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无论是在小区里,还是商场、游乐园,老人带娃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在这些老人中,又以姥姥带娃居多。
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你家娃是姥姥带还是奶奶带?
现在无论是在小区里,还是商场、游乐园,老人带娃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在这些老人中,又以姥姥带娃居多。
中国新闻网曾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3565份有效投票中,姥姥带娃的家庭占比达43.9%,而奶奶带娃的家庭仅占14.7%。
很多姥姥作为随迁老人,将老伴留在家里,也是不远千里来到女儿家中“搭把手”,就是为了让女儿能够安心从事自己的事业。
有宝妈说,自己生娃的勇气是妈妈给的,如果妈妈不在,自己万万是不会生娃的。
但是也有宝妈会很真实的发出感慨:如果可以,请尽量不要让姥姥带娃。
很多宝妈直言,自己内心很矛盾,一方面想让妈妈帮忙照顾孩子,自己身心都很轻松,一方面又不愿意让自己的妈妈这么累。
姥姥带娃,有很多好处,其中也存在很多心酸,有人说,姥姥带娃,带的是爱,熬的是命,伤的是情,这也是当代家庭育儿中最扎心的现实。
可能会有人说,姥姥给自家闺女带娃,有啥压力的?
此言差矣,同事说自己的妈妈,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来给自己带娃,觉得住在自己家,不自在,像个外人。
很多有着传统观念的老人,能够放下心里的芥蒂,给闺女带娃是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在她们的观念中,住在女儿女婿家,总觉得自己是客人,心理上感到“寄人篱下”。
一位姥姥坦言:"帮女儿带了3年娃,至今不敢在沙发上躺平看电视。说话做事都要小心翼翼。”
一些宝妈发现,如果是公公婆婆带娃,老公一般还会帮着自己的父母带带孩子,反之,如果是自己的爸爸妈妈过来,他就完全成了甩手掌柜。
有些女婿的态度也是表面客气,但是明里暗里却对姥姥带娃的日常事宜和理念有所质疑,这让姥姥非常不自在。
另外一方面,在带娃的事宜上,婆家和娘家容易引发关于带娃的权利之争。
同事欢欢一天请假就是因为,公公婆婆过来看孙子,无意间说起亲家不让他们带孩子,姥姥觉得面子上无光,结果两家的老人都走了,没人带娃了,她只好请假一天自己亲自带。
带孩子不是一件轻松活,尤其是孩子刚出生不久和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大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大。
一般奶奶带娃,总觉得是给媳妇带的,心理上不是那么情愿,如果宝妈在家,她们很多时候,能惜力就惜力;
不会像姥姥在的时候,因为怕女儿累着,于是主动承担很多活,冲奶、喂奶、拍嗝、哄睡,抱孩子、换尿布,姥姥无形中会做很多,这就造成姥姥腰酸背痛是常事,睡眠时间也是碎片化。
记得大宝三四个月的时候,当时产假刚结束,因为想让大宝喝上几口新鲜的“妈妈牌”鲜奶,姥姥会抱着大宝,坐公交四十分钟,过来找我喂喂奶,然后又坐公交回去。
有时候会带着孩子在附近的商场玩,等着我一起下班,这一天的劳累可想而知。
小区里有一位带娃的老人,一看就是姥姥,因为她的女儿是独生女,为了弥补遗憾,女儿生了两娃,两个相差2岁,女儿上班后,带娃的责任就全权交给姥姥了。
这位老人看起来气色非常不好,因为怕给子女添麻烦,一般有个小病她都硬扛着,直到熬不下来了,才让女儿请假自己稍微休息一下。
姥姥带娃,往往还容易陷入“身份尴尬”的处境中。
在大众传统的认知中,认为奶奶带娃是天经地义,姥姥带娃就是帮忙。
一般奶奶身体不好、带不了娃的,或者家里无老人可带的,只好央求自己的妈妈帮忙带娃,所以姥姥的付出被视为理所当然。
很多老人,好不容易将子女拉扯大,辛苦一辈子,也退休了,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但是因为要照看外孙,所以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人生活和兴趣爱好。
《出走的决心》中,一辈子被困在家庭事务中的李红,想在晚年追求自己的生活,去自驾旅行,但是因为外孙没人照看,所以她不得不一次次的推迟自己的计划,等孩子出生后、上学后、长大后……
尽管影片最后,李红终于挣脱现实的樊笼,为自己而活一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却不得不践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根本没有自己的生活。
姥姥带娃的尴尬处还在于,你以帮忙的身份进入,如果爷爷奶奶有空带娃,她又面临着“随时退出”的可能。
而且在一个家庭中,两代人的育儿观念不同,肯定会有矛盾争端,姥姥辛辛苦苦带娃,却没有话语权,在关于孩子的重大决定中,往往被排除在讨论之外,也会让姥姥非常伤心。
尤其等孩子长大后,老人不得不退出,而习惯照顾孩子的老人,心理内心也会有所空缺。
老人带娃有很多隐性代价,比如说健康透支、承受的心理压力,以及可能遇到的家庭矛盾。
在我们身边,会发现老人带娃实在是太累了,一年365天,全年无休,从早到晚,都是见到老人推着孩子玩耍、老人照顾,老人接着上下学,老人辅导功课。
且不说老人的知识储备和育儿常识能不能与时俱进,适应孩子这个进化的物种,但就体力和精力而言,老人实在是承受不了如此高强度的育儿工作。
孩子是父母的,不是老人的,养育责任不能外包,父母的角色无法被替代;
孩子的学业、社交、三观塑造,最终需要父母主导,老人无法替代。
老人是家里的帮手,主要育儿责任还是父母,父母双方都要参与进来,而不是单纯依赖姥姥或者奶奶;
尊重老人的付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多陪伴孩子,让老人有自己的休闲时间。
《隔代养育》中提到祖父母带娃,超过5天,就会对他们造成压力和负担,反而不利于健康科学育儿。
在一个家庭中,明确家庭分工,老人负责接送、做饭,父母负责教育和习惯培养。
边界清晰的家庭更和谐,明确责任,才能减少矛盾,让孩子健康成长。
来源:豆芽妈妈育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