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哈尔滨老厂区长大的男孩,大概从没想过自己有天会站在中国演员行业的金字塔尖。2025年7月那份国家一级演员的公示名单里,“张毅”这个名字让无数观众会心一笑——大家都知道,这是那个总能把小人物演活了的张译。
这个哈尔滨老厂区长大的男孩,大概从没想过自己有天会站在中国演员行业的金字塔尖。2025年7月那份国家一级演员的公示名单里,“张毅”这个名字让无数观众会心一笑——大家都知道,这是那个总能把小人物演活了的张译。
说起来挺有意思,这位如今拿遍金鸡、百花、华表奖的影帝,当年连正经科班的大门都敲不开。北京广播学院专业课第一又怎样?
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两次考试都卡在了文化课上。哈尔滨话剧院那个自费生的名额,成了他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回头看,那段在话剧团里如饥似渴啃剧本的日子,反倒成了最珍贵的养分。
28岁才等来《士兵突击》的机会,在娱乐圈简直算得上“大器晚成”。但正是史今班长那九集的戏份,让所有人记住了这个眼睛不大却会说话的演员。
有个细节特别打动人——拍退伍那场哭戏时,张译自己刚办完转业手续。那种真实的军人情怀,根本不用演,全化在颤抖的军礼和滚烫的眼泪里了。
这十几年里,他像块海绵似的把自己泡在角色里。《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瘸着腿的孟烦了,《鸡毛飞上天》中从青年演到白头的陈江河,《悬崖之上》里那个让人揪心的特工。
最绝的是《万里归途》中,光靠眼神就把外交官的坚毅与脆弱都装进去了。有导演私下说,张译这人“戏比天大”,为了琢磨角色能整宿不睡觉。
今年春节档可算是“张译年”。《满江红》里阴鸷的何立,《三大队》里执着的程兵,还有《无价之宝》里完全颠覆形象的市井小人物。
观众这才发现,原来“剧抛脸”不是化妆的效果,是演员往角色骨头里钻的狠劲。特别是《三大队》里那段长达七分钟的长镜头,从暴怒到崩溃再到麻木,层次分明得让人起鸡皮疙瘩。
但生活里的张译完全是另一副模样。不混饭局不炒绯闻,最大的新闻可能就是前阵子说要休息两个月,结果被传成“退圈”。直到国家一级演员的公示出来,粉丝们才松了口气:原来咱们的影帝是去“升级打怪”了。
说起来,这个职称可比什么流量数据实在多了,得演够一定数量的大戏,还得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评审组那些老艺术家们的眼睛毒着呢。
感情生活上他也够爷们。照顾植物人初恋十几年,对现任妻子带来的孩子视如己出。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里,能守住这份情义比拿奖还难。
有次采访被问到感情观,他就说了句大实话:“做人得对得起良心,演戏是这样,过日子更是。”
现在再看他当年在战友话剧团跑龙套的照片,瘦得跟豆芽菜似的,谁能想到后来能撑起这么多经典角色?或许就像他自传里写的:“演员这行当,比的不是谁红得快,而是谁走得更远。”从“站没站相”的孱弱新兵,到如今荧幕上铁骨铮铮的硬汉,张译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最漂亮的逆袭。
看着公示名单上“张毅”后面那个“一级演员”的职称,突然想起《士兵突击》里史今班长那句台词:“只要今天比昨天好,这不就是希望吗?”这句话,张译自己倒是用半辈子给演活了。
来源:小郑看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