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深度讲解:从小镇姑娘到写作大V,我是如何逆天改命的

B站影视 2024-11-29 14:52 3

摘要:我有了一家自媒体公司,出了三本书,全网有了350万粉,并且带领10万+学员靠写作变现。

1

今年是我全职写作的第13年,自媒体创业的第8年。

我有了一家自媒体公司,出了三本书,全网有了350万粉,并且带领10万+学员靠写作变现。

我的人生因为写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1月份对我来说很特别,我是2010年11月份开始全职写作的。

我的写作故事在文章里讲过很多遍,但限于篇幅,一直没有讲得特别详细。

今天想写一篇长文,按照时间顺序,把这13年的心路历程深度讲一讲。

这13年里,我踩过什么坑,总结过什么经验教训,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这既是对自己的梳理,也希望对想要从事写作的同学有启发。

我是小镇姑娘,家世普通,相貌普通,学历也普通。家里是做早餐生意的,上小学时,周末时间就要在家帮忙。

我不想过这种生活,就利用不多的午休时间写文章,但没有成功,于是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孩子。

老家没什么工作机会,生完大宝后,孩子放在家里,我和老公一起去浙江打工。

我是在人生最低谷期的时候开始全职写作的。那一年我经历了跳槽、裁员、打官司、生病,各种狗血的事情都经历了一遍。

有一个念头在心里越来越强烈:

我想趁这个机会全职写作。

在这之前,我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写,写过长篇小说,给杂志写过稿,也陆陆续续发表过几篇。

而且那时候我上了陈清贫老师的写作课,对写作变现这件事已经比较清晰了,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只是,以前舍不得辞掉工作,就算以前工资只有2000,也不想损失掉。在工作和全职写作之间,我纠结内耗了好几年。

我把这次被裁,当作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那一年10月底,杨先生工作安定下来,新公司还给他分了一套房子。那一年的11月,我正式开始了全职写作的生活。

2

2011年:

写作第8个月,做到了月发表量100篇

我计算自己全职写作的时间,是从2011年开始算的。

大概是有整数情结吧,毕竟2010年才写了两个月嘛,而且2011年我正好30岁,这个数字比较好记。

全职写作这件事,我没有跟父母说,也没有跟公婆说。不用想也知道,这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他们一定会反对的。

而且我当时的情况,是离家千里,和老公一起在浙江打工,孩子还扔在老家做留守儿童。结果我跑那么远不上班,感觉太疯了,太不负责任了。

这也是我在工作和全职写作之间纠结那么久的原因。不上班赚钱觉得对不起孩子,可是不写作也觉得对不起自己。

最终我还是决定先完成自己的梦想,并且我的梦想完成了,孩子也不用做留守儿童了,所有困扰我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这个决定下得很艰难,也有过摇摆,咨询过写作的朋友,大家都不赞成我全职写,觉得业余时间写就可以了。

唯一支持我的人是杨先生,后来我问过他为什么,他说,他对写作有所了解,知道这条路可行。

下定决心的那一刻,觉得全世界都安静了。

坚定的感觉,真的特别美好。

那一年,我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读书写作上。早上6点准时起床,不靠闹钟,叫醒我的就是梦想。

起来以后随便吃点东西,然后就坐到电脑前开始写作。

晚上杨先生加班,我就在家看书找素材。

为了节省时间,我甚至不做饭。我觉得到菜场买菜,然后洗菜做饭太花时间了,不如直接到杨先生公司的食堂吃。

衣服也是能不洗就不洗,地脏就脏了吧,没时间就不管。

我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写作这件事情上。其他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所以很快我就“出名”了。

杨先生的同事,食堂的老板娘,大家都调侃我太有福气了,年纪轻轻不上班,连饭也不做。

杨先生的领导都看不下去了,问杨先生:要不要给你老婆在公司安排个工作,年纪轻轻不上班怎么行啊?

杨先生对这些事情比较钝感,不觉得人家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但是领导这么好心,他也只能实话实说:我老婆在家写文章,不用上班。

领导一听,觉得写文章还挺好的,就不再说什么了。

为了尽快多上稿,刚开始我每天写两到三篇,但越努力越焦虑。一是没那么多素材,二是写了那么多却不上稿,心态上很难接受。

后来我改变策略,每天只写一到两篇,其他时间多看书看报纸输入。

这样改了以后,轻松了很多,也不再焦虑了。

然后上稿开始慢慢变多,有时候一天能上好几篇。每天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到网上查看上稿信息。

全职写作第8个月,我做到了月发表量100篇。

这个数据让我觉得很恍惚,跟做梦一样,我按最保守的稿费计算,就算一篇文章40块,也有4000块钱了,已经超过上班工资了。

(当年就在这间小屋里写作)

我都不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挣这么多钱。

我就只是每天坐在那里写写文章,怎么就挣到这么多钱了!第一次觉得,人生怎么可以这么美好。

而且回看来时路,也没觉得多辛苦,只是一天又一天按部就班地往前走。

这一年最大的感受是:

