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落实全市基层基础巩固提升行动部署,安丘市大盛镇立足生态农业资源优势,以“芦笋+金蝉”特色产业为支撑,通过创新组织模式、加强人才赋能、拓展规模经营,闯出一条村集体壮大、农民增收的振兴之路。
为深入落实全市基层基础巩固提升行动部署,安丘市大盛镇立足生态农业资源优势,以“芦笋+金蝉”特色产业为支撑,通过创新组织模式、加强人才赋能、拓展规模经营,闯出一条村集体壮大、农民增收的振兴之路。
组织赋能强保障
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
由镇党委牵头,组织职能部门干部、社区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成立产业发展专班,制定激励办法,明晰路径分工和任务目标,压紧压实三级工作责任链。注重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引领作用,实行“政府引导+集体运作+农民受益”联动发展机制,大力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执行统一流转土地、统一竞标发包、统一作物选种、统一把控质量、统一定价销售的“五统一”机制,推动村集体亩均增收500元,种植户露天和大棚每亩收益分别达2万元和6万元以上。针对种植技术短板,镇党委组织技术专家、种植大户、农资经理成立产业联盟,为农户提供“理论+实操”培训、过程指导和物资保障等服务,帮助解决种植难题50余个,惠及农户超2000人,有效破解“不会种、种不好”困境。
链接人才强攻关
变“传统种植”为“标准管理”
坚持把人才引领和标准化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招”,依托生态农业协会,聘请中国园艺学会等有关专家担任产业顾问,共同研究制定“芦笋+金蝉”生态种养规程,明确露地栽培、绿色防控等全流程标准,搭建线上线下技术平台,为种植户提供“种苗管收销”全链条指导,推动产品获国际生态溯源认证,达到出口日本最高贸易标准。投资550万元建设国家级芦笋创新示范基地,联合乐众青山、宝青芦笋知名企业技术人员攻关种质资源与工厂化育苗,从源头保障最优抗病性与品质,推动产品获得由政府背书的“农产品质量电子安全”+“生态源产地”双码认证,实现生产各环节可视化动态监测,筑牢“舌尖安全”防线。
规模经营拓市场
变“生态农品”为“致富产品”
坚持外引内培,打造2600亩全产业链示范区,集成种植、育苗、孵化、研发、加工、销售等六大核心板块,为周边农户提供生产资料、技术培训与产销对接服务,探索可复制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在生产环节,用足市县扶持政策,出台镇级配套措施,对30亩以上农场按每亩2000元折算发放生产物资。在产品销售环节,线上以村支书直播团队为核心,与阿里公司专业运营团队合作,开展直播带货,芦笋每斤售价较传统渠道溢价3-4元;在线下积极融入“安丘农耕”区域品牌,开拓京沪粤港澳高端市场,对接加工厂、商超200余家,成功吸引村支书、农业带头人、返乡大学生及退役军人等创办生态农场32家,争取补贴超300万元,“抱团”冲击高端市场,打造联农带富产业。
来源:安丘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