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丨不止建筑,深厚文化添“津”彩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9 20:43 2

摘要:天津,这座城古老而又现代。漫步于大街小巷,尤其是走进散落在各处的名人故居,就能读懂“近代百年看天津”的精神内核。

人民网天津8月9日电 (记者刘叶婷)天津,这座城古老而又现代。漫步于大街小巷,尤其是走进散落在各处的名人故居,就能读懂“近代百年看天津”的精神内核。

在8月9日举办的“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上,一场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于洋、翟冠华,演员侯京健以及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张一驰、佟天元联袂带来的微话剧《不止建筑》正在上演,讲述了天津名人故居背后的文化故事。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翟冠华参演微话剧《不止建筑》。主办方供图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于洋在微话剧《不止建筑》中扮演梁启超。主办方供图

“我辈书生,空有报国之志,却无回天之力!”演员于洋扮演的梁启超在舞台上痛心疾首。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为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殚精竭虑——办报纸、写文章,唤醒了无数国人。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6号院的“饮冰室”成为他笔耕不辍的思想车间。

在这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疾呼宛在耳边。

距离“饮冰室”不足百米,就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故居。二十三岁那年,青年曹禺创作出的话剧《雷雨》横空出世,震撼中国文坛。透过青年演员佟天元演绎,可以感受到津派文化对曹禺戏剧创作的滋养。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佟天元在微话剧《不止建筑》中扮演曹禺。主办方供图

从曹禺故居向北走约800米,就来到了文化巨匠李叔同故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演员张一驰的带领下,现场观众不禁齐声合唱。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张一驰在微话剧《不止建筑》中扮演李叔同。主办方供图

一曲《送别》婉转悠扬穿越百年时空,成为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继续向前,随着翟冠华的讲述,观众来到了和平区花园路4号,爱国将领吉鸿昌的故居,又称“红楼”。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伴随演员侯京健的大声诵读,这首吉鸿昌于1934年11月24日,在刑场上写就的《就义诗》振聋发聩。随着一声枪响,吉鸿昌英勇就义,年仅39岁。

演员侯京健在微话剧《不止建筑》中扮演吉鸿昌。主办方供图

回看吉鸿昌就义前写给夫人的家书——“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在那个血泪交织的年代,吉鸿昌用生命书写爱国之志。活动现场,吉鸿昌外孙女、天津市关工委德育部部长郑吉安深情讲述了姥爷的故事。

“红楼”之名由何而来?

“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观是红色的,更因为里面孕育着红色的火种。”郑吉安解释道。

郑吉安深情讲述“红楼”里的抗战故事。主办方供图

面对侵略和压迫,中华儿女奋起反抗,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时过境迁,但气节长存。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以鲜血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将永远催人奋进。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天津市委宣传部指导,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物局)、天津市南开区委网信委、人民网、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联合主办,人民视频、津云新媒体承办。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