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的督导风格:综合性的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拒接假大空,拒接纯理论谈理论。适合社会机构的新手心理咨询师。不仅给于技术方面的督导,也会给于运营方面的督导,对心理咨询行业的理解,对心理咨询师的理解,对咨询关系的理解,包括给于咨询师鼓励支持,让咨询师看到自己的优势等方面
找心理督导师强烈推荐找飞米粒心理创始人许定远资深咨询师。
他的督导风格:综合性的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拒接假大空,拒接纯理论谈理论。适合社会机构的新手心理咨询师。不仅给于技术方面的督导,也会给于运营方面的督导,对心理咨询行业的理解,对心理咨询师的理解,对咨询关系的理解,包括给于咨询师鼓励支持,让咨询师看到自己的优势等方面给于温暖的指导。
下面是他的督导自述:
以下是我对心理督导的理解及分享。(我自己独立执业开心理咨询室,认认真真在社会上做中短程心理咨询及服务,不做精神分析及精神动力学咨询,我不具备注册系统督导师身份,只是作为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及培训老师的分享)
一、心理督导的目的
心理督导的目的是让新手咨询师能更快更好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因此,做心理督导首先需要明白咨询师的胜任力包括哪些因素,然后就从这些因素去做工作。
二、各个行业通用胜任力模型
各个行业通用的胜任力模型主要有两种模式:冰山模型及洋葱模型
冰山模型
编辑搜图
冰山模型,如图 1-1,是一个关于人员个体素质的模型,由美国著名社会心 理学家麦克利兰(McClelland)于 1973 年提出。其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的素质 以水平面为界,分为水平面以上看得见和水平面以下看不见的两部分。
其中,知识与技能,是一个人容易被了解与测量的部分,也是相对来说比较 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部分,为水平面以上看得见的部分。而动机、特质、 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难以测量,为水平面以下的部分。它们影响甚至决定 人员外在的行为与表现,且不太容易通过培训等影响与获得。
与冰山模型相似的“素质冰山模型”,是从胜任特征的角度提出的,提出者是 美国学者 Lyle M·Spencer,Jr·和 Signe M·Spencer。与冰山模型不同的是一些名称的分类命名。
在素质冰山模型中,基准性胜任特征(Threshold Competence) 即在水面上的、露出的表层部分,是容易被测量和观察的,也是每个人在工作上 最低限度的能力。
但表现优秀的人与表现一般的人不能由它区分。获得的方式可 以是培训。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等水下的深层部分被称为鉴别性胜任特征 (Differentiating Competence)。
它可以区别表现优秀的人与表现一般的人。与基准性胜任特征相比而言,鉴别性胜任特征的获得很难通过后天的培训,且不 容易被观察和测量。
洋葱模型
编辑搜图
此外,在冰山模型的基础上,麦克利兰(McClelland)的同事博亚特兹 (Boyatzis)提出了胜任特征的洋葱模型,如图 1-2。
相比冰山模型,洋葱模型, 是把胜任特征表示为由里向外的渐层式的结构,其中最中间的是动机和特质,最 外层的是知识和技能,其他层级由图所示。越向核心中间的层级,就越不容易通 过学习获得和被评价;而越往外围拓展的层级,就与前者愈加相反。
三、心理咨询师胜任模型
在中国最受认可的是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的胜任力模型。2015 年,研究者王铭等人为改进现行的注册系统心理师评审方案,通过专家研讨形成了我国心理咨 询师与治疗师的核心胜任力,其中包括
关系建立临床知识与技能专业态度与行为多元文化及中国文化个案管理伦理与法律科学与研究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四、心理咨询师具体需要的胜任力
有研究者通过质性研究,总结出中国心理咨询师胜任力的五个维度13个因素。五个维度分别是:职业动机、个 性、人际沟通、知识素养、专业技能。
13个因素分为8个基准性胜任特征(也就是基本合格的咨询师需要的水平)及5个鉴别性胜任特征(也就是优秀的咨询师应该具备的特征)
基准性胜任特征为:
1、承认自己不足;2、洞察;3、分析性思考;4、共情;5、觉察;6、接纳;7、伦理守则;8、心理咨询专业知识鉴别性胜任特征
1、 来访者利益为首;2、平等;3、一致性;4、客观呈现;5、真诚五、督导需要关注的点
一是与被督导者自我有关的问题,如咨询师的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焦虑、反移情反应等。
二是个案概念化能力,包括被督导者如何理解来访者以及如何理解自己与来访者的互动(Lambert & Arnold, 1987)。
三是干预的能力。
六、几类不同督导
重点关注来访者重点关注咨询师重点关注来访者与咨询师关系七、我自己做督导关注的16个重点
我不关注流派,只关注咨询师自己的状态、咨询师如何理解心理咨询、如何理解来访的问题、如何理解来访者、用什么思路来工作及咨询经验分享。提问会多一点,但也会直接给反馈、建议及分享经验。我不反对直接给经验,经验会让人少走弯路,但需要注意态度及时机,以鼓励支持咨询师探索自己的风格为主,1000位咨询师就有1000种风格。
我大概从以下16个方面给予关注。
提升咨询师对心理咨询行业的理解提升咨询师对心理咨询师角色的理解提升咨询师对咨询伦理的理解提升咨询师对自我的了解及理解提升咨询师对自己咨询风格的理解提升咨询师对咨询关系的理解提升咨询师建立咨询同盟的能力提升咨询师基本功展开对话的能力提升咨询师探索描述问题的能力提升咨询师把握咨询方向的能力提升咨询师深度了解来访者的能力提升咨询师个案概念化的能力提升咨询师带领来访者领悟的能力提升咨询师鼓励来访者行动的能力提升咨询师心理知识的丰富度提升咨询师从业信心下面再讲一讲,为什么心理咨询师需要找督导。
在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旅程中,督导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就如同航海中的灯塔,为咨询师指引方向。无论是初出茅庐、怀揣热忱却经验匮乏的新手,还是已在咨询领域摸爬滚打、积累了一定经验的熟手,甚至是已然达到较高专业水准的资深咨询师,督导都不可或缺,能从多方面助力其专业发展。
对于新手咨询师而言,督导宛如耐心的引路人。新手往往在面对复杂的咨询案例时感到手足无措,对咨询技术的运用也不够娴熟。督导可以凭借丰富的经验,手把手地教导新手如何进行初始访谈,怎样准确评估来访者的问题,以及如何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咨询技术。通过督导,新手能够更快地熟悉咨询流程,减少在工作中的迷茫与困惑,避免因经验不足而可能出现的错误,从而为来访者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随着咨询师经验的逐渐积累,他们可能会遇到成长的瓶颈,比如在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例时,始终难以取得突破;或者在面对复杂的来访者关系时,陷入僵局。此时,督导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帮助咨询师打破思维定式,拓展咨询思路。督导可以引导咨询师对案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挖掘潜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使咨询师在专业能力上实现质的飞跃。
