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冬去春来,窗外玉兰树叶黄了又绿。我低头摩挲着警号上的划痕,思绪不由自主飘回到初入派出所,与所长张海平初见的那天。他一头白发步伐矫健,目光如炬又笑容温和。他就是群众口中的“白发所长”,是年轻民警心中的“引路人”。
冬去春来,窗外玉兰树叶黄了又绿。我低头摩挲着警号上的划痕,思绪不由自主飘回到初入派出所,与所长张海平初见的那天。他一头白发步伐矫健,目光如炬又笑容温和。他就是群众口中的“白发所长”,是年轻民警心中的“引路人”。
白发是开拓前行中的明灯
“白发所长”今年43岁,其实一点都不老,他的头发是从2021年后开始变白的。
当年4月,“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的号角吹响,张海平调任至韩庄派出所负责创建工作。彼时,距离8月底省厅评选验收仅有短短五个月的时间,而办公场所硬件改造、公安业务软件提升等多项任务需同步推进。那段时间,所长就像上了发条的时钟,一刻不停。白天,他穿梭于各个施工现场,紧盯办公场所硬件改造进度,同时兼顾日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夜晚,办公室的灯光常伴着他伏案撰写材料的身影直至凌晨。从工作方法的反复提炼,到创建材料的梳理总结,初稿到定稿历经数次修改,每一次都是他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见证。
7月,创建进入关键时期,所长却因过度劳累病倒了。他瞒着我们所有人,偷偷到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为了不耽误工作,他白天在单位硬扛,午休时间才赶去医院输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所长的带领下我们圆满完成创建任务,2022年2月韩庄派出所从全市119个派出所中脱颖而出,被省公安厅命名为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当荣誉传来,大家都如释重负,这时我们才发觉,在数月高强度的工作下,不知不觉间所长的双鬓染上了密集的霜色。所里的年轻辅警打趣道:“所长,咋突然觉得你变老了,你这白头发染染吧,都快赶上我爸了。”但我知道,正是这银发引领着我们开拓进取、奋勇向前。
白发是群众信赖的“银色纽带”
我们派出所地处城郊结合部,辖区面积66平方公里,辖33个村庄42个小区,约有6.93万人口。所长每天牵挂着辖区的大事小情,他手机通讯录里存着68名各村村干部的联系电话,36个警民微信群24小时跳动,日均接打50余个电话沟通协调各项事宜。这些数字背后,藏着群众对白发所长的信赖。街坊大妈远远看见银发闪动,就高声笑着打招呼;醉酒闹事者瞥见那缕霜白,音量便收敛三分;校园的学生围着这位法治副校长,叽叽喳喳问个不停……在他们眼里,所长的白发不是衰老的标志,而是可以让他们安心的依托。
辖区村民李某和王某因土地边界问题存在争议。2024年麦收时节,两家在农机收割麦田时对地界的划分再次起了争执,引发激烈口角,双方家属悉数到场,剑拔弩张、场面陷入僵持,直接影响了其他农户的收割进度。所长得知后,深知此类纠纷如不妥善处理,极易激化矛盾,且收粮就是与天争时,一刻都耽误不得,于是立即与社区民警联系村干部前往处置。到场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耐心劝导,两方态度才逐渐缓和,最终在民警和村干部的共同见证下,重新测量土地边界,进行科学、公正的划分,一场可能升级的矛盾纠纷就此化解。
同事们常说:“咱所长这白头发,一半是熬夜熬的,另一半是操心操的。”在所长的带领下,韩庄派出所创新“自治、法治、德治”的多元化治理机制,通过村级民调组织+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的调解模式,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工作目标,实现了辖区的和谐稳定。2021年韩庄派出所调解室被授予“安阳市品牌调解室”。
白发是薪火相传的无声誓言
所长是个较真的人,干工作从不含糊,带徒弟也有自己的一套:新警报到先跟着他值夜班,说是“练胆子”;年轻民警第一次写笔录,他在旁盯着指导修改;审讯嫌疑人时,他帮着一起制定讯问思路;从办公习惯到内务卫生,严于律己的同时,也严格要求大家。现在大伙儿都养成了习惯,出警回来再晚,也要把警服挂整齐,就像所长常说的:“咱们穿的不只是身衣裳,是老百姓的指望。”这些年从他手里带出来的徒弟,个个都成了业务骨干。
所长对每一项基层工作都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有始有终。他执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推动提升全所公安工作质量,使辖区的平安防线愈发牢固。在任5年间,韩庄派出所分别荣立集体二等功、集体三等功和集体嘉奖,荣获全省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集体称号,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褪了青丝亮警徽,白了双鬓守平安。又是一天来临,所长的白发在晨光里泛着淡淡光泽,这白发里装着辖区的万家灯火,装着警察对百姓最实诚的承诺。
来源:汤阴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