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银行大厅里,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正对着柜台里的工作人员大声说话。
银行大厅里,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正对着柜台里的工作人员大声说话。
"我要冻结我的银行卡!"
"老太太,您别激动,先坐下来说。您为什么要冻结自己的银行卡呢?"
老太太颤抖着从包里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条微信消息。
老太太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我给我孙子转了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六块钱的生日红包,她就回我这两个字!"
01
六十三岁的李桂花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因为两个字而如此愤怒。
春风拂过江南小城,柳絮飞舞在三月的阳光里。
李桂花坐在客厅的老式沙发上,手里端着一杯已经凉透的茶。
电视里正播放着晨间新闻,但她的思绪早已飘到了别处。
今天是她孙子小宝的五岁生日。
五岁,多么美好的年纪。
她记得儿子李明小时候过生日,她总是亲手给他做长寿面,煮几个荷包蛋,一家人围坐在小小的餐桌旁,其乐融融。
那时候虽然条件不好,但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是甜的。
现在不一样了。
儿子李明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城工作,娶了城里姑娘张雯雯,生了小宝。
他们一家三口住在省城的高档小区里,而她这个当奶奶的,却只能隔着几百公里的距离,通过手机屏幕看孙子长大。
李桂花拿起手机,翻开相册。
里面全是小宝的照片,从襁褓中的婴儿到现在活泼可爱的小男孩。
每一张照片都是她用微信保存下来的,因为她很少有机会亲自给孙子拍照。
"妈,我上班去了。"
丈夫老张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路上小心。"
李桂花头也没抬地应了一声。
老张是环卫工人,每天早上五点就要出门,晚上七点才能回来。
夫妻俩都是普通人,老张一个月三千块钱的工资,她在小区附近的超市打工,一个月两千五。
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他们从来没有在儿子面前哭过穷。
李桂花打开手机银行,看着账户余额:47,832元。
这是她和老张几年来的全部积蓄。
其中有一万多块钱还是去年眼病手术后剩下的医保报销款。
她咬了咬牙,点开转账页面。
给小宝的生日红包,她早就想好了,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六元。
12666,一路顺顺,寓意孙子一辈子都顺顺利利。
这个数字是她昨晚翻来覆去想了一夜才决定的。
一开始她想给八千八百八十八,寓意发发发。
后来又想给九千九百九十九,寓意长长久久。
但最终还是选择了12666,因为她希望孙子能够一路平安,一路顺利。
虽然这笔钱对她和老张来说并不是小数目,但孙子五岁生日,一辈子只有一次。
她点击收款方,输入了张雯雯的微信号。
虽然心里有些忐忑,但她还是选择把钱转给儿媳妇,而不是直接给儿子。
毕竟小宝还小,零花钱都是雯雯管着的。
而且她也想通过这个举动,向儿媳妇表达自己的善意。
自从儿子结婚以来,她和张雯雯的关系一直不太好。
不是因为什么大矛盾,就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
城里姑娘和乡下婆婆之间,总是有着一些微妙的距离感。
张雯雯很少主动给她发消息,即使她主动询问小宝的情况,对方的回复也总是很简短。
"挺好的。"
"没事。"
"嗯嗯。"
这样的对话让李桂花感到无形的压抑,但她不敢说什么。
因为她害怕儿媳妇不高兴,害怕影响儿子的家庭和睦,更害怕以后见孙子的机会更加稀少。
转账页面上,她小心翼翼地输入金额:12666。
然后在留言栏里写道:"小宝生日快乐!奶奶祝你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手指在发送键上停顿了几秒钟。
李桂花深吸了一口气,点击了发送。
手机屏幕上出现了"转账成功"的提示。
她的心跳加快了几分,既紧张又期待。
期待着儿媳妇的回复,期待着小宝收到红包时开心的样子。
虽然她看不见,但她能想象得出来。
时钟滴答滴答地走着,李桂花的目光始终盯在手机屏幕上。
五分钟过去了,没有回音。
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
她开始有些坐不住了,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人群。
也许雯雯在忙着给小宝过生日,没时间看手机。
也许她正在准备生日蛋糕,正在拍照发朋友圈。
李桂花这样安慰着自己,但心里的不安却在一点点放大。
02
半个小时后,手机终于响了。
李桂花几乎是瞬间拿起了手机,心跳如鼓。
屏幕上显示着张雯雯的头像,下面有一条新消息。
她深吸了一口气,点开了对话框。
就两个字,没有句号,没有表情符号,没有任何温度。
李桂花愣住了,手机差点从手中滑落。
她反复看了好几遍,以为自己看错了。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冰冷得像三月的倒春寒。
这两个字像两把刀子,直接插进了李桂花的心里。
她给孙子转了一万多块钱的生日红包,换来的就是这样冷漠的回应?
连一句"谢谢"都没有,连小宝的一张生日照片都没有分享。
李桂花感到一阵眩晕,她扶着墙壁慢慢坐回到沙发上。
手机在她的腿上显得异常沉重。
她想起了自己刚才在转账时输入的那段话:"小宝生日快乐!奶奶祝你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那些真诚的祝福,那些发自内心的关爱,在这两个字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李桂花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她不是因为钱而哭,虽然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六元对她来说确实不是小数目。
她是因为那种被忽视的感觉而哭,因为那种不被重视的委屈而哭。
她拿起桌上的纸巾擦了擦眼泪,然后重新看向手机。
也许是自己想多了,也许张雯雯真的很忙。
也许她应该再等一会儿,也许一会儿就有小宝的生日照片发过来了。
李桂花这样安慰着自己,但心里的失望却怎么也压不下去。
她想起了去年小宝四岁生日的时候。
那时候她也给雯雯转了八千八百元的红包。
雯雯的回复是:"谢谢妈,小宝很开心。"
虽然也很简短,但至少有基本的感谢,至少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意被接受了。
今年怎么连这样的基本礼貌都没有了呢?
