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承文,男,生于1960年3月,内蒙古包头市人,籍贯山东菏泽曹县,中共党员,山水画家,1994年7月,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专业,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人民艺术家,建党100周年最具实力派艺术家,高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名誉
吴承文,男,生于1960年3月,内蒙古包头市人,籍贯山东菏泽曹县,中共党员,山水画家,1994年7月,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专业,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人民艺术家,建党100周年最具实力派艺术家,高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名誉主席,人民书画报理事会副主席,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会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百家获得者。
2008年参加了内蒙古党委组织部支援四川汶川大地震救灾工作。从小喜欢书画,受父亲熏陶学习传统山水画。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社会艺术专业委员会美术研究员,孔子奖章组织委员会艺术研究员,国智办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副院长,中国香港国际艺术家协会会员,香港一级艺术家,香港宝嘉堂书画院副院长,香港国际艺术家协会内地分会理事,中国书画组委会第八届委员,大公文化艺术节组委会第八届委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内蒙古老年书画协会会员,内蒙古西部翰林院院士,内蒙古雅新书画院副院长,包头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包头市齐鲁商会书画院院长,包头市大公书画院院士。
被中国收藏推荐艺术名家组委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促进会“书画艺术名家”荣誉称号。
中央电视台CCTV“华夏之声”书画名家栏目组研究决定,特聘为:客座教授。同时被CCTV传统文艺展栏目组授予:中国书画楷模名家。
2018年参加内蒙古西部五盟市老年书画展获得优秀奖。
2020年6月参加全国书画作品展,获得2020国粹文化传承人金奖。
2020年10月参加全国书画作品展,获得墨韵中华书画金奖。
2020年12月参加炎黄九省第五届黄河颂书画展荣获优秀奖。
2021年在第一届华夏国墨杯全国名家书法美术大赛获得优秀奖。
2021年11月参加了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红色经典第二届当代艺术家精品书画展文创高峰会获得优秀奖。
2021年12月参加中国书画节组委会,大公文化艺术节组委会,长春市大公书画院三家举办的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8周年书画展获得一等奖。
2022年6月在日本福冈市美术馆参加国际公墓第五回国际书画展荣获铜奖。此画被日本福冈美术馆收藏。
2023年荣获金鹰杯全国书画大赛特别金奖。
2023年荣获中国教育电视台聚焦两会德艺双生书画名家荣誉称号。
2023年5月参加了北京一脉相承大型主题巡展,八条重要地铁线路展播。
2023年6月参加了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主办的“承古开新”全国书画名家要请展,将祖国大好河山落于笔墨之间。
2023年授予2023中国非遗年度影响力人物荣誉称号。
2023年获得迎中秋国庆书画展获得金奖。
2023年隆重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环球杯全国书画大赛获得特别金奖。
2024第三十一届广州杯书画大赛中获得银奖,获得当代书画艺术名家,容易称号。
2024年5月参加全国百杰书画精品书画展,获得优秀奖。
2024年在二十四届世纪大采风中,特授予2024年度艺术领域品牌人物。
2024年8月北京机场艺术品代言主题巡展组委会授予“北京机场书画形象大使”荣誉称号。
2024年8月参加首届中国橘州书画艺术展授予特别金奖。
2024年9月参加北大科技园隆重举办百年风华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继当代中国名家书画艺术交流展。
2024年11月参加北京民族文化宫与人民同行大型书画展。
2025年1月10日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聘任艺术顾问。
2025年1月中国教育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活动中,荣获优秀作品金奖。
2025年5月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美育工作委员会评定,兹聘任客座教授。
2025年6月经世界文化艺术界联合会,香港美术家协会,香港书法家协会,及新媒体艺术评审委员会授于,“世界优秀文化代表艺术家”容易称号。
2025年6月作品及相关资料入编刊登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画通史》一书籍。
以山水为骨,以文化为魂——一位当代画家的精神跋涉与艺术突围
在中国当代画坛的星空中,吴承文是一颗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锋芒的独特星辰。这位从内蒙古草原走向世界的山水画家,用六十余载的笔墨耕耘,在宣纸上构筑起一座连接齐鲁文化与草原精神的艺术桥梁。从少年时期临摹《芥子园画谱》的懵懂,到如今作品被日本福冈美术馆收藏、获评"世界优秀文化代表艺术家"的殊荣,吴承文的艺术人生恰似他笔下的层峦叠嶂,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迸发出璀璨的光芒。
一、文化基因:血脉里的艺术觉醒与精神原乡
1960年生于包头的吴承文,其艺术生命自诞生便浸润在双重文化滋养中。父亲作为传统文人的书画收藏,为他打开了通往水墨世界的第一扇门。童年时期,他常在父亲的书房里临摹《千里江山图》,那些青绿设色的山水长卷不仅培养了他对色彩的敏感,更在他心中种下"以画载道"的种子。而作为山东曹县移民后裔,齐鲁文化的"仁者乐山"哲学与草原文明的"天人合一"精神,在他血脉中交织成独特的审美基因。这种文化身份的双重性,成为他日后艺术突破的重要内在动力。
1994年,34岁的吴承文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专业,这段系统学习经历成为他艺术生涯的关键转折。在名师指点下,他开始突破单纯技法模仿的局限,转而探究山水画背后的哲学意蕴。他深入研究郭熙《早春图》的"三远法"构图,领悟"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东方空间美学;临摹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体会"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精神。这种对传统的深度浸润,为他日后的创新奠定了坚实根基。
