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刷光父母14万打赏主播?父亲怒告平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8 23:26 1

摘要:2024年,河北保定的小倩,本是六年级一名成绩优异的小学生,却在短短5个月时间里,偷偷刷光了父母银行卡里的14万元积蓄,只为了在交友软件里“被关注”。

这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这是一整个家庭的噩梦。

2024年,河北保定的小倩,本是六年级一名成绩优异的小学生,却在短短5个月时间里,偷偷刷光了父母银行卡里的14万元积蓄,只为了在交友软件里“被关注”。

她给人刷礼物、送“结婚礼”、打赏陌生人,只为了在聊天室中博得几句热情。最贵的一次礼物高达5200元,打赏金额累计超过14万元!

而这14万,是她父母用十几年打工积攒的全部家当。直到父亲陈正为家中浇地时准备给水泵卡充值,才惊觉银行卡只剩下13元

一部手机,换来一个家庭的崩塌

悲剧的开端,是一部“上网课用的手机”。
2023年底,小倩因为网课需要获得了父母的一部旧手机。

她在浏览过程中看到“觅光”交友APP的广告,随后下载、注册,并逐渐沉迷其中。在聊天室里,“刷礼物才能被关注”的游戏规则,让她彻底迷失。她甚至自己总结出:“只要不停刷,房间就热闹;一停手,瞬间冷场。”

这个年仅12岁的孩子,竟在毫无监护的状态下,学会了用微信绑定父母银行卡、完成转账、充值操作,还能隐蔽得不被大人发现。

直到2024年3月,父亲才意外察觉,银行账户已被“掏空”,追查才发现,是自己的女儿,给多个社交平台充了十多万,其中仅“觅光”APP就花了10万元。

孩子辍学,父母起诉平台讨回血汗钱

事发后,小倩的父母联系了平台运营公司,却屡遭推诿。对方不是说“账号实名不符”,就是“充值属自愿行为”,最后干脆玩起失联。

万般无奈之下,父亲陈正一纸诉状将“觅光”APP及两家收款公司告上法院。8月7日,他收到了法院正式传票——案件将于2025年9月在广州互联网法院开庭。

小倩因为此事备受打击,原本成绩优秀,如今却已辍学在家,心理状态堪忧。父亲陈正哽咽表示:“她是我们唯一的孩子,这些年挣的钱都是为了她。”

而目前,被起诉的三家公司仍未对此做出任何回应。

警钟长鸣:虚拟世界的陷阱,正盯上我们的孩子

当一个孩子需要“虚拟点赞”来获得认同,当一个家庭因“打赏文化”濒临崩塌,我们不禁要问:

平台是否该承担起审核与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

家长是否低估了互联网对孩子的影响?

“熊孩子”刷钱,不只是一个玩笑,它是一个家庭的灾难,也可能是成千上万个家庭正在发生的隐痛。

法律会不会成为这对父女的最后救命稻草?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木易说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