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看发展丨楚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软环境再优化 硬支撑更有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1 12:10 1

摘要:走进楚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远景能源(楚雄)智能风机叶片制造工厂内,长达98米的国内陆上最长风机叶片整齐排列;车间里生产线繁忙运转,每隔28小时就生产出一件新叶片;专运货车装载完毕,随即运往贵州、广西等地。

走进楚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远景能源(楚雄)智能风机叶片制造工厂内,长达98米的国内陆上最长风机叶片整齐排列;车间里生产线繁忙运转,每隔28小时就生产出一件新叶片;专运货车装载完毕,随即运往贵州、广西等地。

但在项目初期,运输之路并非坦途。“楚雄高速路口不具备大件运输条件,每车四五十吨的叶片无法通行。”工厂基地负责人付平宇说,“园区管委会知悉后迅速协调相关部门,改造高速路口,还专门修建了适配叶片运输的道路,政府前期的大力支持,给了我们扎根发展的十足信心。”依托云南优越的气候与丰富的水电资源,该基地综合成本显著降低,自2023年5月投产至今,已下线超千套新型叶片,年产值超10亿元。

在楚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像远景能源这样享受政策温度、感受服务力度的企业很多。作为全国第三家、云南省首家设立于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国家级高新区,楚雄高新区始终坚持“大抓工业、主攻产业”发展思路,围绕“1园+3片区+6分园+N产业园”总体布局,积极推行“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持续推进制度供给、服务提质、要素聚合等改革,着力打造“政府有为、企业有感”的营商生态,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老牌园区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据初步统计,今年1至6月,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80.75亿元,同比增长2.9%。

制度供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石。楚雄高新区创新推行“产业链专班+2115工作法”服务机制,严格执行每2月开展1次全覆盖走访、1次专题研判,精准掌握企业经营、发展规划、困难问题、诉求需要、上下游配套5类关键信息的“2115”工作法,通过“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实现从普惠服务向精准赋能转变,全面提升服务质效。同时,爱商护商专员制、帮办代办服务制等6项制度相继落地,专业化代办小组“白+黑”为项目提供审批服务。通过“一企一案”定制服务梳理48项帮办清单,项目开工时间平均缩短60天。《楚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商环境十条措施》的出台,构建起坚实的制度保障体系。“一窗通办”、税务“简事快办”、“标准地”出让、“拿地即开工”、“以函代证”等改革举措,显著提升了“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效能与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审批”效率。

服务的温度与速度,在云南衡楚药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中体现得尤为真切。面对企业850吨化学原料药项目一期建设关键期的“融资贷款难”,楚雄高新区主动协调多家金融机构,成功促成与浦发银行的信贷合作。2025年5月,5000万元贷款及时获批,解了公司燃眉之急。7月,公司即投入1500万元购置设备,锅炉、污水处理设施已进场安装,其他设备采购合同悉数签订,为项目10月试产打下基础。不仅如此,面对企业反映的云甸园区供水不稳问题,高新区及时投入1.04亿元建设日供水能力3万立方米的云甸第三自来水厂及配套管网,彻底解决长期困扰企业的供水瓶颈。6月30日,园区新建的10千伏云甸Ⅱ回线正式投运,与原有220千伏苍岭变电站形成“双电源”格局,为园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保障。

“做企业的‘娘家人’,意味着遇见问题能换位思考,急企业所急、解企业所盼。”楚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朝俊表示,“对企业真心实意,才能让他们遇到难题时第一时间想到我们。”优越的地理位置、厚积的发展优势叠加优质的营商环境,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落地,一批批重点项目加速集聚、加快建设。晶冠食糖加工基地、药科院高端制剂基地等5个项目进入试产冲刺;明翔铸造智能化改造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中广核燃气发电、药科院二期等16个项目前期工作加速推进;区内老牌企业楚雄滇中有色金属公司通过技改引入不锈钢永久阴极电解工艺,生产出纯度高达99.9935%的阴极铜,能耗降低、效率跃升,构建起“原生+再生”协同的全产业链闭环。

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