全力以赴去做,把所有精力押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压倒性投入,把不重要的事情扔一边。因为只有重要的事情才能改变命运。

3

2012年:一年发表1400篇

这一年是丰收之年,2011年已经把全职写作这条路走通了,2012年当然只会更加突飞猛进。

那一年,我每个月上稿量都在100篇以上,并且快速成为《读者》、《格言》、《意林》等大杂志的签约作者。

因为稿子实在太多,几乎翻开每一本杂志,都能看到我的名字。

(那时写的文章,多次被选入学生考试阅读题)

我还有了鲁迅的烦恼,一个名字不够用,要用多个名字。于是我把笔名、原名、家人的名字全用上了。

很多读者说:我喜欢汤小小,也喜欢汤园林,这两个作者都是我喜欢的。

结果最后到我的读者群才知道,原来这两个人是同一个人。

也是在那一年,我认识了代连华和三月鱼。

代连华也是写作者,我喜欢她的文章,主动跟她联系,结果她说:我也早想跟你联系了,担心你看不上我呢。

三月鱼是《意林》编辑,她看到我投的稿子,地址是湖北,跟她是一个地方,就主动联系我。

她们两个,后来成为我团队里非常重要的人,为我早期创业做了很多事情。

也是在那一年,我有了二宝。

二宝来得有点意外,我当时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我不能因为怀孕影响写作。

有大宝时,我曾经放弃过写作,这成为一个阴影。我很担心二宝的到来,让我再次放弃写作。

所以那时候我特别焦虑,每天都要在心里提醒自己:一定不要放弃写作,一定不要放弃写作!

这似乎成了一个心魔,不管别人怎么劝都没用。

那时候孕吐很严重,但再严重我也要坚持写文章。经常一篇文章要分好几次写,写了一半想吐了,跑到卫生间吐完,出来再接着写。

冬天时,我提前回了老家。因为生孩子上户口什么的都在老家,不得不提前回去。

回老家要和公婆一起住,杨先生提前打电话叮嘱婆婆,不要和我闹矛盾。但没什么用,回去以后矛盾还是免不了。

婆婆把我照顾得很好,但两代人总会有各种冲突。我婆婆经常莫名其妙就生气了。

为了不影响写作,我都不跟她计较,随便她怎么作,我一定要保证每天早上按时写文章,按时把文章投出去。

在这种情况下,那一年我做到了年发表量1400篇。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发表1400篇,不是写1400篇,我大概写了400篇左右。

报纸副刊不要求一稿一发,是可以一稿多投的,还有一些文章会被杂志转载,也有稿费,所以也计算在内了。

这也是我当时用的“效益最大化”方法。我不是傻傻地多写,而是想办法一篇多发,以及尽可能多地被转载。

比如一篇稿子发了杂志,我会修改一下再投报纸。新发表的文章,第一时间给到荐稿人,他们会发到各个以转载为主的杂志。

在写作这件事情上,我除了不断提升写作能力,也会不断提升变现能力,把各种方式研究得很透。

因为这个亮眼的成绩,我在纸媒像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很多培训班也找我去讲课。

那个时候,我早早接触了写作培训,这也为后来我自己做写作培训打下了基础。

这一年最大的感受是:

没有什么不可跨越,只要你想,就一定能做到,方法总比困难多。而且,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会浪费。

4

2013年:生二宝、决定换环境

2013年春天二宝出生,那天我起得很早,赶在去医院之前,把所有文章都通过邮箱发了出去。

这样能保证即使我坐月子,也有文章能顺利发表。

(二宝刚出生时)

二宝出生后,我第一次体验了产后抑郁。

我不知道算不算,就是那个时候心情不好,莫名其妙的不好,甚至无数次幻想抱着孩子从窗边跳下去。

没有任何矛盾,就是莫名其妙,甚至看到人就烦,听到人说话就烦。

激素变化真的很可怕,这次体验也让我更理解那些产后抑郁的妈妈。我家里没什么矛盾都这样,如果再加上有矛盾,真的太难受了。

好在出月子后我就开始写作,注意力全在写作上,而且写作本身也有疗愈功能,那种不好的情绪很快就消失了。

孩子还小,晚上跟我睡,当然睡眠会严重不足,但我不想耽误写作,不管前一天睡眠多不好,第二天依然早起写文章。

婆婆帮了我很多忙,除了孩子晚上跟我睡,其他时间基本上都是她在带。

经常是我在楼上写文章,二宝饿了,婆婆在下面喊我下去喂奶。二宝学会说的第一句话,不是叫妈妈,而是叫我名字,都快成条件反射了。

老家的日子过得特别艰难。公公一般会出去干活,婆婆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家里还开着日杂店,还有大宝,以及小姑子的儿子在家里。

生意忙的时候,我需要下楼去帮忙,婆婆做饭洗衣服的时候,我需要下楼带孩子。

所以写作时间只能挤。

在这种情况下,那一年我依然发表了1400篇左右。邮局经常给我送稿费单子,每次都是一大叠。

我去邮局取钱,工作人员都认识我了。

我婆婆带孩子到医院,也总有人问她:听说你儿媳妇每个月赚很多稿费,是真的吗?

