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师傅告诉我,每天清晨6点多他就出门。“早高峰前多接几单,孩子的篮球课学费就有着落了。”后视镜里,他泛红的眼睛映着路灯的微光,像是两簇不肯熄灭的小火苗。
任聪
7月30日 星期三 大雨
为期两个月的蹲点工作已接近尾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抱着进一步了解劳动者心声的想法,我坐上了“曹操出行”网约车,和司机张师傅攀谈起来。
一缕残阳拨开密集的乌云,透过车窗洒在张师傅布满老茧的手上,他沙哑着嗓子感慨:“仪表盘上的数字每跳动一次,就像给生活记了个小账。”
张师傅告诉我,每天清晨6点多他就出门。“早高峰前多接几单,孩子的篮球课学费就有着落了。”后视镜里,他泛红的眼睛映着路灯的微光,像是两簇不肯熄灭的小火苗。
路过儿童医院,张师傅转动方向盘,熟稔地避开施工路段:“儿童医院周末人多,得从侧门绕,我都摸透了。”趁着红灯亮起,他翻着副驾储物格,塑料袋窸窣作响:“上次有个小姑娘晕车吐了一车,打那以后我就备着应急包。”“一次性雨衣我也备了些,别耽误乘客办事。”
车拐进老城区时,张师傅突然减速,指着巷口那棵歪脖子槐树下的石墩说:“老李总在这儿等活儿,他在为住院的老伴儿挣医药费。”话音未落,树影里果然钻出个佝偻的身影,一手撑着伞,另一手拎的保温桶晃了晃,像是盛着刚打回来的热饭。
后视镜里的街景渐渐模糊,骤起的大风伴着密集的雨点拍打着车窗玻璃,哗哗作响。我想起蹲点组召开的座谈会上那位有3个孩子的女司机说的话:“曹操出行的抽成比例在行业里面是比较良心的。但是现在聚合平台订单太多了,不接不行啊,两边都得抽成,单价低了,就只能靠着提高工作时间来保证收入”“虽然平台每4个小时会强制休息20分钟,我们需要休息,应该休息,却不敢休息太久”……
回到家,电视机正播放着“灵活就业保障政策”的新闻,望着窗外的大雨,我突然明白:每个社会问题的解决,都始于对个体命运的凝视。作为工会工作者,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这些微小的声音成为有效务实管用的政策,让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