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山西)正式发布,太原理工大学以全国第100名的成绩蝉联省内榜首,山西大学紧随其后位居全省第二,首次实现综合类高校挺进全国前105名。本次榜单中,山西医科大学稳居医药类头部阵营,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高校在机械工程、经济管理等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山西)正式发布,太原理工大学以全国第100名的成绩蝉联省内榜首,山西大学紧随其后位居全省第二,首次实现综合类高校挺进全国前105名。本次榜单中,山西医科大学稳居医药类头部阵营,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高校在机械工程、经济管理等领域持续发力。值得关注的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见长的太原工业学院、运城学院等地方院校,在产学研融合方面展现出强劲活力,共同构筑起覆盖11个地市的多层次高等教育体系。
作为百年学府,山西大学凭借综合型大学的独特优势,在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中实现历史性突破。该校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出的科研成果四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物理学学科在最新ESI排名中进入全球前1%。其新建设的东山校区已形成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与太原钢铁集团共建的先进金属复合材料研究院,近三年累计转化专利技术17项,创造经济效益超8亿元。
山西大同大学作为晋北地区高等教育的"桥头堡",聚焦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需求构建特色学科群。围绕大同"新能源之都"战略定位,其煤炭清洁利用科研团队开发的低阶煤热解提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成功应用于同煤集团十座现代化矿井。在云冈文化研究领域,该校打造了全国高校首个石窟寺保护数字化实验室,其编撰的《云冈石窟纹饰图谱》被列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成果。
山西工学院立足朔州产业特点,构建起"学科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针对晋北地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难题,其智能电网创新团队研发的风光储协同控制技术,在右玉县建成了全省首个零碳示范园区。学院与中煤平朔集团共建的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学生大三即进入企业项目组,近三年毕业生留晋就业率稳定在78%以上,为区域制造业升级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
从这份沉甸甸的榜单可以看到,山西高等教育正呈现出"多点突破、梯次发展"的生动图景。无论是以太原理工为引领的研究型大学,还是遍布各地市的应用型院校,都在以特色化发展路径为三晋大地注入创新动能。随着"十四五"教育强国工程的深入推进,这片黄土地上的智慧之光必将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来源:城市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