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问题在8月6日,由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主办,中国香妆产业研究中心、中国香妆融媒体承办,美妆头条媒体支持的中国香妆CMF包装创新沙龙上可以找到答案。
“目前,国内包装包材的创新相对落后,大多数企业关于CMF的概念还需加强。”
在中国香妆CMF包装创新沙龙上,中国香妆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姚永斌一针见血指出了当前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存在的短板。
那么,这一短板要如何补齐?
这一问题在8月6日,由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主办,中国香妆产业研究中心、中国香妆融媒体承办,美妆头条媒体支持的中国香妆CMF包装创新沙龙上可以找到答案。
该沙龙在广州李记包装科技有限公司举办,邀请业内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旨在共享化妆品包材包装领域的最新技术材料创新、设计理念以及市场趋势,聚焦产业包装环节难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化妆品CMF包装创新发展。
将成立CMF包装创新委员会
助推中国化妆品供应链在全球有更强话语权
会议伊始,姚永斌指出,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突飞猛进,规模已突破万亿元,成为全球化妆品消费第一大国,凭借供应链最齐全、最集中的优势,未来以广州为中心的广东,有望成为全球化妆品智造中心。
然而目前,国内包装包材的创新相对落后,大多数企业关于CMF的概念还需加强。
基于此背景,中国香妆协会将专门成立CMF包装委员会,旨在全面推进化妆品包装包材的创新工作,助力中国化妆品企业补齐短板,增强全球供应链优势。
姚永斌进一步解释,C即Color色彩,M是Material材料,F是Finish工艺,未来,中国化妆品需要更加重视工业设计和创意设计,以求在全球工业制造中占有领先的位置,拥有更多话语权。
姚永斌强调,站在全球视野,重视化妆包装包材创新,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工业设计和创意设计水平,更能助推国内包装包材产业走向全球。
破解化妆品塑料包装创新
从趋势洞察到实践落地
美妆头条总编黄志东率先发表了题为《化妆品塑料包装创新思考》的演讲。
公开数据表明,塑料包装制品占据了化妆品包装70%以上的份额,中国化妆品塑料包装代表企业可大致分为塑料瓶、塑料盖/泵头及塑料软管三大类,且分布全国。
基于上述洞察,黄志东前瞻性地分享了化妆品塑料包装四大发展趋势:一是精致简约与便携实用;二是环保与可持续性发展;三是科技创新赋能;四是个性化定制。
中国化妆品塑料包装的创新,应从材料革新、功能设计、消费者体验及循环经济四大维度系统推进。在材料层面,可重点研发生物可降解塑料、可回收塑料及新型复合材料;在设计层面,需兼顾包装的实用性、环保性与成本效益;在体验层面,则应通过交互式功能升级、人性化设计优化和情感价值传递,深化品牌与消费者的连接。最终,通过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流动,驱动整个产业的绿色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尤其是材料革新,黄志东针对塑料瓶、塑料软管、塑料盖/泵头创新,分别提出了不同维度的创新策略。如塑料瓶创新需从单一容器向环保、智能、交互一体化解决方案升级;塑料软管创新要从单一包装功能向环保、智能、个性化综合解决方案升级;塑料盖/泵头创新则需从基础密封功能向环保、智能、高精度一体化方向升级。
通过通产丽星、立鑫塑胶、爱索尔、尚功塑胶、联昌喷雾、楚成塑胶等企业的化妆品塑料包材创新案例分析,黄志东总结,创新,是塑料包装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不仅体现在材料替代与工艺升级,更需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
五大维度
探索化妆品包装的创新发展方向
深耕行业20年的深圳市泽希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文希岳同样分享了其关于《探索化妆品包装的创新发展方向》的独到见解。
文希岳围绕化妆品包装的变革逻辑、包装功能与情感链接、环保革新:从材料到全生命周期、多趋势融合的新方向及应对策略与展望五大维度展开叙述。
在其看来,化妆品包装已从过去的功能性包装演进为现在的多维价值包装,而驱动此变革的底层逻辑在于消费者意识进化、品牌策略转型、政策和产业链驱动。
文希岳观察到,时至今日,包装的角色早已超越了其作为化妆品料体容器的传统定位,而是升级进化为集交互界面、渠道工具、情绪锚点与品牌信任资产于一体的复合型角色。而这,与极致体验、极简设计及环保材料的包材发展趋势密不可分。
聚焦包装功能与情感链接层面,文希岳提到,多功能融合、智能包装、高感官设计、大道至简是包装功能与情感链接的具体表现。其中,造型袋、次抛、立体泡壳等极致包装具备的包材优势值得关注。
落到“环保革新:从材料到全生命周期”板块,文希岳主要从不同角度讲解了单一材质(Mono-material)包装、再生材质应用和可替换结构对于化妆品环保革新的作用及实践,并通过多个品牌案例加以印证。
此外,文希岳还通过具体案例,生动诠释了多趋势融合的新方向。他提到,悦诗风吟环保“纸瓶”绿茶精华体现了“极致×可持续”的理念;2021年新版Les Eaux de Chanel全系列香水盖则是“极简×环保”的典范;而Before品牌的自吸式内囊真空技术则把“极限×用户链接”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化妆品包装创新的应对策略与未来趋势,文希岳认为,实现再生材质如PCR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推动纳米涂层技术及数据信息技术革新、加速材料创新以及适应政策约束,将是化妆品包材创新发展的核心路径。
