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怕的是这并非个例,安徽亳州生产的低价茶包被曝掺假成风:土渣、木屑、树叶打碎充当中药,成本1块多的劣质茶包,摇身一变成30元的“养生神器”。网友怒斥:“商家良心被狗吃了!”
“喝完两天,没补气反而腹泻!”最近有网友爆料自己9.9元网购的“四宝茶”,竟成了“毒药”。
可怕的是这并非个例,安徽亳州生产的低价茶包被曝掺假成风:土渣、木屑、树叶打碎充当中药,成本1块多的劣质茶包,摇身一变成30元的“养生神器”。网友怒斥:“商家良心被狗吃了!”
记者追踪发现,亳州部分茶包工厂藏身居民区,连厂名都没有。有个负责人直言:“山楂籽、路边的桑树枝打碎装袋,加点土压秤,网上卖得便宜没人管”。
更离谱的是,商家用“幽灵网店”套路:低价引流→疯狂造假→关店跑路→换个马甲继续骗。一家店铺月赚二三十万,就赚这一波,赚完就跑,消费者维权时连地址都是假的。
亳州本是中药材之都,如今却沦为造假重灾区。有商家坦言:“卖真货成本5块,根本拼不过1块5的假货”。低价茶包通过一些网购平台流向全国,靠“咔咔减肥”“熬夜党必备”等话术收割一些爱美的年轻女子。评论区一片哀嚎:“以为薅到羊毛,结果喝了一肚子树皮汤!”
就像这个商家负责人说的那样,你以为喝完这个茶包感觉暖暖的是茶包的作用啊,其实可能就是你喝的那一口热水的作用[捂脸]。
尽管部分店铺被曝光后下架,但换个名字又能卷土重来。市场监管部门坦言:“人手不够,假地址太多,根本查不过来”。平台算法推荐机制更成帮凶——低价商品流量倾斜,消费者反复踩坑。
网友质问:“9块9包邮的茶包,平台抽成时不审核吗?”那些打擦边的多的很,比如邮政的直播间被模仿的多的是,很多眼尖的网友已经发现问题,希望平台也多管管吧!
1. 看价格:正规四宝茶原料成本至少5元,低于此价的慎买,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
2. 验资质:选择有SC认证、成分表清晰的大品牌,警惕“三无产品”;
3. 辨品质:真茶包茶叶完整、茶汤透亮,假货冲泡后杂质漂浮、有土腥味。
当“喝热水”都比9块9茶包安全时,我们买的不是养生,而是焦虑。消费者要擦亮眼,平台和监管更该筑牢防线。毕竟,健康容不得“掺假”,良心经不起“打碎”。你买过这类茶包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
来源:灵魂解说员--868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