婆婆很谦虚地说:她带着孩子,赚不到什么钱。

我公公就很高调了,经常跟别人炫耀:我儿媳妇每个月稿费单都很厚,比砖都厚。

反正那段时间觉得好割裂。我是宝妈,做生意,不修边幅。然后居然有另外一个身份,是很多读者喜欢的作者。

在老家那样的环境里,闲的时候别人都打麻将、晒太阳闲聊,但我忙完就跑到楼上写文章。

跟别人有点格格不入。

那个时候我就想,我要离开老家。在一个格格不入的地方,对人的意志力是巨大的消耗。

你想啊,我天天写作,别人都不理解,还会说我:为什么业余时间不享受,要让自己那么辛苦。

我会忍不住想跟别人一起打麻将一起闲聊啊。

而且,跟公婆住一起确实矛盾也很多,我们的小家庭也需要团聚,不能一直这样异地呀,老家又没有什么工作机会。

所以跟杨先生商量,决定到武汉买房,以后搬到武汉居住。

一是武汉当时的房价我们能够得上,二是离家不远,父母需要我们时,也能及时回来。

这不仅仅是买房的问题,还要考虑工作,孩子的学习。

第一步,是杨先生得辞掉浙江的工作,到武汉找工作。

只是万万没想到,他的工作辞了一年才彻底辞掉。岗位比较重要,他又比较负责任,不能扔下就不管了,得等公司培养人。

这一年,过得悲欣交集,最大的感受是:

人觉得不那么舒服的时候,就是寻求突破的时候。不要被环境同化,觉得不合适,就换一个环境。

5

2014-2015年:出书、转型做公众号

这两年我依然在老家,一边写文章一边带孩子。杨先生开始到武汉找工作。

虽然离武汉近,但这个城市对我们来说很陌生。

杨先生找了好几份工作都不太满意,一直没有稳定下来,钱也只够他自己用。

那时候他有点沮丧,觉得自己很失败。我鼓励他:没事儿啊,我现在写作能赚钱了,可以养你。

反正那一年,他一直在换工作,我的生活则没有太大变化,一边陪着二宝成长,一边写文章。

那一年的儿童节,大宝在学校演节目,我去给她拍照。她后来在作文里写,这是她过得最开心的儿童节,因为妈妈陪着她,还给她拍了照。

那一刻我无比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如果不是选择全职写作,我就没有机会看她在儿童节表演节目,她依然是留守儿童。

那一年的很多事情,我已经不怎么记得了。

反正每天坚持写作,每个月都会收到很多稿费单。那一年也发表了1000多篇。

但明显感觉到纸媒的下滑趋势,很多报纸副刊取消了,很多杂志不再收原创了。

红娘子在那一年跟我说:你赶紧出一本书。

我问她为什么要出书。那时我真的没想过出书,觉得这事儿好遥远。

她说,出了书身份就不一样了,对事业会更有帮助。你以后跟人介绍自己时,也算有作品了。

于是那一年,出书成为我的第一目标。

在那之前,我完全不懂出书是怎么回事,也没有一个认识的编辑。这事儿要怎么做呢?

我先问了出过书的朋友,知道了写书的大概格式。我根据这个格式,把书的大纲写出来了。

然后就是找编辑。

我到微博搜“出书”相关的关键词,找到编辑的微博,然后把大纲发到对方邮箱里。

我不知道这样做有没有用,但当时想不到更好的方法,就只能用这种笨办法。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一定要出书!

不清楚被拒了多少次,还有很多石沉大海,但我锲而不舍地继续投。

前前后后差不多投了两个月吧,然后,华文经典的编辑给了我回复,觉得这本书可以出。

从签合同到交稿,只花了一个月时间。

这本书就是《全世界都愿意宠爱这样的你》,书名是我自己取的,收录了纸媒时写的一些文章。

出书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当你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做成某件事时,不管面对多少挫折,不管被多少次拒绝,最后一定能做成。

2015年的春天,我的书正式出版。

(我的第一本书)

也是在这一年,我开始做公众号。因为当时纸媒下滑越来越严重了,可以投稿的地方越来越少。

而当时公众号很火,虽然我也不知道公众号到底怎么变现,但觉得既然它这么火,那我就去做呗。

我开了“汤小小”这个账号,把以前的文章发一部分上去,也写一些新文章发上去。

没有日更,大概一周更新三四篇。

到了公众号这边以后,发现很多号也在征稿,而且稿费比纸媒高。于是我开始给这些账号写稿,也让代连华写公众号。

那时候公众号以鸡汤为主,和纸媒的区别不是很大。我毕竟写了那么多年,写公众号文章并不难,第一个月稿费收入就有8000块。

居然比写纸媒的时候还要多,这让我大受鼓舞,慢慢把注意力从纸媒转到了公众号上。

只不过,我自己的账号一直没什么起色。我也没那么在意,一直保持着一周三四更。

那时候我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完全凭着本能,觉得无论如何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账号,方便别人联系我,我把它当作与编辑和读者链接的窗口。

