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专家不解问:很多国家都侵略过中国,为何中国人最恨日本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1 10:30 1

摘要:英国随军牧师在日记中都不禁写下“我们成了焚毁文明的野蛮人”这样的忏悔之语,可即便如此,也无法掩盖他们抢掠了三百多车珐琅器、玉器等珍贵文物的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历经过无数风雨,也遭受过众多国家毫无人性的掠夺。

这一事实常常引发外国专家的思考:众多侵略过中国的国家里,为何中国人对日本抱有最深的恨意呢?

这个问题就像一把钥匙,试图开启那段沉重且让每一个中国人无法忘记的历史大门。

回首往昔,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从此陷入了一段屈辱的岁月。

英国,这个率先向中国发起侵略的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扭转贸易逆差,无耻地向中国倾销鸦片。

一箱箱鸦片如同黑色的恶魔,从广州码头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不仅侵蚀着国人的身体,还致使白银大量外流。

据估算,那些因鸦片贸易流出的白银,堆积起来足以将紫禁城的地面铺上三层之厚。

随后法国等列强也纷纷加入侵略的行列,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付之一炬。

英国随军牧师在日记中都不禁写下“我们成了焚毁文明的野蛮人”这样的忏悔之语,可即便如此,也无法掩盖他们抢掠了三百多车珐琅器、玉器等珍贵文物的罪行。

八国联军侵华,他们在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连太和殿的鎏金铜缸都未能幸免,被侵略者用刺刀疯狂刮削。

最后,还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索要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寓意着每个中国人都要赔付一两白银,这是何等的羞辱,将中国人的尊严狠狠地踩在了脚下。

这些国家的侵略行径,无疑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让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但不得不说,他们虽然贪婪地掠夺了中国的财富,破坏了中国的文明古迹,却从未试图从根本上摧毁中国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根基。

他们的目的更多地停留在经济利益的获取和政治特权的争夺上,然而日本的侵略却截然不同,犹如一把锐利的匕首,直刺中国的心脏,试图将中国彻底从地图上抹去

日本与中国的渊源,本应是一段友好交流、相互学习的佳话,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大量遣唐使远渡重洋来到长安。

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汉字佛经,甚至连茶道、和服等文化元素都深受大唐影响,带回日本后逐渐发展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

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从中国汲取了丰富的文化养分,是中国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承者。

但谁能想到,这个曾经对中国尊崇有加的国家,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将罪恶的双手伸向了曾经的老师—中国。

1937年南京城破,日军在这里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暴行。

他们将无辜的婴儿挑在刺刀上肆意取乐,惨无人道的场景令人发指,护城河里堆满了尸体,层层叠叠,以至于船只航行其上都会被尸体顶翻。

在东北,日军推行残酷的奴化教育,学校里的孩子们被迫唱日本国歌,学习日语,若是日语考试不及格,便会被罚跪在冰面上,膝盖被冻得流脓也不许起身,幼小的心灵遭受着无尽的折磨。

臭名昭著的731部队,更是将活人当作实验品,称之为“马鲁他”。

日军还推行“以华制华”的毒计,妄图利用中国人来打压中国人。在这一策略下,汉奸伪军数量高达118.7万,其死亡人数竟是日军战死人数的两倍还多。

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段段悲惨的故事,都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

更令人愤怒的是,日本在战后的种种表现,让中国人的伤口一次次被撕裂,恨意也随之愈发深沉。

在日本的教科书中,“南京大屠杀”被轻描淡写地改成“南京事件”,还堂而皇之地加上一行小字,质疑事件的真实性。

他们将当年的侵略战争美化成“大东亚战争”,荒谬地宣称是为了“解放亚洲殖民地”,是一场“自卫战争”,把烧杀抢掠的暴行粉饰为“建设王道乐土”。

日本政府高层更是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和谴责,年年前往靖国神社参拜,靖国神社中供奉着东条英机等二战甲级战犯的牌位。

这些战犯是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日本政客们却穿着礼服。

在那里庄重地鞠躬,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愧疚与忏悔,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他们对侵略历史的认可和美化。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期间,在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前,突然双膝跪地。

没对比就没“恨”

这一跪,重重地砸在冰冷的石阶上,也砸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中,他用这一无声却有力的动作,代表整个德国民族向受害者谢罪。

此后,德国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始终保持着真诚的态度,德国的课本中将纳粹大屠杀的历史写得详细而真实,让每一个德国孩子都能清楚地了解到先辈们所犯下的罪行。

德国政府积极追着给集中营幸存者及其后代进行赔偿,就连奔驰、西门子等大企业,也主动前往奥斯维辛遗址立碑,承认当年使用犹太奴工的历史,深刻反思自己在战争中的过错。

当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抢掠紫禁城,英国从未在课本中宣称那是“帮中国传播先进文明”,法国博物馆里摆放着从中国掠夺来的敦煌文书,标签上也如实注明“1900年掠夺品”。

而日本呢,却始终揣着明白装糊涂,死不承认侵略罪行,他们的这种态度不仅仅是对中国人民感情的伤害,更是对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的公然挑衅。

中国人铭记这段历史,对日本抱有深深的恨意,并非是为了睚眦必报,而是为了铭记历史的伤痛,防止悲剧再次重演。

中国人对日本的恨,是源于日本侵略的极端残酷性,源于其对中国文化的背叛,更源于战后对侵略历史的拒不承认和持续美化。

我们希望日本能够正视历史,真诚地向中国人民道歉,像德国一样深刻反思自己的罪行。

只有这样,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隔阂才有可能消除,两国关系才能真正走向友好与和平。

来源:菠萝欣赏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