李桂花拿起手机,想再发一条消息过去。
"雯雯,小宝的生日蛋糕照片能发一张给奶奶看看吗?"
她打了这行字,但犹豫了很久没有发送。
她害怕显得自己太小心眼,害怕因为计较这些细节而被认为是那种难相处的婆婆。
但她又实在想看看孙子过生日的样子。
在小宝的前四个生日里,她只参与过第一个。
那时候小宝刚满一岁,雯雯还在坐月子,李桂花特意坐了四个小时的长途汽车赶到省城,亲手给小宝做了长寿面。
那是她见过的最美的画面:小小的人儿坐在高脚椅上,胖嘟嘟的小手抓着面条往嘴里送,弄得满脸都是。
李桂花当时拍了很多照片,回家后反复翻看,每一张都能让她笑出声来。
但从第二个生日开始,她就再也没有被邀请参加过。
不是因为明确的拒绝,而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
"妈,今年我们就简单过一下,不麻烦您大老远跑过来了。"
"妈,小宝这几天有点感冒,怕传染给您。"
"妈,我们这次准备去游乐园过,地方有限。"
每一个理由听起来都很合理,但李桂花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张雯雯不愿意她参与到小宝的成长中来。
在张雯雯的家族观念里,李桂花只是一个需要保持距离的乡下亲戚,而不是小宝的奶奶。
这种认知让李桂花感到深深的痛苦。
她看着窗外渐渐西沉的太阳,心情比天色更加灰暗。
也许她应该给儿子李明打个电话,问问小宝的生日过得怎么样。
但她又担心这样会引起儿子和儿媳妇的矛盾。
如果李明知道她因为雯雯回复的两个字而不开心,会不会觉得她小题大做?
会不会觉得她这个当妈的太难伺候?
李桂花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中。
她既想维护自己作为奶奶的尊严,又不想破坏儿子的家庭和睦。
这种进退两难的感觉让她无比疲惫。
手机又响了一声,李桂花满怀期待地拿起来看。
是小区物业发来的通知:"各位业主,明天上午将进行小区绿化修剪,请注意出行安全。"
李桂花苦笑了一下,继续等待着来自儿媳妇的消息。
但直到晚上老张下班回家,她的手机都再没有响过。
03
晚上七点半,老张推开门走了进来。
他满身疲惫,脸上还带着一天工作留下的尘土。
"桂花,怎么不开灯?"
屋子里一片昏暗,李桂花就这样坐在沙发上,像一尊雕塑。
老张按亮了灯,看到妻子红肿的眼睛。
"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老张放下手中的保温盒,快步走到李桂花身边。
"没事,就是想小宝了。"
李桂花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但眼泪又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老张坐在她身边,伸手轻抚她的后背。
"今天是小宝生日,你给他们寄什么礼物了吗?"
"我给雯雯转了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六块钱。"
李桂花的声音很小,像是怕被别人听见。
老张听了之后皱起了眉头:"这么多?咱家哪有这么多闲钱?"
"我知道钱多,但小宝五岁生日,一辈子就一次。"
李桂花看向丈夫,眼神中带着一丝愧疚。
她知道老张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为了攒这些钱吃了多少苦。
"你给了就给了,我没有怪你的意思。小宝是我们的孙子,给他花钱应该的。"
老张虽然心疼钱,但他更心疼妻子。
"那你怎么哭了?雯雯她们不高兴?"
"不是不高兴,是..."
李桂花犹豫了一下,把手机递给老张。
"你看看她给我回的什么。"
老张接过手机,看到了那两个冷冰冰的字。
他的表情瞬间严肃起来。
老张虽然文化不高,但他懂得人情世故。
收到一万多块钱的红包,就回复两个字,这确实有些过分。
"她就说了这些?"
"就这些,没有谢谢,没有小宝的照片,什么都没有。"
李桂花的委屈一下子全部爆发出来。
"老张,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她对我总是这么冷淡?"
老张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可能城里人都是这样,不太会表达。"
"不是的,我看她在朋友圈里挺活泼的,经常发小宝的照片,配很多文字。但就是对我们冷淡。"
李桂花拿过手机,打开了张雯雯的朋友圈。
果然,就在今天下午,张雯雯发了好几条关于小宝生日的动态。
精美的生日蛋糕,漂亮的生日布置,小宝开心笑脸的照片,每一条都配了很多文字:
"我的小宝贝五岁啦!愿你永远快乐健康!"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我的小王子就五岁了,妈妈爱你!"
"生日快乐我最可爱的儿子,你是妈妈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
每一条动态都有几十个点赞和评论,张雯雯回复得很用心,每个评论都有回应。
甚至连她的同事随便发个生日祝福,张雯雯都会回复一长串感谢的话。
但面对婆婆的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六元红包,她只回复了两个字。
这种对比让李桂花的心如刀割。
"你看,她对别人都很热情,就对我们这样。"
李桂花把手机给老张看,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失望。
老张看完后,脸色铁青。
他是个老实人,平时不善言辞,但这次真的生气了。
"这个雯雯,怎么能这样对待你?你是小宝的奶奶,她应该尊重你。"
"算了,也许我要求太高了。"
李桂花摆摆手,但心里的委屈却更重了。
"什么要求太高?做人最基本的礼貌都没有,这算什么儿媳妇?"
