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故宫博物院的一名研究者,祝勇近年来持续书写故宫的典故与传奇。他或借物咏怀,或凭卷追思,从独特视角展现了一个丰富深邃的古典中国,系统且有条理地讲述了故宫的方方面面。其作品如时光流淌,于细微处生动鲜活,于宏大处气势磅礴,饱含着一个文人与学人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在故宫书写整个世界
——祝勇新书分享
嘉宾:
祝勇(作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时间:8月14日(周四)13:00-14:00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延安中路1000号)中央大厅活动区
主办:人民文学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参与方式:请遵从上海书展官方指导购票入场扫码购票
作为故宫博物院的一名研究者,祝勇近年来持续书写故宫的典故与传奇。他或借物咏怀,或凭卷追思,从独特视角展现了一个丰富深邃的古典中国,系统且有条理地讲述了故宫的方方面面。其作品如时光流淌,于细微处生动鲜活,于宏大处气势磅礴,饱含着一个文人与学人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时隔一年,祝勇先生再次来到上海书展,8月14日(周四)13:00—14:00,他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活动区与读者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心得。
*文章节选摘编自《故宫建筑之美》(祝勇 著 三联书店 2024-6)三朝五门紫禁城的布局采取“三朝五门”之制。这是周代就确立的一项宫殿制度,《周礼》《礼记》《仪礼》中都提出过“天子诸侯皆三朝”之说。外朝为阳,内廷为阴,奇为阳,偶为阴,所以外朝建筑布局多用奇数,比如“三朝五门”,内廷建筑多用偶数,比如乾、坤二宫(交泰殿是后加的)以及东西六宫。“三朝五门”是指五道门将皇宫分为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对于“五门”,明清的定义略有不同,明代“五门”为大明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太和门),而清代的“五门”则是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和乾清门。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三朝”)是外朝、治朝、燕朝,分别举行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和定期朝会。
午门
午门沿袭唐朝大明宫含元殿以及宋朝宫殿丹凤门的形制,主楼东西有雁翅楼延伸,上有五座重楼,高低错落,左右翼然,有如大鸟展翅,所以也叫“五凤楼”。午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的正南方,也是子午线的午位,因此称为午门。古人用四种神兽对应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这四种神兽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南方对应的是朱雀。丹凤门(宋朝)、五凤楼(明朝)的“凤”字,正是暗喻着朱雀的意象。五凤楼朝天而开,过了此门,就不再是人间,而是“天朝”,所以这阙楼,被称为“天阙”。岳飞《满江红》词里曾说:“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午门中开三门,两旁各有一掖门。中间的门,只为皇帝而打开(文武百官走东侧门,宗室王公走西侧门),只有殿试前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中鹄后可以从中门出宫一次。这一次的经历,也因此成为他们一生的荣耀。2
太和门三大殿在落成三个月后被烧成一片废墟,于是朱棣在奉天门“御门听政”。“五门”中,唯有奉天门(后名皇极门、太和门)坐落在玉陛(汉白玉台阶)上,让人想起曹植的一句话“常愿得一奉朝觐,排金门,蹈玉陛”,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登上玉阶,去朝觐天子。奉天门的建筑形制,与传说中玉皇大帝的宫阙——“玉阶金阙”完全吻合。若它象征着来自上天的权力,那么,奉天门广场上的金水河,就代表着天上的银河,上面的五座石桥,就代表着天上的鹊桥。过内金水桥、登上玉阶的人,享受到的是人世间最大的恩宠与荣光。凡早朝,鼓起。文武官各于左右掖门外序立,候钟鸣开门。各以次进。过金水桥,至皇极门丹墀,东西相向立。候上御宝座,鸣鞭。鸿胪寺官赞入班,文武官俱入班。
由此可知,皇帝早朝时,坐在奉天门中央的宝座上,玉阶下百官列队。早朝开始后,各部主要官员要站出队列,向皇帝陈述政务,皇帝一一答复,或交由官员们商议。这是那个年代的“政务公开”,也就是不同部门的官员都知道彼此的议题以及皇帝的答复。太和门的柱子
到了清初,由于三大殿又被烧毁,自康熙始,“御门听政”的地点改在乾清门。皇帝每天上下班的交通距离大为缩短,收缩到后廷的门口,“燕朝”也退至乾清门内。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康熙皇帝每天准时出现在乾清门。上朝的时间,春夏两季一般在卯正(早晨 6点),秋冬两季一般为辰初(早晨 7点)。上朝的大臣,则要提前在门前广场上站好,因此常常是摸黑入宫(尤其在冬天)。后来照顾到大臣(因为大臣要提前两三个小时到宫门外等候),朝廷的作息时间改为春夏辰初三刻(约 7点 45分)、秋冬辰正三刻(约 8点45分)开始早朝。有大学士奏请,早朝可以每三四日一次,不必天天举行。康熙回答:“朕听政三十余年,已成常规,不日上御门理事,即竟不安;若隔三四日,恐渐至倦怠,不能始终如一矣。”人都是有惰性的,所以康熙才不敢耽于安逸,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凌晨不到 4点就会起床,“未明求衣,坐以待旦”。康熙说:“(朕)无他欲,惟愿天下治安,民生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身为创业之帝,他深知这江山得来不易,你怠慢了天下,天下就会怠慢你。3
