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华七彩彝绣)是一家集彝族刺绣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展示、技能培训和非遗传承为一体的服务型民营企业。2016年,在云南省南华县残疾人联合会的帮扶支持下,南华七彩彝绣创建为县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引领全县残疾人决战
5月16日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
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
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云南有8名个人、6个集体获表彰
其中
楚雄一企业被表彰为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原文如下
↓↓↓
全国自强模范
(云南省)
此路恒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自力民族服饰工艺品有限公司经理
李能龙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勐戛镇象塘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何木林 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木林畜牧经营部负责人
李红富 普洱市巅清摆尾箐茶庄负责人
王经慧 女 云南经乐善室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
苏渝江 红河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云南省)
隆阳区残疾人联合会
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永善县残疾人联合会
新平县残疾人联合会
文山市公安局
曲靖市财政局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云南省)
龚文胜 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
熊 莹女 云南谦律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了解多一点
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华七彩彝绣)是一家集彝族刺绣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展示、技能培训和非遗传承为一体的服务型民营企业。2016年,在云南省南华县残疾人联合会的帮扶支持下,南华七彩彝绣创建为县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引领全县残疾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截至2024年底,南华七彩彝绣建有1个加工厂和8个扶贫车间,共有绣工1879人,其中有残疾人绣工109人(含县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云南省刺绣工艺大师1人,云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领军人才3人)。2024年,实现生产性收入3168.2万元。2020年以来,通过省州县残联大力帮扶支持和精心培树,南华七彩彝绣成功创建为云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一级示范基地和全国首批“美丽工坊”。
近年来,南华七彩彝绣充分发挥帮扶、引领、带动残疾人就业创业、增收致富作用,坚持以广泛开展彝族刺绣技能培训、吸纳残疾人就业、收购残疾人刺绣品增加收入为抓手,激发残疾人内生动力、就业创业活力,根据残疾人身体状况和家庭实际,按照“公司+合作社+家庭+绣娘”和“统一订单、分散加工、统一收购”等经营模式,将千家万户变成刺绣产业生产车间,公司家庭结合方式把生产工序化整为零,实现了就业一人、致富一户、带动一群的目标,为残疾人插“翅”添“翼”,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生活的梦想,闯出了一条扶残助残的成功之路。
技能培训助残疾人树立自信
残疾人就业面临诸多挑战,加强技能培训是增强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提升残疾人参与社会、融入社会能力的有力举措。在各级残联、人社、妇联、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部门大力帮扶支持下,南华七彩彝绣充分发挥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造血”功能,抓住东南大学等高校定点帮扶南华县的机遇,依托东南大学等高校和全县各级各部门资源优势,加大彝族刺绣技能、非遗传承、残疾人刺绣技能和初中级培训力度,参与配合南华县第二届“东大杯”刺绣技能大赛、“中行—东大—云锦”杯第二届南华彝绣刺绣技能大赛、千年指尖技艺 绣出美好生活——南华县首届彝绣文化周非遗展演,积极选送绣工参加楚雄州2023年职工职业大赛手工刺绣决赛、第七届云南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乡村工匠职业技能比赛等赛事活动。
2020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刺绣培训班300余期,培训群众19200多人,其中培训残疾人绣工1200人(次),培养国家“手绣制作工”考评员12名、云南省手绣制作工高级教师15名,楚雄州百名残疾人绣娘35名,不断提升了残疾人刺绣知识和技能,不仅增强了残疾人自强自立的信心,还壮大了残疾人绣工数量,有力带动了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和家庭增收,全力推动全县彝绣产业迈向新高度。
帮扶结合助残疾人就业创业
近年来,南华七彩彝绣始终尊重残疾人多元能力,认可并充分发掘残疾人潜能,让残疾人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成为社会主义的共享者和建设者。充分发挥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美丽工坊”特色优势,以残疾人为本,聚力打造更优的就业平台、就业环境,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业岗位,优化更好的就业结构、提供更适合的就业创业服务。针对残疾人出行不便,行动困难的实际,通过“以师带徒、以老带新、以能带弱、以健助残”措施,规模化为农村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就近就便就业机会,有效助力残疾人群体、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从根本上激发了残疾人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
南华七彩彝绣还积极与东南大学等定点帮扶高校加强合作,搭乘政府技能培训“专列”,采取“不出村就能学绣花,不离家就能挣到钱”的培训方式,把培训办到村委会(社区),让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培训,向她们手把手传授刺绣技艺。在做好做实培训的同时,动员残疾绣娘和农村妇女加入刺绣合作社,免费配送绣料,群发订单图样,定时回收绣品,按时支付报酬,让“小绣针”成为致富“大名片”。在南华七彩彝绣的引领带动下,截至2024年底,全县有2万余人端上了“彝绣饭碗”,有109名残疾人稳稳吃上了“彝绣饭”,“领着娃,绣着花,养着家”成为绣娘的真实写照。残疾绣工们用小小绣花针绣出自我价值,绣出了幸福新生活,传递着奋斗的力量。南华七彩彝绣先后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等栏目,两度被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外文频道向世界深度报道。
携手同行助残疾人精彩人生
不同的人生,同样的精彩。南华七彩彝绣有109名残疾人,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但同时也是公司的平等成员,同样享有出彩的机会、精彩的人生。在南华七彩彝绣展厅里,设有荣誉展示、云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一级示范基地职工信息、南华七彩彝绣和美丽工坊荣誉墙等展板展示,残疾绣工和健全人绣工同框展示,让残疾人更有尊严、更有体面地工作生活。
近年来,南华七彩彝绣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强化社会责任,厚植为民情怀,倾情关心帮扶残疾人,以“精准助残、精细惠残、精心扶残”为工作主线,以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增加收入为帮扶残疾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帮扶残疾人,不断创造残疾人就业条件、提供便利,携手残疾人一路前行,全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让越来越多残疾人走上就业创业之路,越来越多梦想向阳而生、绽放光彩,活出了人生的精彩。
编辑丨黄晓婷 整合
素材来源丨“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楚雄州残疾人联合会
图片来源丨“楚雄发布”资料图
一审丨黄晓婷
二审丨农耀
三审丨寸明刚
©楚雄州融媒体中心
来源:楚雄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