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9日,博安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博优平®(度拉糖肽注射液)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该产品是全球首个且当前唯一获批上市的度易达®(英文商品名:Trulicity®)的生物类似药,国内尚无其他国产度拉糖肽
【华安证券医药团队】2025年8月10日发布博安生物(6955.HK)公司点评:《全球首款度拉糖肽类似物获批,稳步交付积极兑现》,欢迎与我们交流。
I 事件:
2025年8月9日,博安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博优平®(度拉糖肽注射液)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该产品是全球首个且当前唯一获批上市的度易达®(英文商品名:Trulicity®)的生物类似药,国内尚无其他国产度拉糖肽注射液进入上市许可申请(BLA)阶段。博优平®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由博安生物与上药控股有限公司(上药控股)合作开展。
I 点评:
l 全球首款度拉糖肽类似物,验证CMC领先能力
度拉糖肽作为一种多肽-Fc融合蛋白,工艺复杂程度高,其生物类似药的药学(CMC)开发难度大。博安生物在CMC领域具有丰富的技术专长和经验积累,其先进的工艺开发平台在控制融合蛋白分子GLP-1端的截短、羟基化与氧化、甲酰化、丙酮酸酰化等方面发挥了很强的技术优势;同时,其高效的分析平台独创的开发了上述关键质量属性的控制方法,通过全面的质控策略赋能工艺开发及可比性分析,成功攻克了CMC技术难题,推动博优平®率先获批上市。博优平®与度易达®在中国的两项关键临床研究中进行了头对头比对,其中Ⅰ期临床研究结果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3期临床研究结果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Diabetes》。3期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博优平®能够快速、稳定且持久降低血糖,并降低体重;其与度易达®在治疗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一致,并在安全性、免疫原性和PK特征等方面高度相似。在中国市场之外,博优平®也已在美国获准开展临床试验。
l 商业化合作上药控股,推动惠及广大患者
今年6月,公司已与上药控股有限公司(上药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授予后者度拉糖肽注射液(博优平®)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全渠道终端推广及全国总经销权。作为中国医药商业领域的领军企业,上药控股构建了覆盖全国25个省份、7万余家医疗机构的立体化分销网络。博优平®与其他类型的降糖药相比,度拉糖肽可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稳定、有效的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此外,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不易引起低血糖,并能降低体重、血脂和远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对肾脏也有保护作用;度拉糖肽每周一次的给药方式亦可减少患者服药时的不便,且胃肠道副反应低,依从性较好。公司将借助上药控股全渠道整合营销服务优势和广泛的市场覆盖能力,加速覆盖全国的医院渠道、零售药店网络及DTP专业药房,助力博优平®以最快速度触达患者,实现“可及性”与“市场规模”的双重提升。
I 在研管线布局具巧思,逐步进入临床验证期
公司具有深厚的抗体药物开发及生产经验,基于其三大平台——全人抗体转基因小鼠及噬菌体展示技术平台、双特异性TCE技术平台、ADC技术平台,围绕IO+ADC持续创新管线。其临床期FIC管线稳步推进:
· BA1106:首创非IL-2阻断型CD25单抗(FIC),通过ADCC效应选择性消耗Treg细胞,增加效应T细胞比例,同时不会阻断IL-2信号通路,对Treg细胞进行特异性、适度杀伤,目前正在开展一线联用PD-1用于实体瘤的1期临床试验,正在积极进行患者入组,其单药具有显著肿瘤抑制作用;
· BA1302:首创CD228 ADC抗体(FIC),PDX结果显示CD228 ADC在10余种肿瘤中均显示治疗潜力,目前正在进行1期剂量递增研究。
同时公司在临床前持续储备潜力管线:
· PR201(PD-1/IL-2):针对IO2.0的PR201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激动协同作用的机制,PD-1抗体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并能特异将IL-2导向肿瘤组织,对IL-2进行遮蔽和肿瘤特异性激活设计,降低潜在的系统毒性风险;特异性激活肿瘤中的T细胞,增加对“冷肿瘤”的抗肿瘤效果。目前正在临床前准备阶段;
· PR203(TL1A/IL-23):针对下一代自免靶点的PR203有望在IBD及其他适应症发挥其长效优势,目前正在临床前准备阶段,有望在9月申报美国IND;BA1304(EGFR/B7H3双抗ADC):基于公司下一代ADC平台进行的全新毒素偶联技术升级,“1+1”结构设计,减少单靶结合效率,降低潜在的毒性风险;双靶协同结合,增强内吞活性,协同阻断信号通路;糖定点偶联,保留抗体ADCC活性,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有望在26H1陆续在中美申报IND。
I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博安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8.57亿元、9.49亿元、12.8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11%、35%;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0亿元、1.12亿元、1.9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0%、1%、72%,对应估值分别为89X、88X、51X 。我们看好公司生物制药平台全链条能力,FIC创新管线的大市场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I 风险提示
药品审批进度不及预期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BD谈判进度等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
重要提示
重要提示:本文内容节选自华安证券研究所已发布博安生物(6955.HK)公司点评:《全球首款度拉糖肽类似物获批,稳步交付积极兑现》(发布时间:2025年8月10日),具体分析内容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等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报告发布机构: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分析师:谭国超(SAC:S0010521120002) 邮箱: tangc@hazq.com
分析师:任婉莹(SAC:S0010525060003) 邮箱: renwanying@hazq.com
华安证券医药团队
谭国超:研究所副所长、医药首席分析师;中山大学本科、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曾任职于强生(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君集团、诚通证券和华西证券研究所,主导投资多个早期医疗项目以及上市公司PIPE项目,有丰富的医疗产业、一级市场投资和二级市场研究经验。受邀产业投资机构、产业峰会、上市公司、主流财经媒体等交流演讲。曾获得Wind金牌分析师、2023中经医药大健康产业深具影响力分析师等。(SAC:S0010521120002)
李婵:分析师,主要负责医疗器械和IVD行业研究。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硕士,具备五年二级市场工作经验。(SAC:S0010523120002)
钱琨:分析师,主要负责医疗器械行业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本硕,曾任职于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某国产结构性心脏病公司。(SAC:S0010524110002)
任婉莹:分析师,负责创新药及制剂。武汉大学药理学本科,香港大学药理硕士,6年心血管药理科研经历,曾任医药行业一级投资经理及产业BD战略经理。(SAC:S0010525060003)
杨馥瑗:分析师,主要负责CXO行业研究。复旦大学保险硕士,医药+经济复合背景,曾任职于国金证券。(SAC:S0010524080001)
熊骥溟:研究助理,主要负责中药和医药商业板块。伦敦大学学院药剂学硕士,1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SAC:S0010123070085)
李雨涵:研究助理,主要负责生物制品、医疗服务研究。湖南大学本硕,生物技术+金融硕士复合背景。(SAC:S0010123070090)
历史相关报告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