二、突破维度:从技术精湛到精神表达的范式转型
21世纪,中国画坛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愈发激烈。吴承文深谙,山水画若要在当代语境中实现真正的突破,仅靠对古人技法的复刻与临摹远远不够,必须探寻传统精神内核与当代审美需求的契合点。他以内蒙古草原为艺术试验场,开启了一场从“技法传承”到“精神重构”的深刻变革。
作为生长于内蒙古的画家,吴承文对草原的感知早已超越视觉层面的壮美,而是深入到文化基因与生命体验的维度。他意识到,传统山水画中“江南情结”的审美范式虽精妙,却难以承载北方自然景观的雄浑与苍茫。于是,他以“新北派山水”为创作目标,将草原的辽阔、戈壁的荒寂、黄河的奔涌等北方地域特征,转化为笔墨语言中的新符号。
在《险山情》作品中,尽显山水神韵。画面中,陡峭山峰高耸,岩石纹理清晰,以刚劲笔墨勾勒,凸显其险峻质感。云雾于山间缭绕,增添朦胧之美,与硬朗山体形成对比。山腰处羊群点缀,为静谧画面注入生机。画家借独特构图与精妙笔墨,既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壮阔,又传达出对险山壮景的深情。观者仿若置身其中,能深切感受到山之巍峨、自然之伟大,以及蕴含其中的生命力量与诗意情怀。
三、风格建构:在传统语法中书写现代诗篇
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吴承文逐渐形成了"雄而不野、秀而不媚、古而不僵、新而不怪"的艺术风格。在笔墨运用上,既保持中锋用笔的骨力,又借鉴泼彩技法表现云雾的变幻。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作品《奔腾咆哮民魂》气势磅礴画面中,水流如怒涛般奔腾而下,以浓淡不一的墨色勾勒出其汹涌之态,仿佛能听见轰鸣水声。两侧山体巍峨,线条刚硬,与湍急水流形成强烈对比。画家借这壮阔的自然景象,寓民族精神于其中。那奔腾的水流恰似不屈的民魂,充满力量与激情,彰显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特质。整幅作品以笔墨传情,将自然景观与民族精神完美融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与精神鼓舞。该作品2022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时,引发观众对"母亲河"文化意象的集体共鸣。
吴承文的山水画不仅追求视觉震撼,更注重文化内涵的传达。他善于在画面中植入象征元素:苍松代表坚韧,翠竹象征气节,飞瀑寓意智慧。
《鸿运当头》是一幅充满祥瑞之气的山水佳作。画面中,巍峨山峰高耸,山巅红叶似火,寓意鸿运降临。瀑布如白练倾泻而下,灵动而富有生机,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山间树木繁茂,色彩丰富,与山石的墨色形成鲜明对比。山脚下屋舍点缀,给人以安宁祥和之感。整幅作品构图精妙,笔墨细腻,既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美,又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将传统山水意境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这种"以景寓情,以形写神"的创作手法,使他的作品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感染力。
四、文化使命:在传承中开拓的艺术担当
作为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名誉主席、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顾问,吴承文始终将艺术传承视为己任。他频繁奔走于各大艺术院校与文化机构,开展公益讲座与教学示范。课堂上,他不仅传授山水画的技法精髓,更注重引导学生领悟传统艺术背后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鼓励年轻一代在继承中创新,为中国山水画注入新鲜血液。
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吴承文同样成绩斐然。2022年,他的国画作品在日本福冈美术馆展出并获铜奖,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生动注脚。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他这样阐释自己的创作理念:"中国山水画不是简单的风景再现,而是画家与自然对话的精神记录。每一笔墨色都蕴含着对天地的敬畏,对生命的思考。"这种文化自信的表达,使他的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东方魅力,让世界透过他的画作,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与博大。
五、时代回响:艺术永恒性的当代诠释
回顾吴承文的艺术人生,从草原少年的笔墨启蒙,到中年时期的风格突破,再到如今的文化担当,他始终以虔诚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在他看来,山水画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中华文化基因的视觉呈现。2025年,当他被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聘为艺术顾问时,这位年逾六旬的艺术家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艺术没有终点,每一幅作品都是新的起点。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山水画的魅力,让这份千年传承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在吴承文的画作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山水的形态,更是一个艺术家对生命、对自然、对文化的深刻思考。他以笔墨为舟,载着观者穿越时空的长河,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这种超越技法层面的艺术追求,正是中国山水画历经千年而不衰的奥秘所在,也是吴承文艺术人生最动人的篇章。
当我们在北京地铁线路看到他的作品巡展,在东京美术馆欣赏他的国际获奖作品,在央视春晚舞台见证他的艺术荣誉时,这位从草原走出的画家,早已用笔墨在中华文化的版图上刻下独特的印记。他的艺术人生证明:真正的创新不是对传统的背叛,而是基于深厚文化积淀的再发现;当代艺术的价值不在于形式的标新立异,而在于能否承载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与文化基因。吴承文的山水画,正是这样一部用笔墨书写的文化史诗。
当代著名书画评论家王伟
来源:墨韵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