老张越说越激动,平时温和的脾气完全不见了。
"你别这样,万一传到李明耳朵里,他们夫妻俩又要闹矛盾。"
李桂花赶紧拉住老张的手。
"说得对,还是咱们老人家受委屈。"
老张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眼神中满是无奈。
两个老人就这样坐在客厅里,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外面的夜色越来越深,但他们的心情比夜色更加沉重。
"要不你给李明打个电话,问问小宝生日过得怎么样?"
老张提议道。
"我也想打,但又怕显得我们太小心眼。"
李桂花看着手机,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李明的电话打了过来。
李桂花看到儿子的名字,心情瞬间复杂起来。
她既期待又紧张,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儿子。
"妈,小宝收到你的红包了,谢谢你。"
李明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听起来有些疲惫。
"不用谢,小宝生日快乐。你们今天过得怎么样?"
李桂花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一些。
"挺好的,买了蛋糕,拍了照片。小宝很开心,一直说想念奶奶。"
"是吗?那就好。"
虽然儿子这样说,但李桂花的心情并没有好转多少。
如果小宝真的想念她,为什么张雯雯不让小宝给她打个电话呢?
为什么不发几张小宝的生日照片给她看呢?
"妈,红包的事情..."
李明的声音突然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什么难以启齿的话要说。
"怎么了?"
李桂花的心突然提了起来。
"没什么,就是觉得您给得太多了。我和雯雯都有工作,小宝的生活费不用您担心。"
"钱多钱少不重要,心意最重要。"
李桂花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却在想着张雯雯那冷漠的两个字。
"我知道,但您和爸爸也不容易,以后不用给这么多了。"
电话那边传来了张雯雯说话的声音,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明显是在催促李明。
"行,我知道了。你们早点休息吧。"
李桂花匆匆挂断了电话,心情更加沉重。
连儿子都觉得她给得太多了,这让她感到深深的挫败感。
04
第二天一早,李桂花早早就醒了。
昨晚她几乎整夜没睡,脑海里反复回想着张雯雯的那两个字。
老张已经出门上班了,偌大的房子里只剩下她一个人。
她坐在餐桌旁,面前放着一碗白粥,但她一点食欲都没有。
手机静静地躺在桌上,屏幕黑着,像是在嘲笑她昨天的期待。
李桂花拿起手机,再次打开了和张雯雯的聊天记录。
那个孤零零的两个字依然刺眼,下面是她转账的记录:12666元。
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六元,对她来说是什么概念?
那是她在超市工作五个多月的工资。
那是老张顶着烈日和严寒,扫了四十多天街道的收入。
那是他们老两口省吃俭用,每顿饭都精打细算才攒下的血汗钱。
但在张雯雯眼里,这笔钱似乎只值两个字。
李桂花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见张雯雯的情形。
那是四年前,李明带着女朋友回家见父母。
张雯雯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化着精致的妆容,说话轻声细语。
李桂花当时觉得这个姑娘很文静,很有教养,是个好媳妇的料。
为了给未来儿媳妇留下好印象,她特意去菜市场买了最新鲜的食材,亲手做了一桌子菜。
糖醋排骨、红烧鱼、白切鸡、蒜蓉青菜...每一道菜都是她的拿手好戏。
张雯雯也表现得很有礼貌,夸奖菜很好吃,还主动帮忙收拾碗筷。
那顿饭吃得很愉快,李桂花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儿媳妇。
但婚后的相处却让她逐渐看清了现实。
张雯雯对她的态度就像是对待一个普通的亲戚,客气但疏远,礼貌但冷淡。
每次李桂花想去省城看孙子,总是被各种理由推脱。
每次她在微信群里发消息,张雯雯要么不回复,要么就是简单的一两个字。
渐渐地,李桂花明白了,张雯雯从骨子里就瞧不起她这个乡下婆婆。
在张雯雯的世界里,李桂花只是一个需要维持基本礼貌的长辈,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人。
这种认知让李桂花感到深深的痛苦和无力。
她想要融入儿子的新家庭,想要参与孙子的成长,但总是被一道无形的墙给阻挡着。
手机突然响了,李桂花以为是张雯雯发来了什么消息,赶紧拿起来看。
"桂花,昨天我孙女生日,我给了五百块钱红包,她高兴得不得了,还给我发了一条语音消息,听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看到这条消息,李桂花的心情更加复杂。
别人家的孙女收到五百块钱都那么开心,会主动发语音表示感谢。
而她给了一万多块钱,换来的却只是冷冰冰的两个字。
这种对比让她感到深深的委屈和不公。
李桂花放下手机,走到阳台上。
春日的阳光洒在她脸上,但她感受不到任何温暖。
楼下的小区广场上,几个老太太正在晨练,有人在打太极,有人在跳广场舞。
她们看起来都很快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李桂花想起曾经有邻居邀请她一起去跳广场舞,但她总是说要在家等儿子的电话,等孙子的视频。
现在想想,这些等待是多么可笑。
儿子一个月也就打两三次电话,每次都匆匆忙忙的,说不了几句话就挂断了。
孙子的视频更是奢求,張雯雯从来不主动安排,她也不好意思开口要求。
李桂花突然意识到,自己这几年过得是多么压抑和被动。
她把自己的全部情感投注在了一个并不接受她的家庭上,忽略了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也许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
也许她应该让张雯雯知道,她的冷漠已经伤害了一个老人的心。
李桂花重新拿起手机,打开了银行APP。
她要冻结自己的银行卡。
虽然这样做有些极端,但她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抗议。
她不想再这样被动地承受冷暴力,她要让对方知道,她也是有尊严的。
05
李桂花换上外套,决定去银行。
路上,她的心情五味杂陈,既有愤怒,也有不舍,还有一丝解脱。
春风吹在脸上,带着淡淡的花香,但她无心欣赏这美好的景色。
银行大厅里人不多,营业员看到李桂花走进来,礼貌地打了个招呼。
"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要冻结我的银行卡。"
李桂花的声音很平静,但眼神中带着坚决。
"冻结银行卡?是卡片丢失了吗?"