即便对于资深咨询师,督导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期的咨询工作中,资深咨询师可能会因工作压力、个人生活等因素产生职业倦怠。督导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们倾诉工作中的困扰和疲惫,同时给予支持和建议,帮助他们重新找回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此外,督导还能促使资深咨询师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保持对专业的敏锐度和好奇心,推动他们持续成长。
那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督导师呢?这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
明确自己的目的是首要步骤。如果是刚踏入心理咨询领域的新手,主要目的可能是学习基本的咨询技能,如倾听技巧、提问方式、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等。此时,就需要寻找一位在基础技能教学方面经验丰富、擅长引导新手入门的督导师。而对于有一定经验,希望深入学习某一特定咨询流派,如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的咨询师来说,选择在该流派造诣深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督导师则更为合适。比如,想要深入钻研精神分析的咨询师,可以寻找那些接受过系统精神分析训练,有大量精神分析个案经验,并在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和教学成果的督导师。还有一些咨询师,可能在工作中遇到了特定的难题,如难以处理来访者的强烈情绪反应,或者在咨询伦理方面存在困惑,那么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寻找在相应领域有专长的督导师,能够获得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根据自己的当前水平来选择督导师也至关重要。新手咨询师由于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在选择督导师时,不要盲目追求行业内的知名大咖。虽然大咖们在专业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但他们的督导内容可能更侧重于高阶的专业问题和复杂案例的处理,对于新手来说可能过于高深,难以理解和吸收。新手咨询师更适合选择那些具有丰富的带教新手经验、教学风格耐心细致、能够深入浅出讲解专业知识的督导师。这类督导师能够从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开始,逐步引导新手成长。而有一定经验的咨询师,在选择督导师时,可以考虑对方的专业水平是否在自己之上,能否为自己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通过了解督导师的个案经验、专业著作、学术论文等,来评估其专业水平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例如,一位在认知行为疗法方面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咨询师,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在该领域的专业能力,可以选择一位在认知行为疗法研究和实践方面处于前沿地位的督导师,通过学习其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实现自我突破。
督导师的专业资质和经验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专业资质是督导师专业能力的一种证明,如是否具有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是否是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的督导师,是否获得国际认可的专业认证等。丰富的经验则意味着督导师在面对各种复杂案例时,有更成熟的应对策略。可以通过查看督导师的个人介绍、工作履历,了解其从事心理咨询和督导工作的年限,以及所处理过的案例数量和类型。一般来说,从事督导工作年限较长、个案经验丰富的督导师,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咨询场景,为咨询师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
督导师的专业方向是否与自己的需求相匹配也极为关键。心理咨询领域涵盖众多专业方向,如儿童青少年心理、婚姻家庭治疗、成瘾问题治疗、创伤治疗等。不同的督导师在不同的方向上可能各有专长。如果咨询师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那么选择在儿童青少年心理领域有深入研究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督导师,能够获得更贴合实际工作的指导。同样,对于专注于婚姻家庭治疗的咨询师来说,寻找在该领域有专业建树的督导师,能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升专业能力。
督导师的风格与自己的适配性同样重要。每个督导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督导风格,有的督导师可能风格较为直接,会明确指出咨询师在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有的督导师则风格较为温和,更注重引导咨询师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咨询师可以通过与督导师进行初步沟通,或者向其他接受过该督导师督导的咨询师了解情况,来判断督导师的风格是否与自己相契合。例如,一位性格较为开朗、喜欢直接交流的咨询师,可能更适合风格直接的督导师;而一位较为内向、善于自我反思的咨询师,可能与风格温和的督导师配合得更为默契。只有督导师的风格与自己适配,咨询师在接受督导的过程中才会感到舒适和自在,更愿意积极地参与到督导过程中,从而更好地吸收督导的内容。
费用也是选择督导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不同的督导师由于其专业水平、经验、知名度等因素,收费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咨询师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在自己经济承受范围内的督导师。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因过度追求低价而选择了专业水平不足的督导师,毕竟督导的质量对于咨询师的成长至关重要。可以在多个符合自己专业需求的督导师中,对比他们的收费标准,综合考虑专业能力和费用,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来源:飞米粒心理咨询