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阴县平梁镇:“三农”实践基地绘就振兴新图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9 22:38 3

摘要:在汉阴县平梁镇的田野乡间,一处以党建为引领的 “三农” 实践基地正成为乡村振兴的 “强引擎”。这里既有解民忧的暖心服务,又有科技赋能的生产变革,更有农旅融合的创新探索。从农机调配到飞防作业,从田间课堂到直播助农,实践基地如同一根红线,串起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

本报讯(通讯员 覃蕊 舒遵信)在汉阴县平梁镇的田野乡间,一处以党建为引领的 “三农” 实践基地正成为乡村振兴的 “强引擎”。这里既有解民忧的暖心服务,又有科技赋能的生产变革,更有农旅融合的创新探索。从农机调配到飞防作业,从田间课堂到直播助农,实践基地如同一根红线,串起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振兴图景,让 “三农” 工作在精准服务中焕发生机。

急难愁盼,民呼机应。“又到打油菜的时候了,我们两口子年纪大了,自己打不动了。想找个收割机来,又找不到跟哪个联系。”平梁镇二郎村五组的张老汉在菜园里扯着草,向宣传秸秆禁烧的村干部诉起了愁。

“往年确实难,面积小了机主都不愿来。”二郎村党支部书记成典超接过话头,“好在镇上去年底在政府对面建了党建引领‘三农’实践基地,设了农技农机服务等五个板块,这类事现在好办得很!”

通过实践基地的农技农机服务站,工作人员迅速调配机械,收割机赶在雨前下了田,不仅让张老汉家的油菜籽颗粒归仓,还带动五组基本实现机械收割全覆盖。秸秆粉碎还田既省了劳力,更给镇村秸秆禁烧工作减了压。

科技翅膀,飞翔田野。在兴汉农机专业合作社,汉阴县俏妹子农业综合服务队负责人李肖正操作设备进行育苗作业。“以前传统育苗,每亩得用 2.5 公斤种子;现在这套水稻育秧设备,每亩只要 1.25 公斤,直接省了一半!” 她感慨着科技带来的改变。

不远处,李肖团队在平梁兴隆佳苑蚕桑合作社的产业基地开展飞防作业。“使用人工的话,一亩至少需要两个工,而且时间周期长;使用植保无人机,一小时能作业60至80亩,提高农药利用率30%以上,统防统治效率提高了。”

在合作社的田间课堂,平梁镇党委组织的以“知农情、说农话、干农事”为主题的硒果讲堂正火热开讲。汉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刘文深入浅出地讲解,让 50 余名镇村年轻干部对惠农政策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农旅融合,叩开富门。“四季花果香,安康游平梁。”西安游客念着游客接待服务站的标语,驻足浏览“东西南北中”农文旅版图。展架上,富硒大米、凤堰茶叶与景区画册相映生辉。“这里不仅对平梁乃至汉阴的旅游景点进行推介,还聚齐全县农特产品。”基地引进的经营主体负责人李小青介绍道。

“我们固定两名工作人员在这里上班,只要你们有需要,我们随叫随到。”在农产品展销服务站,肢体残疾的主播正略显生涩地对着镜头推介产品,直播间人数不多却透着韧劲。

“我们经常邀请驻村第一书记前来客串主播,帮助群众展销农副产品。第一书记们都积极参与,‘五一’期间,化身文旅推介官,进行农文旅商推介。”平梁镇党建办干部说道。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环,一定要多到群众屋里去,多到田间地头去,多到产业园里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我们。一定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镇党委书记谢传武时时告诫年轻干部。

这番话烙进新农人刘汉江心里,在平梁镇庆祝建党104周年暨党建引领“三农”工作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上,这位远程教育学用典型郑重承诺:“我要为大学生、返乡青年提供实践机会,助力平梁镇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队伍,为平梁三农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当最后一缕夕照掠过农机服务站的钢铁臂膀,实践基地的标牌在暮色中透出“党建红”。这抹红,是收割机开进张老汉田垄时扬起的尘烟,是无人机为千亩桑园织就的防护网,更是残疾主播镜头前那份不灭的期盼。平梁镇的“三农”答卷,正以大地为纸,以奋斗作笔,在党建引擎的驱动下,写下最炽热的注脚。

来源:西北信息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