李记包装创新实践及思考
艺术、美学、创意赋能玻璃制品
作为中高端玻璃包装全方案供应商,广州李记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道扬与在座来宾分享了企业在玻璃制品的创新实践及思考。
据介绍,李记包装成立于2006年,集产品造型设计开发、工艺深加工、相关产品配套、销售、服务为一体,是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化妆品瓶的唯一指定销售商。
目前,李记包装总部坐落于广州白云,分公司位于上海东方美谷美丽健康产业园区,总服务超过1000+品牌,常年服务品牌超500+。
其位于广州白云美丽健康产业园,2024年启用的4万平方平方自建厂房,集办公、研发、玻璃瓶表面深加工、智能仓储于一体,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凭借智能化的系统和算法,李记包装精准优化生产流程,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制造能力,保守估计,其2025年9月份投产的李记包装玻璃瓶深加工工厂年产能高达7000万件。
李道扬进一步补充,艺术、美学、创意是李记倾力打造的三大核心竞争力,而这些精髓已深刻贯穿于李记玻璃制品的全链路。
对于玻璃制品如何创新的问题,李道扬建议,开发玻璃产品可考量复配性,利用现有模具去配合品牌做微创新,毕竟现有模具已经过市场充分验证,开模成本及风险更低。
李道扬期望,把包装做好,将产品做好,赋能中国化妆品走向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道扬的带领下,与会来宾还一同参观了李记包装最新落成的生产工厂,其AGV(自动引导运输车)、机械手智能搬运、码垛等智能设施的完善令参观者啧啧称奇。
美妆包装设计创新之道
从品牌基因提取灵感
作为广州新美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及广州红点容器包装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刘秀芳意识到:新锐品牌形象虽在国际美妆展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国内美妆与国际美妆仍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包材领域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而这之中,通过视觉创新提升产品溢价,进而塑造品牌价值成为品牌突围的关键。
围绕《创新设计引领美妆包装未来》的主题,刘秀芳结合服务众多品牌的实践经验,指出了一个行业痛点:品牌的产品设计与市场落地之间存在严重的数据脱节。
因此,红点容器以创新、美学、艺术理念,及创新思维、优质资源和研发实力三大优势,致力于帮助客户解决包材创新设计的痛点。
通过分享其服务过的品牌案例,刘秀芳具体阐释了红点容器如何巧妙将创新、美学与艺术理念融入客户的品牌包装提案中。
系列品牌案例证明,美妆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包材包装的创新,其根源在于深入挖掘品牌的基因与核心元素,从中提取设计灵感。唯有如此,才能打造出真正贴合品牌风格的产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思维碰撞
凝聚共识破局包材创新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代表们也围绕不同议题展开热烈探讨。
其中,丸美品牌内容营销主任张可悦提出的关于高端包材的核心问题,如“最贵的品牌包材是什么”“使用了何种工艺”,以及“何种材质能体现产品高贵特性”,成为了现场讨论的焦点。
对此,李道扬表示,电镀工艺会赋予包材金属感,有厚重感、设计感的玻璃瓶较能体现产品的高价值感。尤其是玻璃制品,其瓶盖子的壁厚、造型、开模难度比其他材质包材都要复杂,成本也会更高。
对于“某些产品包装包材设计被消费者吐槽,包材商是否会向品牌客户反馈”问题,李道扬、刘秀芳均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然而,他们也指出了一个存在已久的核心矛盾:虽然包材商乐于提供反馈,但最终选择权仍掌握在品牌方(甲方)手中。
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其发现简约化是未来包材发展的一大趋势,品牌方在选择包材会更倾向于简约化的经典款式,极少会选择那些富有艺术感的创新设计。因此,李道扬再次强调,“公模”经典款式已经过市场充分验证,可帮助品牌客户规避风险、少走弯路。
广东普兑森设计合伙人蓝奕昇同样分享了其对化妆品包装包材的看法。其认为,化妆品包材包装归属美学范畴内,契合产品本身的量很重要。未来,中国化妆品包材必将是面向国际,要以前瞻性眼光加以看待。
不能否认,中国化妆品行业正经历深刻转型。在多重因素驱动下,中国要从“质妆大国”向“质妆强国”迈进,就要如姚永斌所言,“既要发挥化妆品原料长板,也要补齐包装包材短板”。
而中国香妆CMF包装创新委员会的即将设立,无疑是凝聚行业合力、补齐包装包材短板的关键举措。
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香妆行业包装设计和制造的未来,因为将有中国香妆协会CMF包装创新专业委员会的带领,变得更加令人期待了。
来源:百搭熊傲雪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