乾清门紫禁城分成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紫禁城的前面(南面)是皇帝上朝的大殿,后面(北面)是皇帝、后妃们居住的后宫。所以,紫禁城的外朝(前朝)建筑,大多以“殿”相称,内廷(后宫)建筑,基本上以“宫”相称。“宫”与“殿”,始终有着各自独立的意思。《说文解字注》说,“汉时殿屋四向流水”,“无室谓之殿矣”,意思是说殿顶有四个坡面,下雨时可以让水向四面流下,而且殿的内部不分割房间,开敞而阔大,很适合公共活动。关于“宫”,《尔雅》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宫”与“室”是一个意思,就是平民百姓住的房子吧,不像“殿”那样宏大,那样讲究。“宫”和“殿”的分界线,是乾清门前的那条长街,又叫横街或者天街。街的南面是外朝区域,在那里,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构成王朝最重要的礼仪性建筑,国家大事、朝贺庆典都在那里举行。街的北面就是内廷(后宫)区域,那里是皇帝的家,皇帝的寝宫(乾清宫),处于皇后寝宫(坤宁宫)和东西六宫的包围之中,是脂粉聚集之地。《周易》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乾代表着天,它在人间的代表,就是皇帝;坤代表着地,它在人间的代表,就是皇后。八卦中,乾卦为天,象征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用《象传》中的话说,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为地,万物滋生,厚德载物。所以有学者说:“乾清宫与坤宁宫两座宫殿一前一后的布局,就好像是一对夫妇站在那默默地进行对话一样,所以乾清宫与坤宁宫传达出来的是夫妇之道,也就是天地之道。”而乾清宫、坤宁宫之间的交泰殿,则取八卦中的泰卦。泰卦之象是乾卦在下,坤卦在上。乾在下,是因为天向上升,坤在上,是因为地向下沉,因此,只有乾下坤上,刚下柔上,二者才能交融合一。否卦则正好相反,是乾在上,坤在下,天向上升,地向下沉,二者永远不能交汇。只有阴阳相合,天地交泰,才能万事通泰,安康和谐,生生不息,国祚永久;阴阳不合,万物就会阻滞不通,世道就会衰落破败,满目疮痍。于是从泰卦中,派生出许多吉祥的词语,比如:安泰、康泰、富泰、通泰、否极泰来……正对着乾清宫的乾清门
在周朝以前,天子之妻皆称为“妃”,周朝开始则称为“后”,因为皇帝的正室妻子,叫老婆、媳妇、婆姨都不合适。皇后,其实就是站在皇帝后面的那个女人,就是老百姓眼中的“内当家”“贤内助”,按《周礼》的说法,叫“帅六宫之人” 。也就是说,皇后站在皇帝的后边,皇帝君临天下,皇后统摄后宫,如天地交融,如日月相映。因此,在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的超大院落中,东门叫日精门,西门叫月华门,与乾清宫和坤宁宫,组成日、月、乾、坤。这种“贤内助”,不只是生活上的帮助,还有政治上的辅助。但这种政治辅助的尺度很难拿捏,既不能置朝政于不顾,又不能干预朝政,否则就成了“后宫干政”。古人言:红颜祸水。这句话,对应着乾清宫在前、坤宁宫在后的男尊女卑。但实际的情况刚好相反,作祟的,大多是乾清宫里的男人,女人大都是被男人(魏忠贤之流,以及纵容魏忠贤的明熹宗朱由校)裹挟着进入了历史。纵然与魏忠贤同流合污的客氏(崇祯年被打入浣衣院),也不过是“从犯”而已。更何况像懿安皇后这样“性严正” (有正义感)的女人,王朝的悲剧,谁又忍心让她承担?乾坤乾坤,王朝末路中,谁人能够扭转乾坤?本书由文化学者祝勇与摄影家李少白联袂出版,文字由祝勇撰写,图片则由有着“故宫摄影第一人”之美誉的李少白配置。它遴选了故宫中有代表性的建筑,以文化散文的笔触讲述了其历史渊源、建筑形制和审美功能,并细述了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历史变迁,由此围绕生命、权力、家国等主题做出了深邃而独特的思考。整个作品文笔轻盈灵动,语言清晰流畅,同时又富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字里行间浸润着一种炽热的文化情怀与历史关怀。书中的图片则是李少白先生从自己数十年拍摄的故宫照片中遴选出来的上乘之作,气象宏大,光影鲜丽,轻重相宜,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愉悦感。>>>祝勇:故宫里被岁月抹去痕迹的燕王府
ISBN:9787108079930 定价:79.00元
《清明上河图》属国宝级文物,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此画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作者从画家的身世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讲述这幅传世名画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谜团,同时也为我们解读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与社会风貌。在作者文字的引领下,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也似画卷一般徐徐展开,宏大的历史背景与生动的历史细节在作者优美细腻的笔触下独具魅力,引人入胜。书中展示的名家书画作品,更为本书增添了历史与文化韵味。>>>祝勇:《清明上河图》画的不是清明,来看这五处疑点
祝勇 著
ISBN:9787108079923 定价:79.00元细解故宫所收藏的宋徽宗书画作品《闰中秋月诗帖》《夏日诗帖》《听琴图》《祥龙石图》等,回溯宋徽宗一生的经历和与之相关联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剖析了北宋王朝逐渐走向衰落的历史密码,形成一部艺术与历史、人物与事件经纬交错的作品。它有文化随笔的韵味,也有对历史教训的深沉思考,收入大量书画名作,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瑞鹤图》:帝国祥瑞,还是君臣联袂演出的活报剧?来源:三联书店三联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