那年的十一长假,我们在武汉买了房。

因为钱不多,买的房位置一般,户型也一般,虽然不是百分百满意,但基本符合我们要求,于是立即定了下来。

结果第二年房价就开始起飞,并且开始限购。是团聚的念头让我们赶上了低价。再晚一年,我们就没办法团聚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被命运厚待,是一个运气很好的人。

当然,这份好运里,也有我自己的努力和目标坚定。只要有目标,总有办法完成的,连老天都会帮你。

这两年最大的感悟是:

当你知道自己要去往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6

2016年:开写作班、接广告

这一年是做自媒体的转折点。之前虽然一直更新公众号,但涨粉很慢,我不知道做账号有什么意义,只是觉得应该有一个和外界联系的窗口。

但是2016年的春节,我的一篇文章成为了爆款。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爆,可能就是因为春节大家都不更新,文章很少。

所以那篇文章爆了以后,很多平台来找我开白名单转载,春节过完那篇文章已经被转载了几百家。

转载时会带上作者简介,所以我的公众号也因此涨到了1万粉。

有了这1万粉,我对做公众号忽然有了信心,觉得可以在上面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好好把这个账号做起来。

其实当时公众号还没有什么变现方式,只有一个赞赏以及少量的流量收益,但我就是凭着本能,觉得做起来以后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变现方式。

于是我不再给其他的公众号投稿,而是专心做自己的账号,从每周更新四次改为日更。

同时我加入各个作者群去了解公众号的运营方法,开始和其他号主互推。

当时还有一种特别好的涨粉方法是做分享,一切能涨粉的方法我都想要去尝试。

我比较擅长的,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时间管理,一个是写作,我选择做写作分享。

第一次分享完全没有经验,我就找来了写纸媒时认识的朋友代连华给我做助理,帮我拉群。

当时她也不知道微信群怎么玩,还因为不会操作把自己踢出了群。当时在群里的一位网友看不下去了,出来帮我们维护群。

这位网友就是胖妹玲,后来她成为了我们写作班的助理。

那个时候我还住在小镇上,每天一边带孩子一边写作,普通话烂得要命。

那场分享最终有2万左右的人收听,很多人表示完全听不懂我的普通话,但神奇的是反馈很好,大家觉得我讲得很实用。

那场分享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因为分享完之后,很多人私信我想要跟我学写作,但我不可能一个一个去带呀,而且当时我也在想怎么变现,于是就决定做写作培训。

毕竟之前我在其他写作班也讲过课,自己也写了那么多年,最擅长的就是写作,做培训对我来说没什么难度。

于是我花了一周时间把全职写作多年的经验全部梳理了出来,当时梳理了七节课,10万字左右。

写出来以后我不放心,发给一位朋友看,他看完以后说:你这完全是教人捡钱啊,不要这么实诚好吧。

我的脑回路比较清奇,听他说完这句话以后,我觉得这个课程稳了,说明我的方法真的实用。

但是当时我也担心真正收费没有人来学,所以第一期我都没有写文案,只是在文章下面简单说了一句。

当时想的是万一没有人报名也没关系,反正我也没有正式发文案,也没啥丢人的。

结果只是在文章下面简答提了一句,当天就有几十个人加我,我回复了整整一天的消息。

当时一口气有30多个同学报名,我既开心又害怕,我害怕带不好大家,所以赶紧又发消息说名额已经满了。

我的课程从一开始的设置就是很重运营的,因为我想出效果,所以课程期间学员写的所有的作业我都会一对一点评。

这个工作量非常大,我一个人肯定做不过来,所以就邀请代连华和我一起点评作业。

写作班还需要一位助理来处理各种琐事,所以我又邀请胖妹玲来做助理。

第一期写作班就这样开了起来,而且非常成功,第二期报名人数一下子到了100个。

但我后面一直会控制人数,当时我根本不会发朋友圈,只会在公众号做一下宣传,但是每个月名额都老早就满了,有些学员报不上名,我们还要一直安抚。

现在我依然很感谢当初那个无知无畏的自己,普通话烂成那个样子,不知道社群怎么玩,但是就敢在几万人面前做分享。

包括我做培训以后,也经常有人说:我想报你的班,但我受不了你的普通话,我也没有丝毫动摇过,没有怀疑过自己。

当然,有缺点肯定要改,我请了老师,买了普通话测试书,练了好久普通话。

(在办公室练普通话)

除了做写作培训,那一年我的公众号也快速涨粉,并且开始接广告。

很多人觉得我是靠写作培训赚钱,培训的确是我很重要的一个收入来源,但它只占我总收入的一半,还有一半单纯的就是靠写作和公众号赚钱。

如果一件事情只有做培训才能赚钱,它本身赚不了钱,培训也是做不下去的。

总之这一年对我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不再依靠稿费赚钱,而是有了自己的账号,有了自己的产品。

这一年最大的感悟就是:

看到机会,一定要赶紧去抓住,不要想自己缺失的,要看到自己拥有的。有些东西不知道做了以后会怎么样,但不做怎么知道呢?

