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长岛南隍城30万笼扇贝喜迎丰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1 16:25 2

摘要: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闫忠彬 安尚 摄影报道)海带丰收的喜悦还没过去,扇贝丰收又接踵而至。近日,长岛南隍城乡迎来虾夷扇贝大规模收获与火爆销售的“黄金时期”。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闫忠彬 安尚 摄影报道)海带丰收的喜悦还没过去,扇贝丰收又接踵而至。近日,长岛南隍城乡迎来虾夷扇贝大规模收获与火爆销售的“黄金时期”。

立秋后的“蓝色粮仓”,渔歌更加嘹亮。放眼望去,各养殖场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沉甸甸的虾夷扇贝吊笼挂满养殖架,大大小小的渔船往来穿梭,工人们动作娴熟,吊钩起落间,一笼笼虾夷扇贝就被稳稳地装上船、运往岸边。岸上,卸笼、解笼、清洗分拣、装箱、称重、加冰、封箱,各道工序紧密衔接、高效有序,将这份大海的馈赠迅速运往四方餐桌。

据统计,今年南隍城乡虾夷扇贝养殖数量在30万笼以上,收获量超过100万斤,产值突破600万元。得益于当地良好的养殖环境和科学先进的养殖技术,南隍城的虾夷扇贝肉质肥美、营养丰富,无论是做成刺身,原汁原味地展现其鲜甜;还是清蒸、白灼,保留其鲜嫩口感;抑或是烧烤,增添独特的风味,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不久前,南隍城乡近3000亩海带产量达8000吨以上,产值超过500万元。当前,南隍城养殖的虾夷扇贝、鲍鱼、海胆等养殖品种又迎来销售旺季,确保了伏季休渔期间海鲜市场的供应,成为国内海鲜类食品供应的重要“蓝色粮仓”。

南隍城乡作为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区域,精心布局“1+N”产业格局,致力于打造海上粮仓,注重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发展的平衡,坚持立体生态养殖,上层保持藻类3000亩规模;中层养殖虾夷扇贝稚贝苗种;底层底播海参、鲍鱼苗、海胆苗,实现了藻贝海珍品立体化养殖。同时,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建设,积极向深远海养殖进军。先后在“蓝色粮仓”产业园核心区底播扇贝稚苗、马粪海胆等4500万枚,进一步丰富了海洋牧场的海底环境。8座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经海”系列网箱先后在南隍城海域下潜投入使用,打造以“自升式多功能海洋牧场平台+钢制浮式网箱”灵活性养殖模式,以更智能、更生态的方式,拓宽养殖海域,激发养殖活力。

责任编辑:赖皓阳

来源:大小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