年轻的营业员有些疑惑,通常只有卡片丢失或者被盗刷的情况下,客户才会主动冻结银行卡。
"没有丢失,我就是想冻结它。"
"那您为什么要冻结自己的银行卡呢?这样您就不能正常使用了。"
营业员更加困惑了,这种情况她还是第一次遇到。
李桂花犹豫了一下,然后把手机递给营业员看。
"你看看,这是我儿媳妇给我回的消息,就两个字。"
营业员看到那个两个字,初时并不理解这有什么问题。
"老太太,您能详细说说情况吗?"
李桂花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讲述整件事情的经过。
从孙子的生日,到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六元的红包,再到那冷漠的两个字回复。
营业员听完后,表情也变得同情起来。
"老太太,我理解您的心情,但冻结银行卡可能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会给您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我不在乎不方便,我就是要让她知道,我也是有脾气的。"
李桂花的语气很坚决,显然已经下定了决心。
营业员想了想,说:"要不这样,您先冷静一下,回去和家人商量商量?如果您真的决定要冻结,隔几天再过来也可以。"
"不用商量,就现在办。"
李桂花拿出身份证,放在柜台上。
营业员看着这位固执的老太太,内心很是纠结。
从业务流程上来说,客户要求冻结自己的银行卡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从人情角度来说,她觉得李桂花这样做可能会后悔。
"老太太,您真的想清楚了吗?冻结后如果要解冻,需要您本人带着身份证过来办理。"
"想清楚了,现在就办。"
最终,营业员还是按照李桂花的要求,办理了银行卡冻结手续。
手续办完后,李桂花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
虽然这样做很冲动,甚至有些不理智,但她就是想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
回到家后,李桂花给老张发了一条短信:"我把银行卡冻结了。"
老张正在街道上清扫垃圾,看到这条短信后愣住了。
他立即给妻子回电话:"桂花,你怎么把银行卡冻结了?"
"我就是想让雯雯知道,我也是有脾气的人,不是她想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的。"
李桂花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仿佛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可是咱们的钱都在那张卡上,冻结了以后怎么办?"
老张有些担心,他们的积蓄全部在这张卡上,冻结了确实会带来很多麻烦。
"大不了用现金,我身上还有一千多块钱零花钱,够用一段时间的。"
"那雯雯那边怎么办?你这样做,她会生气的。"
"生气就生气,反正她本来就对我们不冷不热的。"
李桂花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其实也有些忐忑。
她知道这样做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矛盾,但她实在憋不住这口气了。
老张叹了口气:"算了,既然已经冻结了,那就先这样吧。但你要想好怎么和李明解释。"
挂断电话后,李桂花坐在沙发上,心情复杂。
冲动的行为过后,理智开始回归。
她开始担心这样做的后果。
万一儿子知道了这件事,会不会觉得她小题大做?
万一张雯雯更加生气,以后彻底不让她见孙子怎么办?
但事已至此,也没有后悔的余地了。
李桂花拿起手机,犹豫着要不要给张雯雯发一条消息,解释一下自己冻结银行卡的原因。
想来想去,她还是决定暂时不说,等对方发现了这个情况再说。
也许张雯雯根本不会发现,也许她根本不在意。
这样想着,李桂花的心情又变得沮丧起来。
她意识到,自己的所谓"抗议"可能只是一场自娱自乐的闹剧,对方根本不会在意。
子生日,我转了12666元给儿媳,她回复2个字,我直接冻结银行卡
订阅专属
现实情感·现代·家庭
飞碟故事汇
本故事19分钟读完17.6万人在看
关注
银行大厅里,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正对着柜台里的工作人员大声说话。
"我要冻结我的银行卡!"
"老太太,您别激动,先坐下来说。您为什么要冻结自己的银行卡呢?"
老太太颤抖着从包里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条微信消息。
老太太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我给我孙子转了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六块钱的生日红包,她就回我这两个字!"