7

2017年:

组建团队、搬到武汉、疯狂学习

这一年我的方向越来越明确,就是做两件事,一是不断让公众号涨粉,二是把写作培训做好。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有些做不过来了,比如说我晚上需要讲课的时候,公众号的广告也需要排版,需要广告主预览,时间上会有冲突。

我决定找一位兼职编辑,负责公众号的排版发布。

同时写作班学员越来越多,我和代连华两个人也忙不过来,于是又把三月鱼拉进团队里。

这样就组成了五个人的小团队。

有了团队以后,一切都稳定的运行,公众号每个月稳定涨粉,写作班每个月固定开课。

这一年有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是武汉买的房终于交房了,装修是杨先生一个人负责,也终于在这年装好了。

于是这一年的暑假,我们全家搬到了武汉,结束了五年的异地生活。

(一家人在武汉团聚)

离开封闭的小镇到武汉以后,我接触到了更大的世界,去参加过同行的线下签售会,去各个地方上课。

(公司开业当天)

也是到了武汉以后才意识到,自己各方面其实都挺弱的。

第一次去参加二宝幼儿园的家长会,我直接就崩溃了。

我发现那些家长学历都很高,都很光鲜亮丽,可以很从容的和外教交流,而我英语烂得要命,整个人又很土,根本就不好意思说话。

(那个时候我真的好土)

但意识到自己的差距,本身就是进步的开始。

在工作之余,我开始疯狂的上课,疯狂的学习。那一年我几乎没有过过周末,所有的节假日,包括所有工作日的晚上,我不是在讲课,就是在上课,要么就是在看书。

有一次晚上我出门看到天上的月亮,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是的,那一年我几乎没有在晚上出来过,没有看过天上的月亮。

但是那一年我的事业越来越好,粉丝越来越多,认识了很多同行,也得到了很多出版社出书的邀约。

这一年最大的感悟是:

人一定要拼尽全力往前跑,不管有多少崩溃的时刻都不要停下来,等过了那个时间会发现,你已经得到了超速的成长。

8

2018年:

开故事班、形象改造、组建全职团队

这一年我做了四件重要的事情。

团队第一次在武汉聚会,一起去看了武大的樱花。

(团队和临时赶来的学员一起在武大)

当然,除了吃吃喝喝,肯定会谈到工作规划。

(团队在酒店谈工作)

也是这次聚会,我们意识到故事有红利,于是聚会结束以后我开了故事号“有故事的汤碗”

我这个人一旦决定做一件事情就会百分百投入,哪怕它最终是失败的,也要百分百投入以后才不会后悔。

账号注册好以后一边约稿,一边用各种方式涨粉,一个月时间粉丝涨到20万,第二个月就开始接广告变现。

故事号的红利这么大,我当然会想着带更多的人来做,于是邀请三月鱼和代连华一起开了故事写作班。

这个班到现在已经开到五十多期了,培养了很多写故事的大咖。

后面我开所有的培训班都延续了这个风格,知道某件事情有红利,然后自己亲自去做,做成功了以后总结经验,带着更多的人去做。

这些年我开的所有的班,最终都会成为王牌班,并且真的让很多人拿到结果,就是因为我自己做过,知道每一个环节的重点

这一年做的第二件事情是写了《高效写作》这本书,当时我没有想到这本书会时隔两年才上市。

当时我给自己定了很严格的计划,在工作之余每天写3000字,一个月把书写完。

刚开始执行得很好,但是到后面整个人有点崩掉,因为压力太大,一个月完全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所以状态就非常不好。每天都觉得很难受,很想哭。

这种状态肯定是写不好的,正好当时北京有一个课,于是我放下这本书到北京去上课。

也是在这个期间,我同时做了第三件事,约史小嘴做形象改造

我相信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才能快速的得到改变。

自己在那里瞎摸索,需要浪费太多的时间,我最缺的就是时间,我愿意用钱去换时间。

那一年我在北京一口气买了18件衣服,重新做了发型。

然后我整个人的形象真的改变了很多,当然,形象这个事情也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做到一百分的,后来的很多年我也是不断地在摸索在学习,现在才越来越得心应手。

(改造前后)

形象改造完以后,我终于有勇气拍短视频了,当时抖音有红利,我决定去尝试。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我终于迈出了拍视频的脚步,这也让我后来可以更从容地抓住视频号红利。

这一年我还做了第四件重要的事情:开公司组建全职团队

因为当时事业发展的很好,涨粉很快,我想要做得更好一点。我知道当一个人全部的精力都扑在一件事情上的时候,一定是更快出效果的,这也是用兼职和全职的区别。

决定了以后开始找办公室、购置办公设备、在网上招聘。

当时只招了两个人,一个公众号编辑,一个社群运营,而且都是上过我课的学员。

之前的兼职团队基本上没有变,因为很多社群运营的工作还是可以兼职做。

一直到现在,我们公司还是全职加兼职团队。

这一年做的事情真的很多,而且都很重要。最大的感悟是:

