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品种让稻农“松口气”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1 08:54 1

摘要:8月8日清晨,乐山市夹江县黄土镇茶坊村,种粮大户杨加贵正张罗一场田间测产会——由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水稻育种、栽培及技术推广专家,对他换了新品种的1000多亩稻田进行专业测产。

测产

●四川水稻种植面积约2800万亩,其中约四分之一是稻—油、稻—麦、稻—菜、稻—药等两季轮作模式

●水稻品种的生长期越来越长,对下一季作物的种植影响也越来越大,产量高、生长期短的水稻品种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8月8日清晨,乐山市夹江县黄土镇茶坊村,种粮大户杨加贵正张罗一场田间测产会——由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水稻育种、栽培及技术推广专家,对他换了新品种的1000多亩稻田进行专业测产。

随机选田、收割、测面、称重、水分测定……经过一套标准的测产流程,测产专家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黄富宣布了最终结果:“3块测产田,141天的生长期,平均亩产737.5公斤!”

为啥要换新品种?原来,在夹江县,泽泻、川芎等中药材是特色农业,并与水稻轮作。大春种水稻,小春种中药材,这种轮作模式还辐射至峨眉山市、眉山市青神县等夹江周边市县。然而,这几年,当地农户却发现,水稻的生长周期越来越长。“水稻生长周期长,产量就高,这本是好事,但因为轮作,影响了下一季中药材的种植。”杨加贵解释,川芎和泽泻需要赶在每年白露前种下,一旦延迟,产量就会大幅降低。“原本亩产200多公斤的泽泻,严重时产量要下降一半。”

在夹江县,药材是种植户一年中主要的经济收益来源,产量下降一半,收益就要受损一半。杨加贵说,大伙儿都盼着能有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的水稻新品种。

“杨加贵的烦恼不是少数。”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所长蒋开锋介绍,四川水稻种植面积约2800万亩,其中约四分之一是稻—油、稻—麦、稻—菜、稻—药等两季轮作模式。“其中,稻—菜、稻—药的茬口衔接尤其吃紧。”

今年初,由蒋开锋团队选育的水稻新品种“泸香优8136”通过省上审定。杨加贵第一个站出来“吃螃蟹”。8月初,其他稻田还在抽穗扬花时,杨加贵田里的水稻已呈现出象征成熟的金黄色。

“在大面积种植条件下,新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表现足够出色,种粮效益稳。关键是141天的生长期,比普通水稻提早了7天左右!”测产结果让杨加贵放下心,别看这短短的7天时间,足够让种粮大户从容安排下一季作物播种。

“近些年,各地对水稻产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水稻品种的生长期越来越长,对下一季作物的种植影响也越来越大。类似于‘泸香优8136’这种产量高、生长期短的品种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在四川将有非常大的推广潜力。”省种子站站长马晖对新品种很看好。

“今年,‘泸香优8136’只是小范围示范种植5000亩,明年将计划推广5万亩左右。”新品种的推广企业、四川金色绿丹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旭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