01
六十三岁的李桂花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因为两个字而如此愤怒。
春风拂过江南小城,柳絮飞舞在三月的阳光里。
李桂花坐在客厅的老式沙发上,手里端着一杯已经凉透的茶。
电视里正播放着晨间新闻,但她的思绪早已飘到了别处。
今天是她孙子小宝的五岁生日。
五岁,多么美好的年纪。
她记得儿子李明小时候过生日,她总是亲手给他做长寿面,煮几个荷包蛋,一家人围坐在小小的餐桌旁,其乐融融。
那时候虽然条件不好,但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是甜的。
现在不一样了。
儿子李明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城工作,娶了城里姑娘张雯雯,生了小宝。
他们一家三口住在省城的高档小区里,而她这个当奶奶的,却只能隔着几百公里的距离,通过手机屏幕看孙子长大。
李桂花拿起手机,翻开相册。
里面全是小宝的照片,从襁褓中的婴儿到现在活泼可爱的小男孩。
每一张照片都是她用微信保存下来的,因为她很少有机会亲自给孙子拍照。
"妈,我上班去了。"
丈夫老张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路上小心。"
李桂花头也没抬地应了一声。
老张是环卫工人,每天早上五点就要出门,晚上七点才能回来。
夫妻俩都是普通人,老张一个月三千块钱的工资,她在小区附近的超市打工,一个月两千五。
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他们从来没有在儿子面前哭过穷。
李桂花打开手机银行,看着账户余额:47,832元。
这是她和老张几年来的全部积蓄。
其中有一万多块钱还是去年眼病手术后剩下的医保报销款。
她咬了咬牙,点开转账页面。
给小宝的生日红包,她早就想好了,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六元。
12666,一路顺顺,寓意孙子一辈子都顺顺利利。
这个数字是她昨晚翻来覆去想了一夜才决定的。
一开始她想给八千八百八十八,寓意发发发。
后来又想给九千九百九十九,寓意长长久久。
但最终还是选择了12666,因为她希望孙子能够一路平安,一路顺利。
虽然这笔钱对她和老张来说并不是小数目,但孙子五岁生日,一辈子只有一次。
她点击收款方,输入了张雯雯的微信号。
虽然心里有些忐忑,但她还是选择把钱转给儿媳妇,而不是直接给儿子。
毕竟小宝还小,零花钱都是雯雯管着的。
而且她也想通过这个举动,向儿媳妇表达自己的善意。
自从儿子结婚以来,她和张雯雯的关系一直不太好。
不是因为什么大矛盾,就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
城里姑娘和乡下婆婆之间,总是有着一些微妙的距离感。
张雯雯很少主动给她发消息,即使她主动询问小宝的情况,对方的回复也总是很简短。
"挺好的。"
"没事。"
"嗯嗯。"
这样的对话让李桂花感到无形的压抑,但她不敢说什么。
因为她害怕儿媳妇不高兴,害怕影响儿子的家庭和睦,更害怕以后见孙子的机会更加稀少。
转账页面上,她小心翼翼地输入金额:12666。
然后在留言栏里写道:"小宝生日快乐!奶奶祝你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手指在发送键上停顿了几秒钟。
李桂花深吸了一口气,点击了发送。
手机屏幕上出现了"转账成功"的提示。
她的心跳加快了几分,既紧张又期待。
期待着儿媳妇的回复,期待着小宝收到红包时开心的样子。
虽然她看不见,但她能想象得出来。
时钟滴答滴答地走着,李桂花的目光始终盯在手机屏幕上。
五分钟过去了,没有回音。
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
她开始有些坐不住了,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人群。
也许雯雯在忙着给小宝过生日,没时间看手机。
也许她正在准备生日蛋糕,正在拍照发朋友圈。
李桂花这样安慰着自己,但心里的不安却在一点点放大。
02
半个小时后,手机终于响了。
李桂花几乎是瞬间拿起了手机,心跳如鼓。
屏幕上显示着张雯雯的头像,下面有一条新消息。
她深吸了一口气,点开了对话框。
就两个字,没有句号,没有表情符号,没有任何温度。
李桂花愣住了,手机差点从手中滑落。
她反复看了好几遍,以为自己看错了。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冰冷得像三月的倒春寒。
这两个字像两把刀子,直接插进了李桂花的心里。
她给孙子转了一万多块钱的生日红包,换来的就是这样冷漠的回应?
连一句"谢谢"都没有,连小宝的一张生日照片都没有分享。
李桂花感到一阵眩晕,她扶着墙壁慢慢坐回到沙发上。
手机在她的腿上显得异常沉重。
她想起了自己刚才在转账时输入的那段话:"小宝生日快乐!奶奶祝你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那些真诚的祝福,那些发自内心的关爱,在这两个字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李桂花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她不是因为钱而哭,虽然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六元对她来说确实不是小数目。
她是因为那种被忽视的感觉而哭,因为那种不被重视的委屈而哭。
她拿起桌上的纸巾擦了擦眼泪,然后重新看向手机。
也许是自己想多了,也许张雯雯真的很忙。
也许她应该再等一会儿,也许一会儿就有小宝的生日照片发过来了。
李桂花这样安慰着自己,但心里的失望却怎么也压不下去。
她想起了去年小宝四岁生日的时候。
那时候她也给雯雯转了八千八百元的红包。
雯雯的回复是:"谢谢妈,小宝很开心。"
虽然也很简短,但至少有基本的感谢,至少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意被接受了。
今年怎么连这样的基本礼貌都没有了呢?
李桂花拿起手机,想再发一条消息过去。
"雯雯,小宝的生日蛋糕照片能发一张给奶奶看看吗?"