去行动,只要行动就一定会有改变。

9

2019-2020年:

举行线下见面会、《高效写作》出版

2019年年底,有两件重要的事情。

一是我做了一个线下见面会。

其实我很恐惧做线下,因为我真的是一个很内向很社恐的人,我不知道怎么在线下跟人很好的交流。

但同时我知道,有些事情就是要不断去突破的,所以我决定突破一次,跟武汉的学员和粉丝见见面。

时间定在元旦。

趁着这个机会,我们团队正好也聚一聚。

元旦那天早上武汉下起了大雪,而且雪一直都没有停过。

当时我想这个活动肯定要黄了,应该没有人来。

没想到那天大家还是冒着雪如约而至。一直在网上神交的人,终于有了第一次线下面对面的见面。

(外面大雪纷飞,室内热度很高)

活动结束之后,我的《高效写作》这一本书终于出版上市了。

当时编辑问我,我这边努力宣传能卖多少本,我说我也不知道,大概能卖1000本吧。

没想到上市第一天直接卖了5000多本,把当当的库存全部卖空了。

编辑也没有想到我的销售能力这么强,出版社紧急加印并且在当当上争取到了首页推荐的位置。

(当当首页推荐)

但是2020年来了,那年春节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

春节再加上疫情,书根本就没有办法及时加印,所以好多人只能预定。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那本书的销量也非常可观,卖到了将近10万册。

那年春节我正好回到老家,然后武汉封城,我在老家呆了三四个月。

那段时间真的特别焦虑,生活也有点失控,经常晚上追剧到一两点,早上又起来写文章,跟团队开会。

好在不管多焦虑,我所有的动作都没有停下来,公众号依然保持日更,写作课依然每个月按时开课。

这些年我养成的最大的一个习惯,就是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有多么焦虑,都依然会按部就班的往前走。

后来意识到,这个习惯其实帮了我很多,它可以让痛苦和焦虑减半,更不会让任何事情,因为我状态的不好而中断。

不要轻易停下来,一直往前走,真的是很重要的事情。

10

2021-2022年:

扩大团队、做影视号生活号

做小红书、直播

这两年放在一起讲,因为当时的状态都是一样的,疫情期间,经常居家办公,业务也变得越来越难推动。所以这两年,我做了特别多的事情。

开了影评号“汤姐的休闲时光”。

以及生活号“汤小小聊生活”。

开影评号是因为写了几年影评,已经验证方法可行,于是开了新号,快速把账号做起来以后,又开了影评写作课。

我所有开的课,都是自己做过,并且验证方法可行的。

开生活号是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时我扩大了团队。现在来看,在经济下滑时扩大团队,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后来几年我很多的痛苦,也都源自于这次的团队扩张。

但现在回头看,有些事情你不去做一做,不碰碰壁,是永远不会甘心的。碰完之后,后面我就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了。

当时扩大团队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准备运营私域,想开一个成长社群,每天在里面分享写作干货,顺便宣传课程。

而且我想把私域做得更好,希望能更深度地和学员沟通,那么社群运营这个岗位,就需要再加一个人。

另一个原因是,我想尝试电商带货。于是招了两个人负责这一块。

想要做好电商,也需要流量,并且需要有带货基因的账号,于是开了生活号,准备用它来带货的。

总之那两年,我不停地做加法,不停地做加法,希望通过做更多的事情来对抗经济的下行。

(团队扩大以后,换了新的办公室)

团队扩大以后,我也做了更多的课程,那两年先后做了文笔课、生活日常写作课、账号变现课,也就是现在的公众号、小红书课

也是在那两年,自媒体有两个重大的变化。

一是小红书崛起。

我是一个有趋势一定会立即行动的人,我意识到这是风口,立即注册了小红书账号,把视频搬到小红书上。

同时,我让团队一起攻小红书。刚开始大家都很懵,不知道要怎么做,我们一起摸索着往前走。

半年之后,我的小红书爆了,一篇笔记涨粉14000。紧接着,团队做的账号也都开始出爆款,引流效果超级好。

然后我迅速组建了小红书引流兼职团队。

正是因为带着团队做小红书取得了成功,所以才会做账号变现课,当时是把公众号、小红书、今日头条三个重要的平台放在一起的。后来拆开了,可以单独学,因为放一起难度有点大,大家学不过来。

