无视底层人苦痛,把人看得憋屈愤恨又无奈。 很多观众表示自己压根没刻意共情,无需动用什么精密逻辑和想象力,很顺畅地就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这些年的磋磨体会来代入。 “上头下令要一丛荔枝,到了岭南变成200丛,好一个施压”,转换到日常工作中,不就是“大领导要第二天下班前给到,传导到自己这层就成了今晚不睡觉也得弄完”。 (图/社交平台截图) 观众在网上分享了很多让自己印象深刻或是丝滑代入的细节,而每当有人发出来,即使没看过电影的人也能快速建立起基本的认知和共情—— 从受众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集体情绪、一种上班的人“懂的都懂”的“刻板行为”。 (图/媒体截图) 对片方来说,这是相当利好他们的天然机会。 题材本身的强属性、低门槛、高自传播特质,不拒绝任何人,给每个在社会上打拼的人提供情绪出口和意见输出口。 只不过,这也是有反噬风险的。 一旦压抑的情绪被牵引出来后,很难压下去,即使每部电影都会根据商业片操作思路、主创团队价值观、艺术文学考量等来提供一种解法,或者说选择。 《荔枝》主角一家归隐田间地头,《浪浪山》跳出去不玩那套游戏规则了,《戏台》守护了权力更迭之下人们对职业理想的坚守。 生活在“生活比戏剧精彩”的真实世界中的观众们,已经被消磨掉了一些“主动勾起自己的情绪、去沉浸其中爽一下或哭一场”的力气。 (图/社交平台截图) 有人将这类治愈系和致郁系二象性两掺的牛马大片,称为“一款人工泪液型电影”。这意味着至少在观众这个维度上,ta还保有调动情绪的心理余裕。 而如果情绪波动、共情代入所带来的心理损耗,在可接受的承受范围之外时,观众就会选择用不关注内容不贡献票房这种隔离的方式来自我保护。 包括电影在内的文艺作品本身没有原罪,错的是让人觉得“真实得吓人”的那个真实的本体。 观众的共情和代入是有限度的 对电影的期待在变化 去年徐峥那部 《逆行人生》,口碑 票房都很难看。 不少人认为这部片放在《我不是药神》那时候上映,说不定反馈跟现在截然不同。 但症结就在于,《逆行人生》是基于对已成型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提炼而创作的。 不是它生错了时代,而是它没跑在时代前面。 相对应地,这些“牛马电影”的其中一类负反馈便围绕着此进行: “试图用接地气的方式与打工人共鸣,却流于将打工人的苦难变成刻奇的景观”。 当电影不再是造梦机器、不再能引领着观众去想象去思考,那它在大家生活中的定位必然会发生变化。 (图/媒体截图) 这两年一直有喜剧片大势、苦情现实片式微的趋势讨论。 票房大卖的电影多半有喜剧元素,《满江红》《抓娃娃》《唐探1900》《飞驰人生2》的类型标签里直接有喜剧片这一分类。 细分到“牛马赛道”同样如此,搞笑含量更高的《年会不能停!》《浪浪山小妖怪》《戏台》,都取得了比市场预测要好的成绩。 在被观众所接受的情绪张力安全阀之下,一些议题设置和视听美学追求才有更多被看到的机会。 比如《浪浪山》将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与数字技术结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团队参考了大量中国古建筑元素,被夸是中式写意巅峰之作。 影片里小猪妖的妈妈教诲他“领导器重你才派重活”,还总叮嘱他多喝水,引发了关于“职场自我鞭策陷阱”和“过度提醒”的讨论。 (图/媒体截图) 中伏刚过,一进影院心拔凉、只收获一肚子情绪的话,和自费上班听起来没差,在生气和窝囊之间选择了生窝囊气。 大家对牛马电影的期待变得又轻又重,如果在中间拿捏不好调配比就容易失衡跌落。 轻在于整体情绪要轻盈,霸王别姬依旧要想办法唱下去、潇洒跳脱小妖自然要继续当下去。 重在于情绪得能转化成一些力量感。 如果只有情绪敲锣打鼓匆匆喧嚣一场,就会有 职场暴力浪漫化奇观化、问题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创作遗憾与缺陷。 就像《胜券在握》里的男主,和邪恶boss火拼、打工人彼此救赎,爽了燃了两分钟后留下跟植脂末奶茶过喉一样的腻味。 (图/ 《胜券在握》里 ) 打工人发掘出大女主、霸总影视作品中的“卑微打工人”,不意味着一直有情绪余量和承载力去观看“打工人特供”作品。 当电影没法撼动生活秩序时,大家都不想给自己找不痛快。当然,电影本来就不承载这样的使命和滤镜。 好在,还是有一些值得期待的场景,就像网友@荻野荔荔 所想象的: 四个只有花名没有本名的小妖怪,在编制不保后鼓起勇气走出浪浪山,和隔壁种荔枝的败走长安的李善德碰上了......

来源:梦宇讲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