她打了这行字,但犹豫了很久没有发送。
她害怕显得自己太小心眼,害怕因为计较这些细节而被认为是那种难相处的婆婆。
但她又实在想看看孙子过生日的样子。
在小宝的前四个生日里,她只参与过第一个。
那时候小宝刚满一岁,雯雯还在坐月子,李桂花特意坐了四个小时的长途汽车赶到省城,亲手给小宝做了长寿面。
那是她见过的最美的画面:小小的人儿坐在高脚椅上,胖嘟嘟的小手抓着面条往嘴里送,弄得满脸都是。
李桂花当时拍了很多照片,回家后反复翻看,每一张都能让她笑出声来。
但从第二个生日开始,她就再也没有被邀请参加过。
不是因为明确的拒绝,而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
"妈,今年我们就简单过一下,不麻烦您大老远跑过来了。"
"妈,小宝这几天有点感冒,怕传染给您。"
"妈,我们这次准备去游乐园过,地方有限。"
每一个理由听起来都很合理,但李桂花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张雯雯不愿意她参与到小宝的成长中来。
在张雯雯的家族观念里,李桂花只是一个需要保持距离的乡下亲戚,而不是小宝的奶奶。
这种认知让李桂花感到深深的痛苦。
她看着窗外渐渐西沉的太阳,心情比天色更加灰暗。
也许她应该给儿子李明打个电话,问问小宝的生日过得怎么样。
但她又担心这样会引起儿子和儿媳妇的矛盾。
如果李明知道她因为雯雯回复的两个字而不开心,会不会觉得她小题大做?
会不会觉得她这个当妈的太难伺候?
李桂花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中。
她既想维护自己作为奶奶的尊严,又不想破坏儿子的家庭和睦。
这种进退两难的感觉让她无比疲惫。
手机又响了一声,李桂花满怀期待地拿起来看。
是小区物业发来的通知:"各位业主,明天上午将进行小区绿化修剪,请注意出行安全。"
李桂花苦笑了一下,继续等待着来自儿媳妇的消息。
但直到晚上老张下班回家,她的手机都再没有响过。
03
晚上七点半,老张推开门走了进来。
他满身疲惫,脸上还带着一天工作留下的尘土。
"桂花,怎么不开灯?"
屋子里一片昏暗,李桂花就这样坐在沙发上,像一尊雕塑。
老张按亮了灯,看到妻子红肿的眼睛。
"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老张放下手中的保温盒,快步走到李桂花身边。
"没事,就是想小宝了。"
李桂花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但眼泪又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老张坐在她身边,伸手轻抚她的后背。
"今天是小宝生日,你给他们寄什么礼物了吗?"
"我给雯雯转了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六块钱。"
李桂花的声音很小,像是怕被别人听见。
老张听了之后皱起了眉头:"这么多?咱家哪有这么多闲钱?"
"我知道钱多,但小宝五岁生日,一辈子就一次。"
李桂花看向丈夫,眼神中带着一丝愧疚。
她知道老张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为了攒这些钱吃了多少苦。
"你给了就给了,我没有怪你的意思。小宝是我们的孙子,给他花钱应该的。"
老张虽然心疼钱,但他更心疼妻子。
"那你怎么哭了?雯雯她们不高兴?"
"不是不高兴,是..."
李桂花犹豫了一下,把手机递给老张。
"你看看她给我回的什么。"
老张接过手机,看到了那两个冷冰冰的字。
他的表情瞬间严肃起来。
老张虽然文化不高,但他懂得人情世故。
收到一万多块钱的红包,就回复两个字,这确实有些过分。
"她就说了这些?"
"就这些,没有谢谢,没有小宝的照片,什么都没有。"
李桂花的委屈一下子全部爆发出来。
"老张,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她对我总是这么冷淡?"
老张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可能城里人都是这样,不太会表达。"
"不是的,我看她在朋友圈里挺活泼的,经常发小宝的照片,配很多文字。但就是对我们冷淡。"
李桂花拿过手机,打开了张雯雯的朋友圈。
果然,就在今天下午,张雯雯发了好几条关于小宝生日的动态。
精美的生日蛋糕,漂亮的生日布置,小宝开心笑脸的照片,每一条都配了很多文字:
"我的小宝贝五岁啦!愿你永远快乐健康!"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我的小王子就五岁了,妈妈爱你!"
"生日快乐我最可爱的儿子,你是妈妈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
每一条动态都有几十个点赞和评论,张雯雯回复得很用心,每个评论都有回应。
甚至连她的同事随便发个生日祝福,张雯雯都会回复一长串感谢的话。
但面对婆婆的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六元红包,她只回复了两个字。
这种对比让李桂花的心如刀割。
"你看,她对别人都很热情,就对我们这样。"
李桂花把手机给老张看,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失望。
老张看完后,脸色铁青。
他是个老实人,平时不善言辞,但这次真的生气了。
"这个雯雯,怎么能这样对待你?你是小宝的奶奶,她应该尊重你。"
"算了,也许我要求太高了。"
李桂花摆摆手,但心里的委屈却更重了。
"什么要求太高?做人最基本的礼貌都没有,这算什么儿媳妇?"
老张越说越激动,平时温和的脾气完全不见了。
"你别这样,万一传到李明耳朵里,他们夫妻俩又要闹矛盾。"
李桂花赶紧拉住老张的手。
"说得对,还是咱们老人家受委屈。"
老张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眼神中满是无奈。
两个老人就这样坐在客厅里,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外面的夜色越来越深,但他们的心情比夜色更加沉重。
"要不你给李明打个电话,问问小宝生日过得怎么样?"