第二个趋势是视频号直播。

那波红利主要针对知识博主,只要播,平台就会给推荐。刚开始我并不想播,但我这个人有个特点,从来不和趋势对抗。

既然趋势已经到这儿了,那就播吧。

前面几场直播,我写了上万字的逐字稿,因为担心自己面对镜头会无话可说。

但写逐字稿太花时间了,一周播一次都难。我只能逼着自己脱稿,只写大纲就开始讲。

为了尽快适应直播,我给自己定了目标,一周播一次。

后来增加到一周两次。

持续直播的好处是,我的口头表达能力练得很好,现在不但不写逐字稿,即使没有大纲也能讲。而且不再惧怕线下了,我好像从一个社恐变成了话痨。

我发现一个人真的可以有无数种可能,只要被逼着去练,社恐能变社牛,拖延症能变效率达人。

在直播之前,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能有不惧怕口头表达的一天。

总之那两年我拼命地往前跑,在快要沉沦的大船上左冲右突。很累,但收获也很大。

最大的感触是:

有些坑,不踩是不会甘心的。那就尽快去踩。

11

2023年:做减法、改变写作班模式

这一年很特殊,因为经济真的很困难了。

前面那些年,广告根本接不完,每天都像在捡钱,写作班报名的学员也超级多,每个月还没开班就满员,还得想办法安抚没报上的学员。

但2023年一切都变了,广告主没钱了,广告越来越少。写作班也被一些资本搞的有点乱,很多人被割怕了,不敢轻易报名。

那个时候我最讨厌的,就是看到大机构到处打广告教写作。因为我知道,大资本介入哪个行业哪个行业要完蛋。

而写作这件事情,其实是不适合大资本运作的。因为它的交付成本太高了。

当然,我们写作班因为做了多年,有口碑积累,而且定价是人人都负担得起的,还能活着,只是变得艰难了,需要团队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在前面两年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那时扩大团队,其实就是用更大的成本去做这件事。

我跟大家一样讨厌割韭菜的那波人,他们不但让很多学员花大价钱学习,还把整个行业的成本都提高了。

可能是对现状的无力感,也可能是前面几年太累了,也可能是铺天盖地都在说躺平,2023年我忽然觉得疲倦了,疯狂想躺平。

我想什么都不干,只写文章,然后跑到哪个山里住着,不要跟任何人交往,不要为写作之外的任何事情操心。

这是我40年人生里第一次有这种想法,我没有应对经验,既手足无措也焦虑难受。

那时我疯狂想解散团队,觉得养团队压力太大了,管理团队也很消耗精力。

我觉得不如自己一个人写写文章,可以想住哪儿住哪儿,再也不被任何人任何事约束,再也不用背负任何责任了。

我甚至想放弃写作培训了,那个时候的我能量太低了,低到觉得教别人也是一种消耗。

人在能量低的时候,好像身体也会特别疲倦。

(那时的我,肉眼可见地疲惫)

胖妹跟我说:小小老师,以前感觉是你带着我们跑,现在感觉你变慢了。

这句话让我难过自责了好久,我觉得自己太不合格了,我怎么能允许自己慢下来呢?

很久以后我才想通,我可以慢下来的,我可以不用背负那么多人的期待。

总之那个时候我真的不想跑了,反正经济上也基本自由了,不跑也可以。

支撑我没有放弃的,还是心里的那点不甘,以及一直以来的责任感。

写作培训做得很好,那么多学员信任我愿意跟我学,团队每个小伙伴也都很尽心尽责,甚至大家都积极想办法,想着怎么帮学员更好地出成绩。

我觉得我不能辜负这些人,我不能做一个逃兵,那样别人会看不起我,我也会看不起我自己。

有时候,压力也是动力,让你觉得疲惫的也是你的铠甲。

现在我很感谢那时候没有放弃的自己,感谢有那么多的牵绊,让我没有办法随心所欲。

既然决定不放弃,那就需要自救。

我意识到,我需要做减法,我背负不了那么多的东西了。

负责电商的小伙伴离职后,我没再招人了,公众号也做了调整,团购开始减少。

我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写作和教人写作上。

其他时间,开始注重养生。

2023年的前半年,我几乎什么都没做,只是把几个训练营迭代升级了一下。

这段经历也让我意识到,写作班需要改变了。我要让学员在写作这件事情上有牵绊,这样才不会轻易放弃。

于是年底我第一次推出了深度陪跑年卡

人需要被逼一把,需要背负一些压力,没有办法轻易放弃,才能认认真真写一年。而根据我过往的经验,认真写一年一定能出成绩。

但交付一年,成本肯定不会低。而我之前没有卖过高价课,咱们写作课单价不过千。

怎么让大家接受年卡呢?只能把价格压下来,压到一个大多数人能接受的价位。

所以我一狠心,把价格压到5000左右。

按咱们正常的课程来说,一年的费用是超过1万的,而且我们的课程本身单价就不高。现在等于一下子打了对折。

在这之前,我们每年也都会有活动,活动方案都是现成的。但我就是想要打破之前的模式。所以在活动开始前三天,我说出了这个全新的想法。

当时团队小伙伴都觉得我疯了,他们甚至控诉我,说他们作为内部员工,上咱们写作课也没这么便宜过。

疯就疯吧,我连解散团队的心都有过,我还怕什么。

没有团队讨论,我直接拍板:就这么干!