老张提议道。
"我也想打,但又怕显得我们太小心眼。"
李桂花看着手机,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李明的电话打了过来。
李桂花看到儿子的名字,心情瞬间复杂起来。
她既期待又紧张,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儿子。
"妈,小宝收到你的红包了,谢谢你。"
李明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听起来有些疲惫。
"不用谢,小宝生日快乐。你们今天过得怎么样?"
李桂花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一些。
"挺好的,买了蛋糕,拍了照片。小宝很开心,一直说想念奶奶。"
"是吗?那就好。"
虽然儿子这样说,但李桂花的心情并没有好转多少。
如果小宝真的想念她,为什么张雯雯不让小宝给她打个电话呢?
为什么不发几张小宝的生日照片给她看呢?
"妈,红包的事情..."
李明的声音突然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什么难以启齿的话要说。
"怎么了?"
李桂花的心突然提了起来。
"没什么,就是觉得您给得太多了。我和雯雯都有工作,小宝的生活费不用您担心。"
"钱多钱少不重要,心意最重要。"
李桂花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却在想着张雯雯那冷漠的两个字。
"我知道,但您和爸爸也不容易,以后不用给这么多了。"
电话那边传来了张雯雯说话的声音,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明显是在催促李明。
"行,我知道了。你们早点休息吧。"
李桂花匆匆挂断了电话,心情更加沉重。
连儿子都觉得她给得太多了,这让她感到深深的挫败感。
04
第二天一早,李桂花早早就醒了。
昨晚她几乎整夜没睡,脑海里反复回想着张雯雯的那两个字。
老张已经出门上班了,偌大的房子里只剩下她一个人。
她坐在餐桌旁,面前放着一碗白粥,但她一点食欲都没有。
手机静静地躺在桌上,屏幕黑着,像是在嘲笑她昨天的期待。
李桂花拿起手机,再次打开了和张雯雯的聊天记录。
那个孤零零的两个字依然刺眼,下面是她转账的记录:12666元。
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六元,对她来说是什么概念?
那是她在超市工作五个多月的工资。
那是老张顶着烈日和严寒,扫了四十多天街道的收入。
那是他们老两口省吃俭用,每顿饭都精打细算才攒下的血汗钱。
但在张雯雯眼里,这笔钱似乎只值两个字。
李桂花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见张雯雯的情形。
那是四年前,李明带着女朋友回家见父母。
张雯雯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化着精致的妆容,说话轻声细语。
李桂花当时觉得这个姑娘很文静,很有教养,是个好媳妇的料。
为了给未来儿媳妇留下好印象,她特意去菜市场买了最新鲜的食材,亲手做了一桌子菜。
糖醋排骨、红烧鱼、白切鸡、蒜蓉青菜...每一道菜都是她的拿手好戏。
张雯雯也表现得很有礼貌,夸奖菜很好吃,还主动帮忙收拾碗筷。
那顿饭吃得很愉快,李桂花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儿媳妇。
但婚后的相处却让她逐渐看清了现实。
张雯雯对她的态度就像是对待一个普通的亲戚,客气但疏远,礼貌但冷淡。
每次李桂花想去省城看孙子,总是被各种理由推脱。
每次她在微信群里发消息,张雯雯要么不回复,要么就是简单的一两个字。
渐渐地,李桂花明白了,张雯雯从骨子里就瞧不起她这个乡下婆婆。
在张雯雯的世界里,李桂花只是一个需要维持基本礼貌的长辈,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人。
这种认知让李桂花感到深深的痛苦和无力。
她想要融入儿子的新家庭,想要参与孙子的成长,但总是被一道无形的墙给阻挡着。
手机突然响了,李桂花以为是张雯雯发来了什么消息,赶紧拿起来看。
"桂花,昨天我孙女生日,我给了五百块钱红包,她高兴得不得了,还给我发了一条语音消息,听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看到这条消息,李桂花的心情更加复杂。
别人家的孙女收到五百块钱都那么开心,会主动发语音表示感谢。
而她给了一万多块钱,换来的却只是冷冰冰的两个字。
这种对比让她感到深深的委屈和不公。
李桂花放下手机,走到阳台上。
春日的阳光洒在她脸上,但她感受不到任何温暖。
楼下的小区广场上,几个老太太正在晨练,有人在打太极,有人在跳广场舞。
她们看起来都很快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李桂花想起曾经有邻居邀请她一起去跳广场舞,但她总是说要在家等儿子的电话,等孙子的视频。
现在想想,这些等待是多么可笑。
儿子一个月也就打两三次电话,每次都匆匆忙忙的,说不了几句话就挂断了。
孙子的视频更是奢求,張雯雯从来不主动安排,她也不好意思开口要求。
李桂花突然意识到,自己这几年过得是多么压抑和被动。
她把自己的全部情感投注在了一个并不接受她的家庭上,忽略了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也许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
也许她应该让张雯雯知道,她的冷漠已经伤害了一个老人的心。
李桂花重新拿起手机,打开了银行APP。
她要冻结自己的银行卡。
虽然这样做有些极端,但她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抗议。
她不想再这样被动地承受冷暴力,她要让对方知道,她也是有尊严的。
05
李桂花换上外套,决定去银行。
路上,她的心情五味杂陈,既有愤怒,也有不舍,还有一丝解脱。
春风吹在脸上,带着淡淡的花香,但她无心欣赏这美好的景色。
银行大厅里人不多,营业员看到李桂花走进来,礼貌地打了个招呼。
"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要冻结我的银行卡。"
李桂花的声音很平静,但眼神中带着坚决。
"冻结银行卡?是卡片丢失了吗?"