果然,年卡推出来以后,大家都震惊了,很快400个名额就抢完了。

到了第二年,年卡班成绩出来以后,再次验证了坚持写一年到底有多重要。

这件事也让我意识到,去做你认为有用的事情,而不是考虑太多人的想法,兼顾这兼顾那。

作为专业人士,你认为有用的就是最好的,就是真有用的,也一定有人买单。

要敢于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时隔5年,我又做了一次线下见面会。巧的是,找的场地居然还是2018年的那一个。

这次没有下雪,现场来了很多人,场地都有点坐不下了。这次也不再是我一个人分享,而是团队老师一起分享。

(线下分享会)

团队人数也从五人增加到了十几个人。

(分享会之前团队开会)

这一路虽然也有迷茫,也有不想干的时候,但总体来说,还是在很好地往前走,并且走得越来越远。

2023年我还做了一件事情。当时视频号带货直播有红利,我二话不说就跑去杭州直播了四场。

(准备直播)

一是因为我想抓红利,二是作为教学员写作和做自媒体的人,我需要了解最新风向,了解的方式一定是亲自实践。

播完以后,我决定放弃。因为我再次意识到,我的精力不够做那么多事情,我需要做减法。

做减法这个事儿,我在2023年一次又一次验证。

验证多了以后,我就很笃定了,我是一个精力没那么好的人,我不能什么都做,我一定要敢于放弃。

坚持很难,放弃也很难,但不管多难,都一定要做选择。

这一年最大的感受是:

核心事情不要轻易放弃,需要放弃的要尽快决定。以及,大胆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情。

12

2024年:找到方向,重新再出发

这一年春节之前,我把想做的课全做了。

一月份和团队12位老师一起做了100节读书课,每人拆解一本经典书。

读书课是我一直想做的,只是以前一直没想明白,读书这件事为什么不能自己读,而是要别人拆解。

后来想明白了,每个人的认知、经历不同,对书的理解也不同,每个人从书里看到的东西并不都一样。

所以,看别人拆解,其实是以另一种方式看书,能学到书里没有的东西。

想明白以后,我明年打算带着大家拆解传统文化的书。

2023年年底我不是去做了视频号直播带货吗?虽然最终放弃了直播,但我知道视频号是很大的风口,所以从杭州回来以后,我就开始做视频号课程。

赶在春节之前,终于把课程录完了。

(赶在春节前录课)

最后一天录制时,正好赶上武汉下冻雨,从家开车到公司,要走得特别小心。还一直担心约的化妆师不能准时到。

当时想的是,必须在春节前把课程录完,我不想留着一个尾巴过年。何况,过完年一时进入不了状态,会耽误很多时间。

可能是春节之前太忙了,春节过后,我状态不是很好,又有了躺平的想法。

整个上半年,只去上海上了一个紫微的课,课后和几位好朋友吃饭聊天。

那时我意识到,自己要改变生活和工作模式,不然就会间歇性努力,时不时想躺平。

从上海回来后,我决定上半年什么都不干了,只维持正常的工作,其他时间要么躺着要么出去玩。

所以2024年我拍了好多照片,每个周末都会休息,也会经常出去玩出去拍照。

并且开始用中医养生,慢慢把气血养回来了,也想清楚了很多事情,再也不想提前退休了。

因为一边有事干,一边又可以随时休息,真的是非常好的状态。

(在办公室带着小伙伴一起养生)

状态好了以后,我又有了想做的事情,并且做了很好的规划。并且我越来越清楚,接下来的路到底要怎么走。

我要每年写一本书,在年卡之外做一个写作圈子,要开始拆解传统文化的书……

七八月份做了出书训练营,解决学员出书难的问题。现在训练营已经结束了,也有学员顺利和出版社签约。

然后,我花一个月时间,写了一本剧评写作的书。

以前一直希望可以一个月写一本书,一直没有做到,今年居然成功做到了。

然后,我就决定放过自己,春节之前不再增加新的事情了。把年卡和社群的发售做完,然后就休息。

今年最大的改变,是终于找到了舒服的工作节奏,不再一往无前,而是该休息休息该工作工作。

休息并不会耽误工作,反而能让人真正学会思考。所以接下来我的任务,就是让自己能闲下来。

从小镇姑娘一路走来,我早已习惯了奔跑,只有跑得足够快,才能让我有安全感,奔跑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人生的下半场,我要学会慢悠悠地往前走,还可以偶尔停下来欣赏沿途的风景。

慢下来,结果并不会太差,说不定还更好。

当然,我从来不后悔自己当初那么拼命奔跑,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课题,没有当初的极致奔跑,就没有现在的从容慢走。

这就是我,一个普通小镇姑娘逐梦的过程,希望每一个心中有梦的人,都能大胆去追逐。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梦想成真。

逐梦的过程很难,但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一起加油!希望未来的13年,更多的13年,我们还能在一起!

也希望大家转发今天的文章,让更多心中有梦的人能看到。

哪怕能给别人带去一点信心,让一个人在黑暗里看到一点光亮,你的转发就有价值,我的一万多字也没有白写。

来源:汤小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