年轻的营业员有些疑惑,通常只有卡片丢失或者被盗刷的情况下,客户才会主动冻结银行卡。
"没有丢失,我就是想冻结它。"
"那您为什么要冻结自己的银行卡呢?这样您就不能正常使用了。"
营业员更加困惑了,这种情况她还是第一次遇到。
李桂花犹豫了一下,然后把手机递给营业员看。
"你看看,这是我儿媳妇给我回的消息,就两个字。"
营业员看到那个两个字,初时并不理解这有什么问题。
"老太太,您能详细说说情况吗?"
李桂花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讲述整件事情的经过。
从孙子的生日,到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六元的红包,再到那冷漠的两个字回复。
营业员听完后,表情也变得同情起来。
"老太太,我理解您的心情,但冻结银行卡可能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会给您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我不在乎不方便,我就是要让她知道,我也是有脾气的。"
李桂花的语气很坚决,显然已经下定了决心。
营业员想了想,说:"要不这样,您先冷静一下,回去和家人商量商量?如果您真的决定要冻结,隔几天再过来也可以。"
"不用商量,就现在办。"
李桂花拿出身份证,放在柜台上。
营业员看着这位固执的老太太,内心很是纠结。
从业务流程上来说,客户要求冻结自己的银行卡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从人情角度来说,她觉得李桂花这样做可能会后悔。
"老太太,您真的想清楚了吗?冻结后如果要解冻,需要您本人带着身份证过来办理。"
"想清楚了,现在就办。"
最终,营业员还是按照李桂花的要求,办理了银行卡冻结手续。
手续办完后,李桂花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
虽然这样做很冲动,甚至有些不理智,但她就是想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
回到家后,李桂花给老张发了一条短信:"我把银行卡冻结了。"
老张正在街道上清扫垃圾,看到这条短信后愣住了。
他立即给妻子回电话:"桂花,你怎么把银行卡冻结了?"
"我就是想让雯雯知道,我也是有脾气的人,不是她想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的。"
李桂花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仿佛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可是咱们的钱都在那张卡上,冻结了以后怎么办?"
老张有些担心,他们的积蓄全部在这张卡上,冻结了确实会带来很多麻烦。
"大不了用现金,我身上还有一千多块钱零花钱,够用一段时间的。"
"那雯雯那边怎么办?你这样做,她会生气的。"
"生气就生气,反正她本来就对我们不冷不热的。"
李桂花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其实也有些忐忑。
她知道这样做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矛盾,但她实在憋不住这口气了。
老张叹了口气:"算了,既然已经冻结了,那就先这样吧。但你要想好怎么和李明解释。"
挂断电话后,李桂花坐在沙发上,心情复杂。
冲动的行为过后,理智开始回归。
她开始担心这样做的后果。
万一儿子知道了这件事,会不会觉得她小题大做?
万一张雯雯更加生气,以后彻底不让她见孙子怎么办?
但事已至此,也没有后悔的余地了。
李桂花拿起手机,犹豫着要不要给张雯雯发一条消息,解释一下自己冻结银行卡的原因。
想来想去,她还是决定暂时不说,等对方发现了这个情况再说。
也许张雯雯根本不会发现,也许她根本不在意。
这样想着,李桂花的心情又变得沮丧起来。
她意识到,自己的所谓"抗议"可能只是一场自娱自乐的闹剧,对方根本不会在意。
06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桂花一直在等待着什么。
等待张雯雯的道歉,等待儿子的询问,等待任何可能的回应。
但手机安静得像一潭死水,没有任何波澜。
第三天晚上,老张下班回来,带着一脸的疲惫。
"桂花,今天我遇到了老李,他说他孙子的生日,儿媳妇专门做了一桌子菜,还拍了视频发给他们看。"
老张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很轻,但李桂花还是听出了其中的羡慕和失落。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没什么好比的。"
李桂花嘴上这样说,心里却酸得厉害。
为什么别人家的儿媳妇都那么贴心,而她却摊上了这样一个冷漠的亲家?
"要不,你把银行卡解冻了吧?这样冻着也不是办法。"
老张试探性地说道。
"再等等看,也许她会主动联系我们。"
李桂花依然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张雯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第五天,李桂花终于忍不住了。
她主动给张雯雯发了一条消息:"雯雯,小宝最近过得怎么样?"
过了两个小时,张雯雯回复:"挺好的。"
又是简短得令人窒息的回答。
李桂花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发消息:"能发张小宝的照片给奶奶看看吗?"
这次,张雯雯足足等了四个小时才回复,发了一张模糊的照片,小宝在照片里背对着镜头,根本看不清脸。
这种敷衍的态度让李桂花彻底死心了。
她再次确信,张雯雯是故意在冷落她,而且根本没有改善的意愿。
李桂花关掉手机,决定不再主动联系。
既然对方不珍惜她的主动示好,那她也没必要再热脸贴冷屁股了。
第七天晚上,李明终于打来了电话。
"妈,您最近身体怎么样?"
"挺好的,你呢?工作忙吗?"
李桂花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正常一些。
"还可以,妈,有件事我想问问您。"
李明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什么事?"
来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